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一页    下一页


  两年之后,在经过了近乎苛刻的考试之后,他又迈进了更高一级的军校——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系统地接受一位称职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尽管在那个时候他自己也不敢肯定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幸成为一名高级军官。

  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是德国的一所极富有历史传统的军事学校,它曾经是一座军营,位于柏林郊区,是柏林通往外省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整个校园的围墙由大块大块的坚固花岗岩砌成,上面长满了青苔,足以显示其建成年代的久远。四周有高大的Liao望塔和射击孔,院子里教室、宿舍,供实战演习用的营房、马厩和储存弹药和食物的仓库一应俱全,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半要塞化的城堡。

  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不仅有着德国人引以自豪的职业军官培训体系,还有一条也是被德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的新奇成果,这就是从军官学校通往当地火车站的有轨电车——这不仅在德国是第一条,而且在世界也是第一条。

  埃里希·曼施坦因以前只是以局外人的身分,出于好奇才坐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有轨电车。但自从进了这所高级军官学校,他与它的接触逐渐地多了起来,对它的了解也就更多了。这条有轨电车道,通常为高级军官学校的学员们津津乐道,说起来,也算是普鲁士军官的光荣。早在1867年,德国电气界的奇才,也是普鲁士炮兵军官出身的西门子,利用英国人法拉弟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大功率直流电机,并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样机。

  1879年,西门子又发明了能在轨道上行驶、由电动机车牵引的有轨电车并在柏林工商博览会和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1881年5月l日,西门子把这种荣誉献给了普鲁士军官的摇篮——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从这里修筑了通往车站的有轨电车铁路,由一台不小于3马力的电动机车牵引,后挂三节车厢,每节车厢至少可以乘坐六人。当然,现在比起那时,确实有了不少的变化,跟那时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但不管怎样说,有了这条有轨电车线的尝试,确实为解决通往高级军官学校的交通,乃至德国甚至欧洲和世界的交通事业,带来不少的益处。

  1904年,埃里希·曼施坦因以优良的学业从这里毕业。毕业之后,由于是贵族出身,按照普鲁士王室的传统,总要从这个军校的毕业生中,选出一些优秀者,担任德国皇帝的侍卫。这也是德国皇帝考察军事人材的一个办法——新毕业的军校生往往都要在相当高级的军事指挥和参谋部门实习一段时间,而不是直接分配到战斗部队去带兵,一方面使这些初出军校的新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成熟的军官是如何带兵和作好参谋工作,另一方面让他的上级更好地了解这些年轻军官的才学和品质,以便为将来量才使用打好基础;这一点也是那时德国军官的业务素质高于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各国军官业务素质的原因之一。埃里希·曼施坦因于是被选入宫中,作了德国威廉皇帝的一名亲随副官。

  1906年,在德皇作宫廷侍卫两年之后,为了在军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德皇把他派往近卫军步兵第3团,担任见习军官,这一年曼施坦因是19岁。1907年,在见习了一年之后,埃里希·曼施坦因正式晋升为少尉,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帝国军官。

  近卫军步兵第3团在德国军队中,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团队,是德皇最为倚重的御林军。这个团的士兵,也都是一些贵胄家族的子弟。要往前说,曼施坦因的姨丈、后来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共和国总统的兴登堡元帅,年轻时也在该团当过下级军官。

  埃里希·曼施坦因25岁这一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由近卫军步兵第3团的推荐,他终于登上了成为高级军官所必须攀登的最高一级台阶——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他梦寐以求的宿愿终于得以实现。

  柏林的军事学院,也叫战争学院或战争大学,乃是普鲁士军事理论教育的集大成之地,是专门为了培养德国军队的高级军官而设,过去的将帅乃至将来战争中的将帅,很多人出自这所军队的最高学府。很多有名望的军事理论家也以在这里任教为荣。如被称为近代德国军事教育的奠基人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被称为西方兵学之父、著有蜚声世界的著作《战争论》的克劳塞维茨,等等,都曾在这里任过教。

  能进这所军事圣殿,在当时的德国被视作军人的极高荣誉;能进这里深造的,要经过反复的遴选。出身自然是一个条件,但能力也须作为必要的参考。

  埃里希·曼施坦因之所以能进柏林军事学院,他的贵族出身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外还要看他在部队的表现,是不是可堪造就之才。

  说到德国军官的出身和能力,在历史上也是颇有一番争议的。德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非常讲究门第出身,这一点在军队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1786年,也就是德皇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去世的前三年,普鲁士军官团是由90%的世袭贵族组成,在普鲁士的高级将领中,更是没有一个出身布衣。

  军官被赋予了种种特权,军队中实行所谓的“中队经济”,军官们利用每年的部分时间——这段时间少则一月,多则数月——遣散连队里的部分士兵,把“节余”的这部分薪饷装入自己的腰包,说白了,就是“吃空额”。因此军官生活优裕,部队腐败之风蔓延。

  这就引起了平民出身的军人们的不满,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升迁无望——没有一个贵族的出身,打仗再勇敢,再有能力,也是不能脐身于高级将领的行列。这就使得德军选择高级指挥人才的面显得十分狭窄,也大大挫伤了平民出身的中下级将领的热情,降低了德军的战斗力。

  于是在1808年8月6日,德国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取消了贵族垄断军官职位的特权。法令明确规定;“从现在起,只有那些在和平时期学习知识、受过教育,在战争时期表现出类拔萃的勇敢和能驾驭全局的人,才有权利得到军官的位置。因此,全民族中一切具备上述特点的人,均有权提出要求军队中最高的荣誉职位。军队中完全废除一切迄今为止实行的等级特权,而且每个人均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不得照顾其出身。”

  此后,有一段时间,德军选拔军官主要以文化水平和本人能力为依据,也确实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法令颁布11年后的1819年,普鲁士军官团中的贵族成分下降至54%,这个比例,看上去仍然是贵族子弟占一多半,实际上已经很不简单,贵族们已经作了相当大的让步。前面说过,这些贵族(往往是军官世家)家庭出身的子弟,自幼受的就是斯巴达式的教育,长大以后也往往选择军队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起点和自身的素质高于一般未经过正规训练的平民,因此军官的比例稍大,也是很自然之事。

  至于强调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文化水平,则更显得当时的普鲁士王室对军队指挥官素质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对其出身的重视:因为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新的科学技术不断用于军事领域,每有一项重要的发明,总是优先考虑用于战争目的,因此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确实难以胜任军队的指挥职务。

  至于说到高级军官的文化素质,西方兵学界广泛流传着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爵士的这样一句话:“英国人最先发明了坦克,但德国人利用坦克发明了闪击战的军事理论;法国人发明了飞机,而德国人却最先使用了飞机俯冲轰炸的战术。”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难于发现和总结战争艺术的规律并有所创新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