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蒙哥马利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八


  贝蒂本来是个无拘无束和富有浪漫气质的艺术家,对家庭琐事乐得由他去管。于是在表面上对他的“军事统治”处处让步,但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却并非如此。当着众人的面,蒙哥马利可能对她说“不”,可随后贝蒂就私下和他争论,结果多半是贝蒂占上风,最后如愿以偿。

  他们俩的性格完全相反,但这种相反的性格却相互吸引着对方。贝蒂那种无拘无束和玩世不恭的性格深处藏着一种对规律的需要,而蒙哥马利那种完全自律的性格深处也暗藏着一种对不规律和赤裸裸的情感的需要。这种需要使他们彼此吸引、相互尊重、同时又相互迁就。结果,他俩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两个孩子以前被母亲宠坏了,根本没有纪律可言。因此,他们对蒙哥马利治家的专制和霸道颇感不快,并多少有些反抗,但后来都慢慢地适应了。蒙哥马利很关心他们,经常安排他们去军校骑马,到湖里划船,到游泳池游泳。此外,参谋学院附近还有一片树林可供他们去骑自行车或散步。他们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生活也更有情趣,并且有更多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

  1927年圣诞节,蒙哥马利不再是独自一人跑到瑞士去的寂寞光棍汉,而是率领妻儿前往的一家之长。一路上,贝蒂恶心呕吐,但这次不是晕车晕船,而是有喜在身。蒙哥马利像母鸡护卫小鸡似地护卫着贝蒂,因为她已40岁了,不得不处处小心。1928年8月18日,贝蒂在坎伯利他们的平房里,在一大群医生和护士的照顾下,生下一个男孩。他们给孩子起名戴维·蒙哥马利,并请了一位保姆照顾他。自从生了戴维后,贝蒂的身体大不如往常,但她却总是精神饱满,心情愉快,从不生病。

  蒙哥马利虽然有了自己的儿子,但却没有减少对继子的关心和爱护。1928年圣诞节来临时,为了保持和提高他们的滑雪技术,他留下贝蒂照顾戴维,又带着约翰和迪克去伦科旅行。他们3人住一间屋子,三张床排在一条线上,但他要求孩子们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同时处处注意让他们玩得痛快。

  这次假期使孩子们终生难忘,也使蒙哥马利有机会冷静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因为到1929年1月,他在参谋学院的3年任期就将届满。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同意回皇家沃里克郡团去工作。当时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已从肖恩克利夫调往英克曼营房,由他的旧同僚和朋友克莱门特·托姆斯指挥。1928年1月,伯纳德·蒙哥马利晋升准中校。1929年1月21日,他在坎伯利参谋学院的任职正式结束。休假1个月后,他于1929年2月21日回到沃里克郡团第1营报到。不幸的是,营里只有一个本部连没有连长。本部连仅管理鼓乐队、通信兵和文书人员。给他一个本部连指挥,托姆斯营长感到很不好意思,但蒙哥马利好像并不在乎。他处理本部连的工作就像处理艰深的军事问题一样热心,一样有效。

  1929年夏天,陆军部打算调蒙哥马利去担任步兵训练教范编写委员会的秘书,他赶紧抓住了这个机会。1929年10月15日,蒙哥马利准中校暂时从团里调出来,成为陆军部的“配属”军官,每天多领5先令的特别津贴。

  那本《教范》的作者已几易其人。1921年版大部分由利德尔·哈特负责;1926年版则由戈特子爵编撰。蒙哥马利觉得,就编写训练教范而言,在英国陆军中没有任何军官较他的经验更为丰富。于是,他决心把它编成一本供步兵军官阅读的内容广泛的作战论著。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蒙哥马利在名义上只不过是编写委员会的秘书而已,它的真正负责人却是戴维·康日尔爵士。当蒙哥马利向委员会提出草案时,当即引起激烈的辩论。委员会对草案提出了无数修改意见,但蒙哥马利却认为那是“挑剔细节”;委员们要把教范写成一本有关战术的手册,蒙哥马利却采用战术的最广义的解释,要把它写成一部有关作战的论著;委员们要求教范反映陆军部的观点,蒙哥马利却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双方意见分歧很大,又互不相让,僵持不下。6个月的编写期满,双方仍然无法达成协议。于是,蒙哥马利使出巧妙的一招:建议解散委员会,由他自己利用时间(不领津贴),把委员们所提意见一并纳入手册,完成原稿整理工作。委员会一方面考虑到对草案争论过久,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如果不解散委员会,陆军部的成本负担就会过大,于是接受了他的建议。可是,蒙哥马利在写出最后一稿时,却把委员会所做的修改全部删掉。结果,该书出版后深受好评,蒙哥马利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

  1930年7月10日,蒙哥马利又回到沃里克郡团第1营。几周后,他成为托姆斯中校的副手。托姆斯中校预定当年底调往陆军部工作。

  蒙哥马利在编写训练教范的工作上得心应手,踌躇满志,又自信将在托姆斯中校之后继任营长,一时情绪高涨,得意忘形。他在家中为团里的年轻军官及其友人举办舞会。舞会中,他三番五次地爬上桌子,高声下令“交换舞伴”,弄得在场的人个个尴尬不安。但那些可怜的尉官又不敢不服从他的命令。

  蒙哥马利尽管对托姆斯中校忠心耿耿,但却渐渐显露出处处与众不同,有时难免给人一种他在当年秋天已当定第互营营长的印象。

  1931年1月17日,伯纳德·蒙哥马利在初到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12年之后,正式晋升为该营营长。

  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在国内驻防已有多年,现在应该轮调海外服务,地点是巴勒斯坦。蒙哥马利主教听到他的第三子将率领一个营前往圣地戍防,非常高兴。贝蒂也很高兴,不过,她的长子约翰正患重病,她只好过些日子再去。1931年1月初,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从南安普敦启航,前往塞德港,再从那里搭乘火车前往耶路撒冷。

  到达巴勒斯坦后,蒙哥马利实际成为所有驻巴勒斯坦英军的指挥官。除自己的沃里克郡团第1营外,他还负责指挥驻在海法的—营御林军。由于埃及和巴勒斯坦的英军总司令约翰·伯内特一斯图尔特将军的基地在开罗,所以蒙哥马利实际上成了那个国家的督军。他不仅要指挥驻巴勒斯坦的英军,而且还要与驻叙利亚、外约旦和黎巴嫩的外国军队保持接触和联系。因此,他要跑的地方很多,要办的事很多,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自己营里的事务。

  1931年6月,贝蒂带着戴维来到巴勒斯坦,约翰·卡弗则在暑假时赶来。蒙哥马利带着一家跑遍了佩特拉、杰拉什、大马士革和巴勒贝克等地,到处观光游览。贝蒂非常喜爱这个国家,过得十分愉快。她不时拿起画笔,画下她感受最深的景色。在她所画的作品中,有一幅描写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一间清真寺的阶梯前取水的水彩画,现在已成为她的重要代表作。

  沃里克郡团第1营在巴勒斯坦坦行了一年的警察性质的任务之后,于1931年底奉命移防埃及亚历山大港。在那里,它派出一支骑兵分队,作为苏伊士运河旅的一部分,担任城防任务,归弗雷德里克·派尔准将指挥。

  蒙哥马利中校因为在巴勒斯坦服务优异,于1932年l月1日晋升准上校。伯内特一斯图尔特将军在送往陆军部的考核报告中写道:

  “伯纳德·蒙哥马利中校聪明,有活力,有雄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官。他有个性,有学识,对军事问题能把握要点,迅速进入情况。以其才能,理应晋升较高职位。但若晋升,伯纳德须加强机智、忍耐和审慎等方面的修养。本人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特作这点善意的建议。”

  蒙哥马利显然承认了伯内特—斯图尔特将军对他的批评的正确性,因为他把考核报告抄录下来,夹在私人文件中,保存了40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