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乱世枭雄-戈林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八六 | |
|
|
第二天,空军部发布了这样一则公告: “1941年11月17日.在试验新式武器时,空军军械局局长乌德特上将因严重事故致伤死亡,以身殉职……元首已下令举行国葬。” 戈林不知是为了维护老朋友的声誉,还是怕给自己惹出麻烦,编造了谎言。在安葬乌德特的那一天,戈林命令空军系统的所有建筑物都要下半旗致哀。葬礼的规模很大,在柏林的党政要员云集空军部大礼堂。戈林是最后一个到场的,他脚蹬棕红色皮靴,身穿灰色制服,制服上缀有金色飘穗,浑身上下,齐齐整整,在人群中显得很扎眼。在葬礼结束之前,主持人请戈林讲话。他作出悲不自胜状,用变了调的声音说:“对于他的死,我只能说我失去了一位最好的朋友。” 葬礼结束之后,同戈林一起回到空军司令部的米尔希对他说:“对乌德特的许多工作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否则将会对空军装备的生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戈林点头称是。他无需在米尔希面前掩盖乌德侍的失误,因为他知道对于米尔希这样的行家来说,任何借口都是拙劣的,都会被看穿。戈林长叹了一口气,对米尔希说:“看来我是用错了人,乌德特一直在欺骗我。” 接着队他那宽大的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一叠厚厚的图表,扔到米尔希面前,恨恨他说:“你看看这些东西,乌德特长期以来就是用这些东西愚弄、欺骗了我,使我成了瞎子!”他又站起来敲打着这些图表大叫:“他就是用这些三色笔绘成的图表骗我。”米尔希默默地看着怒不可遏的戈林尽情表演,尽管他有许多话要说。显然,戈林长期以来对乌德恃的放纵和庇护,已使德国军工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此之前,米尔希曾多次提醒戈林,要他注意空军军械局的情况,可戈林每次都回答说,他对乌德特的工作是满意的。戈林真要追究责任的话,那最终的责任者只能是他自己。 不久,希特勒任命米尔希为新的空军军械局局长。米尔希果然没有辜负元首的厚望,到1944年4月,德国飞机制造厂的产量。 比乌德特担任军械局长时增加了14倍。 乌德特死后不久,又一出悲剧在德国空军中上演,战斗机部队司令默尔德尔斯在驾机返回东线时,于布雷斯劳坠毁。为默尔德尔斯举行过葬礼之后,戈林委任加兰接替了死者的职位。12月1日,戈林在加兰的陪同下,乘坐他的“亚洲号”专列去了巴黎。他想尽快离开充满肃杀之气的柏林,呼吸一下塞纳河畔的清新空气,再从那座令他无法忘怀的网球场大厅中搜寻一些中意的艺术品,让他那被一系列变故弄得发昏的大脑休息一下。 就在戈林出发去巴黎的那一天,在冰天雪地的苏联前线,包克元帅命令他的集团军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气温降至零下31度,冰雪覆盖着大地,德军的行动受到了限制,装甲部队施展不开。古德里安将军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天寒地冻,无处避寒,身无棉衣,人员装备都遭受了严重损失,燃料也供应不上——所有这一切,都使我无法再履行司令官的职责……”12月2日,莫斯科的气温继续下降。古德里安指挥他的第二坦克集团军向莫斯科城南突进”可是,坦克车驾驶员冻得不能正常工作,坦克炮塔被冻住,炮弹卡住动不了,严寒使炸药只能发出嘶嘶的响声,与此同时,苏军的抵抗却越来越顽强,古德里安只好下令暂缓行动。到12月5日,德军全线停止进攻,并在部分地区出现后撤现象。坐镇大本营的希特勒如坐针毡,一天当中给包克发去数次电报,命令德军务必坚守阵地,为“新的攻势”作准备。 12月6日,在苏联红军中路战线司令朱可夫将军的指挥下,由100多个师组成的苏军反攻部队发起了进攻。尽管为了扭转局势,希特勒曾亲自飞赴莫斯科前线督战,并撤换了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一大批前线指挥官,但还是无济于事。 戈林仍旧在巴黎消磨时光,对前线的局势漠不关心。他每天不是到卢浮宫参观,就是同一些艺术品商人打交道,抽空还多次到埃米在巴黎开设的一家时装店参观,他在此期间所做的唯一一件公事就是和加兰一道视察第26战斗机大队,他们在那里检查了新式战斗机的性能。转眼之间,一个多星期过去了。 12月9日晚上,戈林得到了日本军队进攻珍珠港的消息。他大吃一惊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派副官去把加兰找来。 副官出去后,戈林走到窗前,凝视着宁静的夜空,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事态究竟将如何发展,尚不可预料,思前想后,戈林心乱如麻。他知道,希特勒早在年初,就曾指示里宾特洛甫,尽力说服日本进攻英国在亚洲的领地。 因为希特勒认为,只要日本人在亚洲挑起事端,使美国在那个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人卷入欧洲战争的可能性就极小。即使罗斯福想要参战,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势力也不会同意在两线同时作战。这样,美国人就只好留在太平洋地区,同世界上最强大的日本海军作战,保卫自己的西海岸了。可是,戈林却不这样看。尽管在公开场合,他一再挖苦美国人“唯一擅长的就是制造汽车——而不是飞机”,其实是在给自己壮胆,他对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比谁都了解,知道大批制造飞机对于美国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美国人一旦在亚洲占了上风,就会抽出身来同英国人一起对付德国。到那个时候,战争的结局就不那么乐观了。此外,还有另一种可能存在,那就是假如德国不向美国宣战,美国即使打败了日本,也并不公开介入欧洲战争。在戈林看来,这种可能对德国人最为有利,也比较有希望成为现实,想到这里,戈林不由得暗暗地祈祷,希望希特勒千万不要向美国宣战。 加兰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戈林的沉思。戈林告诉加兰,“日本人已经向美国人宣战,日本海军袭击了珍珠港。我们马上回柏林。”停了一会儿,他拿起那根特制的元帅手杖轻轻地敲打着写字台,自言自语似他说:“这一下子,我们就得全体上阵了。” 第二天中午,戈林的专列临时停在莱茵兰车站,他同希特勒通了电话。 希特勒在电话里说,他已决定向美国宣战,并已通知德国驻华盛顿的临时代办在明天下午3点半钟,向美国政府递交宣战宣言。戈林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而这样一件大事,希特勒事无竟没同他商量,竟把他这位帝国元帅蒙在了鼓里。戈林恼羞成怒,心急如焚,不管不顾地大声对希特勒嚷道:“根据三国条约,既然日本首先开战,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向美国宣战,条约规定只有在日本受到美国人的侵略时,我们才有义务向美国宣战。”希特勒打断了戈林的话,说,“这种话里宾持洛甫也说过。但是,如果我们不向美国宣战,那么三国条约就等于失去了政治上的意义。况巨,我们现在实际上同美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他们一直在大西洋对我们的海军实行打击,只不过是我们在克制——好了,你尽快回到大本营,这件事已经决定了,没有人能让我改变主意。”“啪”的一声,希特勒把电话放下了。戈林慢慢地放下电话,颓然跌坐到椅子上。 戈林怀着满腔愁绪回到了柏林。12月11日上午。他主持召开国会会议,通过纳粹德国对美国宣战的宣言。在希特勒即兴发表充满煽动性的演说时,戈林面无表情坐在后面一排。恐惧感、失落感牢牢地控制着他,使他的心情坏极了,他觉得自己同台下那些不时向希特勒欢呼的头脑简单的国会议员没什么两样,都仅仅是元首的战争棋盘上的一个可以随意摆放的棋子。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