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史迪威 >  上一页    下一页
八三


  吃晚饭时,麦卡锡突然问道:“将军,您什么时间离开华盛顿?”“什么?你这是什么意思?”史迪威反间了一句。“就是那个……您打算住多久?”麦卡锡有些尴尬,一时语塞了。“这就是说华盛顿不希望我呆在这儿,是吗?”麦卡锡点了点头。史迪威接着说:“好吧!我和马歇尔将军谈过话就离开。”麦卡锡推托说马歇尔要外出,几天内不会回来。史迪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我在见到他以前是不会走的。”

  晚上,马歇尔来了。他们谈了1个多小时,马歇尔也告诫他:“要一言不发,这可是有爆炸性的。”原来,大选的日子定在11月7日,罗斯福担心因此事而影响他的选票。

  第二天,史迪威夫妇便离开华盛顿,准备经达拉斯返回他们在卡梅尔的家。威妮夫人提前打电报,在达拉斯市内的旅馆定了房间。但在飞抵达拉斯的洛夫机场时,前来迎接的希金斯上校告诉他们,华盛顿发来了命令,飞机上的任何人都不能离开洛夫机场。史迪威和随行人员只好在机场的招待所里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飞到了卡梅尔附近的德尔蒙特机场,然后回到家里。

  但是,事实是封锁不住的。史迪威在重庆就找去了著名记者西奥多·怀特(白修德)和布鲁克斯·阿特金森(爱金生),向他介绍了被召回的内幕经过。阿特金森决定立即赶回国内,向公众宣布这些情况。

  10月31日,《纽约时报》在第一版的显著位置发表了阿特金森的报道。这篇报道尖锐地指出:“史迪威的决裂,起因于蒋介石拒绝全力进行战争。”这一事件意味着美国默认“一个垂死的反民主政权的胜利。这个政权更关心的是维持其政治特权,而不是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美国现在至少是在消极地支持着一个日益不得人心并在中国失去信任的政权,一个拥有三种秘密警察机构和关押政治犯集中营的政权,一个压制言论自由、反对民主势力的政权。”

  阿特金森的文章像在平静的水潭里扔进了一块石头,立即激起了一层层涟漪。《时代》、《新闻周刊》、《生活》、《星期六晚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民族》、《新共和》等报刊纷纷发表报道或评论,斥责国民党政权,为史迪威鸣不平,批评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紧接着传来的高斯大使辞职的消息,更使舆论界一片哗然,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史迪威的召回和高斯的辞职联系在一起。

  面对着强烈的舆论反应,罗斯福不得不就此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一再声称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冲突完全是性格不合造成的,不涉及政治、战略和政策问题,与赫尔利、与高斯的辞职都没关系,也不牵扯“所谓的共产党”问题。重庆方面由宋子文出面,也广新闻界散布同样的观点,声称这只是“人事问题”、“个人问题”。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专门驳斥了所谓“性格问题”,指出:“说他们(史迪威、高斯)不圆滑,但难以想象,比他们圆滑的代表,能战胜已使中国的战斗力陷入瘫痪的混乱和腐朽吗?”

  史迪威呆在家里,一直保持着沉默。门外总有拿着笔记本或麦克风的记者要求见他,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打电报给陆军部,询问何时能取消禁令。回答是:“你讲得越少,处境会越好。”一段时间以后,经陆军部同意,史迪威在卡梅尔的家里接受了一批记者的采访,但他一句也没谈中国的事。他爱美国,他不想让美国,包括它的政府、它的总统,在这个问题上过于难堪。他确实想安静地休息一段了,同妻子儿女欢聚一堂,自由自在地带着心爱的小狗在海滩上散步。

  风波渐渐平息,史迪威回到华盛顿。1945年1月23日,他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职责是负责国内部队的训练工作。

  两天以后,从中国传来消息,他曾经付出巨大艰辛的中印公路于1月25日正式通车。从印度利多开出的第一批105辆卡车,满载着武器、弹药、油料,拖曳着重炮、山炮、高射炮,轰轰地开进中国云南。兆日,云南的门户畹町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2月4日,车队开抵昆明,10多万群众涌向路旁,挥舞着标语和小旗夹道欢迎。

  蒋介石发表了讲话,他说:“我们已经打破了对中国的封锁。为了纪念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卓越贡献,和在他领导下的盟军以及中国部队,对缅甸战役和这条公路的修筑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我把这条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中缅印战区的美军已一分为二,魏德迈任中国战区美军司令,索尔坦将军任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索尔坦根据蒋介石的决定,正式发布命令,宣布了对“史迪威公路”的命名。他在给史迪威的来信中说,打通这条道路的是“您不可征服的意志”。据统计,从1945年2月至8月,共有386支车队沿着史迪威公路向中国运送了8万多吨物资。

  广播电台的陆军节目邀请史迪威为此发表讲话。他对着话筒,仿佛就面对着曾在丛林里作战和筑路的士兵与劳工们,他称赞了他们的伟大贡献,向他们致敬。但他没提自己,好像他根本就没去过那里似的。2月10日,美国政府为表彰史迪威的功绩,授予他一枚荣誉军团勋章和一枚优秀眼役勋章。

  在这段时间里,史迪威用很大精力整理在中缅印战区的各种文件。他组织了几名曾在这个战区工作过的军官,编写了作为正式史料的《中缅印战区史》。这部史料共3个部分48章,包括了缅甸战役、兰姆加尔、中印公路、空军、租借物资等各方面的报告和文电,并加上了说明和概述。书中在阐述他的职权问题上认为,由于蒋介石的干涉和插手,致使他的指挥权有名无实,他既不能制定战略,也不能发号施令和指挥作战。书中指责了英国人,也批评了美国的政策。他认为,由于美国在支持蒋介石的同时,没有要求他承担作战义务,因此造成了“浪费公共资金和摇摆不定的政策”。

  按照参谋部的指示,为了方便保存和使用,书的内容压缩、削减为不到700页。但后来又提出,必须把严厉批评英国人和蒋介石的内容删掉。史迪威拒绝了,他不能违背事实,应当让人们了解这个战区中复杂的同盟关系。结果,这本书始终未能出版。现在,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图书馆,各保存了一份原书的副本。但一些涉及实质性内容的章节,已被抽空或删节。史迪威试图留下的一部真实历史,。已经残缺不全,面目全非。

  战争仍在激烈地进行。1945年1月,太平洋西南战区的美军部队,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进攻吕宋岛,随即向马尼拉进军。2月,海军上将尼米兹率领的太平洋中部战区部队在琉黄岛登陆。史迪威密切注视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仍盼望着有一天能指挥美国军队对日作战。根据第二次魁北克会议的决定,盟军已把太平洋作为对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同时准备在中国沿海登陆,以消灭大陆上的日军。美联社2月7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曾在评述这一计划之后,分析了能指挥中国沿海登陆作战的军官人选,其排名顺序依次是史迪威、麦克阿瑟和尼米兹。

  4月,美军对太平洋上的指挥系统作了调整,麦克阿瑟任太平洋美国陆军总司令,尼米兹统率太平洋地区的所有海军舰队。同月,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5月,马歇尔安排史迪威到麦克阿瑟的太平洋前线视察,顺便也看看那里有没有合适的指挥位置。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