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风云人物 > 纵横捭阖-斯大林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一 | |
|
|
第十一章 战争风云 法西斯蒂太猖狂,耀武扬威耍刀枪; 痴心要吞全世界,狼烟四起众惊慌。 正当苏联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战争风云骤起,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加紧扩军备战,肆行侵略,对世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农业集体化,特别是加快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全国开展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和“时间啊,前进!”的劳动竞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这个和平只是前后两次世界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它实际上是下一次世界战争的准备时期。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列强完成了一次对世界的重新瓜分。这次瓜分是和当时的实力对比相适应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很快发生了变化,它们在战后形成的相对均势被打破,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再次提上日程。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德国虽然因为战败而被严重地削弱了,但它还是一个欧洲大国,拥有6000多万人口,有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但是,单靠德国本身的力量,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实力是不可能的。德国的再度崛起,是和美、英垄断资本的扶植分不开的。由于大量的外国资本同德国巨大的工业潜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很快东山再起,回到争夺世界霸权的行列。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德国的扶植是多方面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道威斯计划”所起的作用。这个计划是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所属的一个专家委员会提出来的。这个计划为外国资本进入德国打开了大门。据统计,在1924年至1932年间,投入德国的外国资本达318亿多马克。德国利用这些资本恢复了信贷制度和商品流通,恢复了生产,更新了工业设备,实现了主要工业的现代化和合理化,使德国很快地恢复和发展了自己的重工业,首先是冶金工业和军事工业,重建和加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西方垄断资本还在技术、装备、燃料和原料方面支持德国,帮助德国获得提炼人造汽油和人造橡胶的先进技术。1933年2月1日,美国军火托拉斯杜邦·德·尼·摩尔公司,更不顾凡尔赛和约关于禁止德国输入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的规定,同德国缔结了一项出售军火的协定,把飞机发动机和战斗机出售给德国。不久,英国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也同德国签订了出售军火的合同。英国及其自治领向德国提供了它所需要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合金等战略物资;美国向德国大量供应石油;德国需要的生铁、废铁、铁矿石,也是英、法等国提供的。 因此,在1921年至1929年间,德国工业生产平均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而英国在同一时期的每年增长率只有1.7%。到1929年,德国的工业总产值以及钢、铁、铝、电力等的生产已经超过英法,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德国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有了很大的发展,蒂森、克虏伯、法本等一小撮垄断巨头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对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和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起了重要作用。 在逐渐恢复经济实力的同时,德国统治阶级竭力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 1924年9月,德国政府正式向战胜国提出下列要求:接纳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给予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解除德国的战争责任,给德国殖民地委任统治权,修改凡尔赛条约有关军备的条款。 1925年10月,英、法、德、比、意、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的会议,对助长德国的扩张野心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会议确定了德国西部的边界,但却向德国敞开了向东方邻国和苏联侵略扩张的大门。会议还决定让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这样,德国就在政治上取得了和战胜国平等的权力。洛迦诺会议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在凡尔赛条约的基础上调解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在政治上纵容德国向东方扩张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德国军国主义复活的里程碑。斯大林指出:“洛迹诺公约是为新战争配置力量的计划”,它“孕育着欧洲的新战争”。 在恢复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同时,德国还采取种种手段重整军备。 1928至1929年间,德国开始秘密地建造飞机、装甲车和坦克。到1929年底,德国已有12个飞机制造厂,6个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在研制坦克方面也取得了成果。它还秘密地在西班牙等国建造潜艇和其他军舰,并积极从事军用化学、人造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德国利用西方列强憎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心理,大谈“苏俄威胁”,抱怨自己“毫无防御能力”,要求撤消对它的军备限制,实行军备平等。于是,在日内瓦裁军会议期间,英、美、法、意、日五国政府首脑会议便于1932年12月通过决议,原则上承认了德国军备平等的权利。在同年举行的洛桑会议上还正式取消了德国的赔款义务。 1933年1月,希特勒被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捧上了台,当上了德国的总理。 希特勒上台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重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一个重大决策,也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一个重要标志。希特勒上台后,立即实行法西斯的极权政治,血腥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疯狂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大力扩军备战,制造舆论,准备冒险发动战争。 希特勒就任总理后的第二十八天,即1933年2月7日,精心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6周之内,逮捕了德共领导人和积极分子18000余人,取缔了德共在议会中的所有席位。随后,社会民主党及其他资产阶级政党也相继被迫解散。希特勒还禁止在德国成立新的政党。1933年底,希特勒宣布“党和国家合一”,使国家政权完全成为纯粹党的权力机构。1934年8月,德国总统兴登堡病死,希特勒兼任总统,自称国家元首,实行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后,立即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提出“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军费迅速上升。从1933年开始的6年半时间内,德国军费支出高达900亿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支出的3/5。 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把陆军限额从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 1935年3月,德国空军正式宣布建立,德国飞机的产量迅速增加,1934年生产飞机约2000架,1938年增至5200架。 1935年3月,德国还正式发表了重振军备的宣言。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