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风云人物 > 纵横捭阖-斯大林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六五 | |
|
|
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为首的陆军司令部,坚决主张全力进攻苏联首都。 支持这个意见的有包克,他所统率的中央集团军,正沿着公路向莫斯科进军;还有古德里安,他的装甲部队正在前边打头阵。他们在辩论当中,除了强调攻占苏联首都的心理上的价值之外,还申述了更多的理由。他们向希特勒指出,莫斯科是军火生产的重要来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苏联交通运输的枢纽。拿下莫斯科,苏联不仅要失去一个主要的军火来源,而且后方的兵员、供应也不能运往遥远的各个前线,各个前线就要因此而削弱以至于崩溃。此外,将领们还向这位现在已成为他们最高统帅的前下士提出一个最后的、无可置辩的论点。他们说,种种情报表明,苏联的主力现在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以图全力保卫首都。在斯摩棱斯克正东,50万苏军突破了包克的双重包围,正在挖壕据守,以阻挡德军进一步向首都推进。 据哈尔德战后供称,德军总参谋部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我军必须以击败敌人的军事力量为作战目标,因此,下一个最迫切的任务是,集中中央集团军的全部力量,击溃铁木辛哥的部队,进军莫斯科,拿下敌人这个抗战神经中枢,并击溃敌人的新的部队。由于季节变换在即,准备这次进攻的部队的集结工作必须尽快完成。与此同时,北方集团军须执行既定的任务,争取与芬兰人取得联系。南方集团军将继续向东推进,尽可能牵制敌人的力量。”但是,德军总参谋部与最高统帅部经过多次讨论,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后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把总参谋部的一份备忘录交给了希特勒。 纳粹头子拒绝了将军们的建议。8月21日,希特勒向与他意见不合的总参谋部下达了一项新的指令。哈尔德在第二天的日记中逐字逐句地把指令内容抄录下来: “陆军方面提出的关于东线作战如何继续的建议,不符合我的意图。在冬天到来以前,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不在于占领莫斯科,而是拿下克里米亚,拿下顿尼茨盆地的工业和煤矿区,并切断俄国的高加索石油供应线。 北路的任务在于围困列宁格勒和同芬兰军队会师。”希特勒在指令中规定,必须彻底摧毁南路的第聂伯河一带的苏联第五军团。这一支部队的顽强抵抗,使希特勒伤了好几天的脑筋。他还要求占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包围列宁格勒,与芬兰帮凶军会师。他最后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进攻铁木辛哥部队并顺利打败它的条件。希特勒现在已给同时攻占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为他自信这两个“共产主义圣地”一旦陷落,斯大林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就要土崩瓦解了。 纳粹头子对那些不能赞赏他的战略天才的陆军元帅和将军们进行侮辱,并针对陆军8月18日的备忘录发出了一个“反备忘录”,例如其中说到,陆军司令部中全是一批”脑袋已被过时理论弄得陈腐不堪”的人。为此,哈尔德在他当天的日记中大发牢骚:“不能忍受!闻所未闻!莫此为甚!”这天整个下午和晚上,他与陆军元帅冯·勃劳希契会商,讨论“元首”对陆军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事务进行的“不能允许的”干涉,最后他建议陆军总司令和他本人辞职。“勃劳希契不同意,”哈尔德写道,“因为他认为这并不实际,而且也干事无补。”这个胆小怕事的陆军元帅,这次仍和从前一样,向那位以前的陆军下士屈服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即8月23日,坦克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将军,来到纳粹头子的大本营晋见希特勒,竭力主张立即进攻莫斯科。希特勒对这位坦克将军十分宠爱,因此特让他把话说完,然后详细说明他所以作出不同决定的种种理由。他说,将来继续进行战争,十分需要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业。他谈到有必要使克里米亚半岛失去作用。希特勒认为“克里米亚是苏联进攻罗马尼亚油田的航空母舰”。他批评将军们“对于战争经济方面的问题一窍不通”,并强调他已发布命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在最高统帅部这里,”古德里安后来写道,“我头一回看到后来非常习见的一个现象:希特勒每说一句话,在场的凯特尔、约德尔等人莫不点头称是,只有我仍然坚持我自己的观点。”这是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最高统帅部中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可是更严重的危机及其不利后果还在后头。9月5日下午,希特勒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重新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他咬牙切齿地发布命令说:“中路军必须在8天到10天之内开始行动。包围他们,击败他们,消灭他们!”希特勒同意把中央装甲集团军的古德里安的部队重新调回来,这时该部在乌克兰正打得难解难分。同时他还同意从列宁格勒前线把莱因哈特的坦克军调过来。 10月2日,大规模进攻终于开始了。进攻的代号是“台风”。一股强风,一股旋风,要猛袭苏联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歼灭斯大林的最后的作战部队,要把苏联打垮。 1941年9—10月份,是苏联人民在战争时期经受的最艰苦的岁月之一。 莫斯科的居民显著减少了。男人参加了军队或民兵,妇女和小孩或者疏散了,或者代替男人进工厂。很多人在通向首都的道路上构筑工事。就在城市里,在大街上,也设置了桩碧、防坦克菱形拒马和防步兵障碍物。苏联中央各部和外国使馆急忙撤退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但是,斯大林和他的最高统帅部仍然留在莫斯科,指挥全国的战斗。 战报上的消息又是越来越糟。法西斯德国军队突进到列宁格勒。但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红旗舰队和列宁格勒的居民发誓,不把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交给敌人。他们光荣地格守这一誓言。虽然四面被围,列宁格勒岿然不动。英雄的苏联红军坚守着芬兰湾南岸彼得戈夫至沃龙卡河这一重要地段。列宁格勒方面军第八集团军在此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它不仅坚守着奥拉宁包姆这块“弹丸之地”,而且实施了猛烈突击,把德军的兵力从进攻列宁格勒的主要方向上吸引过来。希特勒企图在列宁格勒地区与芬兰军队会合的计划破产了。德军突击列宁格勒的主力第四坦克集团军遭到失败,大大削弱了。这对于尔后的战事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敌人原打算夺取列宁格勒后把此地的坦克调往莫斯科方向。 南方出现了独特的局势。希特勒为了保障将来用以夺取莫斯科的中央集群的南翼,不得不从莫斯科方面把王牌第二坦克集团军调往基辅方向。敌人被迫放弃正面突击,实施机动,目的在于围歼苏军主力。在这次突袭中,苏联西南方面军受到严重损失。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阵亡,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和军事委员乌克兰共产党中央书记布尔米斯坚科壮烈牺牲。遍体鳞伤的集团军司令员波塔波夫和另外几位兵团指挥员被俘。方面军司令部的部分工作人员,由作战部长巴格拉米扬少将率领突出重围。 经过几个月来的作战实践,在军队指挥方面,斯大林又进行了调整。经验证明,按作战方向建立指挥部的做法效果不好。方向指挥部成了最高统帅部与方面军之间的多余的中间环节。方向总司令没有决定重大战役行动的权利。他们的意图只有经过最高统帅部的批准才能付诸实施。他们没有名副其实的司令部,不具备通信工具,不掌握预备队,因此对于战役的进程和结局不能产生实际的影响。后来这级组织撤销了。各个方面军和战役集团军群直接受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和调遣,从而提高了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