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曼施坦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〇 | |
|
|
6月29日,星期五,罗姆在纳粹党内的政敌戈林、希姆莱、戈培尔纷纷密报希特勒,说罗姆和冲锋队要发动叛乱,慕尼黑和柏林发来了电报,说罗姆命令冲锋队在6月29日下午4点紧急集合,5点钟要采取行动,突击并占领政府各部。于是希特勒对罗姆动手了。 罗姆等人于6月30日被捕,在慕尼黑被希特勒强令自杀,柏林的另外150名冲锋队长也在柏林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军官学校的一道大石墙下,被党卫队的行刑队枪决。 在曼施坦因眼中,罗姆固然是死有余辜,但另外两名国防军高级军官被杀,就显得太过分了。6月30日,也就是冲锋队长们在曼施坦因毕业的军校大石墙下被处决的那天早晨,在柏林郊外,曾经担任共和国前任总理和国防部长的冯·施莱彻尔将军的别墅门口,有一小队穿便衣的党卫队队员在按门铃,当将军闻声前来开门的时候,就被当场击毙了。他身后新婚18个月的妻子也当场被杀。施莱彻尔的幕僚和好友库特·冯·布莱多夫将军也在当晚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曼施坦因对此极为不满,尽管他当时只是陆军参谋总部的作战署长,可他不顾人微言轻,请求他的上司维茨莱本将军向陆军总司令弗立契上将说明这次暗杀事件的真相。于是弗立契就请求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出面,要求希特勒依法严惩暗杀分子。 但勃洛姆堡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告诉维茨莱本,希特勒已经掌握了布莱多夫和施莱彻尔与某敌国合作的证据。勃洛姆堡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此时兴登堡已行将就木,戈林势力日盛,害怕他“把我的整个店铺都砸碎”。 1934年8月2日上午9点,兴登堡逝世,享年87岁。3个小时之后,宣布总理的职务与总统的职务已经合并为一,希特勒接任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总统的名称取消,代之以国家元首。他要求军队全体官兵宣誓效忠——不是对国家、对宪法,而是对他个人效忠。 勃洛姆堡这位早在1933年7月就获得了德国法学院名誉院士学位的国防部长,违背了当时仍然有效的魏玛宪法,命令国防军宣誓效忠于希特勒。希特勒于8月20日给勃洛姆堡写了一封亲笔信,感谢这位国防部长。信中说:“国防军的官兵既然效忠于我所领导的新国家,我当随时负责保证国防军的存在与不可侵犯,以实践刚刚逝世的元帅的遗嘱并且不违背保证军队为国家唯一武力的诺言。” 1934年曼施坦因出任柏林第三军区司令部的参谋长,这是个十分要害的位置,整个军区担负着德国首都柏林的安全,他的军衔也随之晋升为上校。此时柏林第三军区司令是维茨莱本将军,他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了名的人物,两个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维茨莱本1881年12月4日出生于一个普鲁士佩剑贵族家庭,也是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等军事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会战,并身负重伤。1934年2月升任第三师少将师长,不久又晋升为第三军军长兼大柏林军区第三军区司令。 1935年3月16日,星期六,希特勒颁布了一条法令,实行普遍兵役制,并规定德国和平时期建立12个车和36个师的军队,大约50。晋遍义务兵役制就意味看,取消特权和例外,凡年满17—24岁的青年,可以远择兵种,参加步兵、骑兵和炮兵;此命令公布8日之后,尚未向当局自愿报名者,就只能到军事当局分配的部队去服务。 随着这个命令的发布,《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就此寿终正寝。第二天是星期日,是德国一个欢庆的日子,战败给德国人的枷锁《凡尔赛和约》被彻底地挣脱了。不论哪一个德国人是多么不喜欢希特勒和他匪徒式的统治,但他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已经完成了魏玛共和国政府连试都不敢试的事情,德国作为一个国家的荣誉已经恢复。 5月2日,勃洛姆堡向三军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要他们拟出重新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区的计划。这次行动代号为“训练”,它要“以闪电速度的突然一击”来完成,它的计划工作极为机密,“只有少数军官可以知道”。为了保密,他的这个命令是用亲笔手书的。 1935年5月21日晚上,希特勒又颁布了秘密的国防法,彻底改组了武装部队,魏玛时期的国防军被改称武装部队,元首和总理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勃洛姆堡被任命为战争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他是唯一得到过这种头衔的将军。三军各有自己的总司令和参谋总部。曼施坦因过去为之工作了10年之久的“军队办公室”这一陆军参谋本部的伪装名字,现已经放弃不用而用真名字了。 从此之后,曼施坦因在军界升迁速度明显加快。 希特勒改组武装部队两个月之后,曼施坦因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协助制定了德军武装进驻莱茵地区的计划。 1936年3月1日,希特勒把这个计划变成了行动。3月7日,少数象征性的德国军队(约三个营)越过莱茵河桥梁进入非军事区,不久,又开进了一些部队,使德军在莱茵非军事区的兵力达到了一个师。上午10时,德国外交部长召见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大使,把这一消息通知了他们。根据《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法国有权对德军进入这个非军事区采取军事行动,英国也有义务以自己的武装部队来支持法国。而英国和法国除了空洞的警告之外,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1936年10月,曼施坦因晋升少将,出任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第一军需部长,不久又升任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开始直接接触德国军界的高级决策机构,他的直接领导是陆军总司令弗立契将军和陆军参谋总长贝克将军。 冯·弗立契将军是1933年秋天当上德国陆军总司令的。在曼施坦因看来,他具有优美的骑士风度,是一个聪明谨慎的军人,对于战略和战术都具有健全的观念。像他那个时代的老军人一样,他的技术知识不太丰富,但却能毫无偏见地接受新的观念,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雅量。他从前在陆军参谋本部担任过第一厅厅长的职务,在这个位置上,曼施坦因也干过一段不太长的时间。这位老将军通常带着他那副老式的单片眼镜,并不时地转动一下,对部下显得和蔼可亲。 在弗立契下台之后,曼施坦因曾在陆军参谋总长贝克的手下工作过很短的一段时间。贝克将军却是一个不很容易接近的人,即使是对他的副手也是一样。他的个性固然正直,态度非常冷静,也许是态度太冷静之故,显得缺乏热情和想象力。贝克还是一个言必称毛奇的旧派思想家,他对近代的技术问题却是一点也不了解,他想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改组陆军参谋总部。 而曼施坦因在性格上与贝克将军有着很大的差异,他是个生性活泼、想象力丰富、反应敏捷且语言有点刻薄的人,所幸的是他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并不太长,关系还算融洽;因此,在古德里安指责陆军参谋总部是实施他的装甲计划的绊脚石的时候,曼施坦因很是为贝克鸣不平。 贝克对新事物并不敏感,所以他反对德军建立装甲兵并把它当作一个独立军种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则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所热衷的。他希望战车只是当作步兵的支援兵器,而他所同意的最大单位就是装甲兵旅。他对于建立装甲师的组织毫不感兴(这位贝克将军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抱着遇事拖延的态度,他走到什么地方去,都是浇人家一瓢凉水,他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出来,然后主张从长计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就提出了著名的“迟滞防御”战术,而这种战术,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成功。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