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风云人物 > 盗世奸雄-希特勒 >  上一页    下一页
八六


  撤掉一个总参谋长并不能改变德国陆军的处境。这时分兵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德军,受到苏军的顽强抵抗,阻滞不前。尽管德军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对这座城市投下100多万颗炸弹(其重量约10万吨),但是坚守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在全国军民的支援和配合下,进行了英勇的背水保卫战。9月中,德军从西南方向突破苏军防线,先头部队进逼伏尔加河畔;10月,纳粹军队攻入城市的大部分,将连接城市与对岸的一切渡口置于大炮火力轰击之下。城内进行着最激烈的巷战,苏军每天要打退敌人一二十次的冲锋,每一条街,每一幢房屋,都变成了阻击敌人的碉堡;每一寸土地都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希特勒集中巨大兵力围攻斯大林格勒,使这个历史名城危在旦夕,引起举世的注目。但集中的进攻也造成德军的巨大消耗,并迫使希特勒从侧翼抽调后备力量来加强攻击,这样也就暴露出德军侧翼的薄弱部分。苏军原来要在漫长的防线上阻击敌人,现在希特勒愈是调集重兵围攻斯大林格勒,苏军就愈便于集中力量对付敌人并进行反攻。为了解斯大林格勒之围,苏军统帅部从东部增援了大量部队,经过周密的部署,在这座英雄城市的两翼集中了11个集团军,包括装备有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庞大的坦克部队,对德军进行反包围。

  1942年11月19日,苏军以100万兵力、13500门大炮、9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的强大战斗力,向德军展开猛烈反攻。几个小时以后,消息传到伯希特斯加登,这时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正在阿尔卑斯山上胜地流连忘返。最高统帅部此前虽也料到苏军可能在顿河地区发动进攻,但并不认为有什么了不起,非得要希特勒于11月8日晚在慕尼黑向他的老党员发表了啤酒馆演说之后,同他的主要军事顾问凯特尔和约德尔赶回东普鲁士大本营不可。因此,他们仍然在上萨尔斯堡享受山间的清新空气。

  留在腊斯登堡的新任陆军参谋总长蔡茨勒将军打来的加急电话,突然打断了他们的宁静生活。蔡茨勒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大事日记中所称的"紧急消息"。进攻开始的最初几小时中,占压倒优势的一支苏联装甲部队,在斯大林格勒西北的顿河沿岸,在谢腊非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之间,全面突破罗马尼亚第三军团的阵线。在这个被围困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南面,另一支强大的苏联部队正在猛攻德国第四装甲军团和罗马尼亚第四军团,眼看就要突破他们的阵线了。

  蔡茨勒建议希特勒,同意第六军团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到顿河河曲一带,恢复被突破了的阵线。这么一个建议竟惹得希特勒大发了一顿脾气。"我决不离开伏尔加!我决不从伏尔加后退!"他大声叫喊。事情就这样定了。他一时发疯作出的这个决定,很快就带来了灾难。他亲自下令第六军团坚守斯大林格勒周围阵地。

  希特勒及其随行人员于11月22日回到大本营。这天已是苏军发动进攻的第四天。前方传来的消息愈来愈使希特勒坐卧不安。南北两面的苏军已在斯大林格勒西面40英里顿河河曲上的卡拉赫会师。当晚,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将军发来一份电报,证实他的部队已被包围。希特勒立即回电,指示保罗斯把他的司令部迁入城内,布置困守,部队解围前的给养将由空运解决。

  但是,谈何容易!现在,在斯大林格勒被切断了退路的德军共达20个师,还有罗马尼亚两个师,一共30多万人。按照保罗斯来电要求,每天空运的军需物资至少须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即使有足够的运输机,在这样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空中优势的地区,依靠空运保证供给是难以作到的。

  为第六军团解围,是比空投更为切实可行和有希望的办法。11月25日,希特勒把最有"天才"的战地指挥官冯·曼施坦因元帅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回来,委派他担任新建的顿河集团军司令。他的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南向前推进,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为第六军团解围。起初,反攻还算得手,在12月21日,当霍特将军所率的第四装甲军团前进到离城30英里时,再向前推进就十分困难了。第三天,曼施坦因打电话给霍特,命令他所率领的三个装甲师中的一个师到北面的顿河前线,他自己则率其余部队就地死守。为斯大林格勒解围的努力就这样失败了。

  曼施坦因之所以给霍特发来这项命令,是因为他在12月17日得到一个紧急的消息。这天早晨,一支苏联军队在顿河上游地区的博古查尔突破了意大利第八军团的防线,入晚,已打开一道27英里宽的缺口。三天以后,缺口扩大到90英里,意大利部队仓皇溃逃。南边的罗马尼亚的第三军团,在11月19日苏军发动攻势的第一天就已受了严重的打击,现在正在瓦解。因此无怪乎曼施坦因必须调出霍特的一部分装甲部队来协助堵住这个缺口。于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了。

  不仅顿河方面的部队向后撤退,已经进到离斯大林格勒这样近的霍特部队也后撤了。这些撤退又转过来使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受到威胁。一旦苏军打到亚速海附近的罗斯托夫,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将被切断。圣诞节后一两天,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们就要碰到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了。"这位纳粹元帅才勉强于12月29日给克莱施特的A集团军下了必要的指示。A集团军系由第一装甲军团和第十七军团组成,它们没有完成夺取盛产石油的格罗兹尼油田的任务。现在这支部队也在目标在望时开始大踏步后撤了。

  高加索和顿河地区的德国部队,如果不说是拔腿溜的话,也可说是在尽快脱身,以免被切断。1943年元旦以后,他们天天后撤,越撤就离斯大林格勒前线越远。现在是苏联红军聚歼斯大林格勒纳粹军队的时候了。但是他们首先给第六军团已处绝境的士兵一个保全生命的机会。

  1943年1月8日早晨,三名红军青年军官带着一面白旗,进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德军防线,把苏军顿河前线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一份最后通牒送交保罗斯将军。最后通牒提醒保罗斯,他的部队已被切断,解围无望,空中接济也不能保持了,要他命令全军投降。对所有被俘人员,苏方一概发给标准口粮,伤病员将得到医治,所有被俘人员可以保留他们的军阶领章、勋章和个人财物。通牒要求保罗斯于24小时内答复。

  保罗斯立即将最后通牒的全文以电报发给希特勒,并要求准予便宜行事。"元首"立即驳回了他的请求。要求投降的期满之后,又过了24小时,即1月10日早晨,苏军以5000门大炮强轰猛炸,展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阶段。

  这一仗打得激烈而残酷。在瓦砾成堆、遍地冰冻的城内废墟上,双方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英勇,不顾一切地进行战斗。但是,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6天之中,德军的袋形阵地已缩小了一半,只剩下15英里长、9英里宽的一块地方。1月24日,阵地又给一劈两半,最后一条小型的临时跑道也失去了。过去,飞机还运来些供应品,并运走了2.9万名伤病员,现在再也不能降落了。

  苏联方面再给被围的德国军队一次投降的机会。1月24日,苏联的使者带着一份新的建议来到德军阵地。保罗斯又一次感到左右为难:是向疯狂的"元首"尽服从的天职,还是尽责挽救残部使之免于灭亡?实在拿不定主意。他又向希特勒请示。纳粹元首仍要他们死守阵地,不准投降,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