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伏尔泰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七 | |
|
|
1740年1月,伏尔泰收到王子寄来的手稿,他对这位未来国王的政治主张十分赞赏。应王子的要求,伏尔泰对全书进行了修改、润色,并欣然为之作序,热心将其介绍给出版商,筹备出版。可是弗里德里希继承王位之后,他却不想出版这部著作了,耀武扬威的国王生活使他改变了原有的看法,他预感到不久就会把自己激烈反对的马基雅弗利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践。他写信恳请伏尔泰为了上帝的缘故,买下全部版权。伏尔泰立即前往荷兰海牙与出版商联系,出版商认为这本书肯定会畅销,因而坚决不同意出卖版权,只允许对手稿作必要的校正。为了使弗里德里希的著作缩小影响,伏尔泰只好在手稿中又加进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尽可能使原书锋芒毕露的思想模糊不清。后来社会上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 弗里德里希继承王位后,承继父王热衷于开疆拓土的衣钵,抓紧操练军队,积极准备侵略扩张。他迅速把军队由8.5万人扩展到20余万,军费开支占了国家总开支的五分之四。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匿名旅行回柏林之后,又连连给伏尔泰写信,盛情邀请他来柏林居住,指导柏林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伏尔泰再也找不到推辞的借口了。1740年11月19日,伏尔泰终于接受普王的一再邀请来到了柏林。弗里德里希在王宫举行盛大晚会,欢迎伏尔泰的光临,并热情地把他介绍给普鲁士的王公大臣、贵妇名流。他受到了国王破格的礼遇。 伏尔泰对弗里德里希的热情招待感激涕零,兴奋不已,他后悔没有早点接受国王的邀请,仿佛自己心里有愧似的,不断暗暗责备自己。到柏林之后,弗里德里希自豪地告诉伏尔泰,他将在柏林兴建豪华的宫殿、学术会堂和可与法兰西歌剧院媲美的皇家歌剧院。国王谦虚地请求他为普鲁士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出谋划策。弗里德里希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关心艺术发展的言谈举止,使伏尔泰不得不再一次对这位年轻的国王作出新的评价。他觉得他理想中的、一辈子都在寻找的开明君主就是弗里德里希。 伏尔泰没有料到,战争的危险正在一步一步逼近。1740年下半年,奥地利国王查理六世去世,长女玛利亚·特利萨继承王位。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和普鲁士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利萨的合法继承权,因而,联合发动了争夺奥地利帝位继承权的战争。正当伏尔泰还在称颂弗里德里希治国安邦的文治武功之时,弗里德里希在法国的支持下,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悍然出兵夺取了奥地利重要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一时间,战火弥漫,兵荒马乱。 伏尔泰赶紧逃离普鲁士,由于要想办法绕过交战的地区,他在路上走了很长的时间,直到1741年元旦,才与在布鲁塞尔焦虑等待了一个多月的爱米莉重逢。伏尔泰反对弗里德里希的侵略扩张政策,他给这位好战的国王写了很多信,婉转地指责发动战争的国王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阐述自己人道主义的理想。不过这时的伏尔泰还只亲身体验过宗教专制和盲目宗教崇拜的可怕,他认为教权主义、制度化的宗教,比军事征服危害更大,“我不怕国王,我怕教士”。他仍然与弗里德里希国王保持着相互尊重和友好的关系。 1740年,伏尔泰完成了一部新的悲剧《穆罕默德》。这个剧本描绘的事件发生在圣城麦加,讲述的是穆罕默德与两个年轻的奴隶赛义德和帕尔米尔的故事。 1741年1月初,伏尔泰和爱米莉在布鲁塞尔会面后,一起去里尔看望他的大外甥女德尼夫人和她的丈夫德尼先生。在里尔剧院看戏时,他们认识了剧院导演和一位著名演员,伏尔泰便将刚刚完成的《穆罕默德》交给他们排演。4月10日,《穆罕默德》在里尔剧院公演,受到热烈欢迎,并连演了四场。初步的成功使伏尔泰有信心把它送到巴黎公演。当年夏天,他把手稿寄给老同学达让松侯爵,请他代自己与剧院联系。但是剧本在排演中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土耳其驻法大使向当局提出强烈抗议,说它故意丑化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德丰丹纳神甫也如获至宝,以为找到了攻击伏尔泰的口实,别有用心地指责它对基督教不敬。而国务大臣弗勒里红衣主教和新的警察总监马尔维尔却从国家的利益考虑,决定对《穆罕默德》的公演采取宽容态度。他们认为伏尔泰与弗里德里希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法国外交,因而暂时不必得罪这位大名鼎鼎的人。这样《穆罕默德》于1742年8月19日在巴黎顺利得到公演,许多王公大臣也观看了演出。聪明透顶的伏尔泰也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不过分刺激当局,只演了三场,他便匆匆撤回了剧本。 演出草草收场,伏尔泰当然不甘心,他要利用这个剧本做点其他有用的文章。考虑再三之后,他决定把剧本题献给罗马教皇。他托达让松侯爵征求教皇本笃十四世的意见,侯爵却认为这明显是想将政治事务与宗教事务搅拌到一起,混淆视听,他不愿做这个中间人。伏尔泰则一意孤行,坚持要这么做,他又委托托利扬神甫把自己的剧本转交给了教皇,还附有一封长信,说明自己非常尊重高贵的教皇陛下,并渴望得到镶有教皇肖像的奖章。 聪明的教皇当然没有被这个剧本的表面文章所迷惑,他很清楚这位作者的真实意图,但为了笼络这位大名人,给外界留下自己宽厚儒雅的美名,也故意装聋作哑,同意接受《穆罕默德》的题献,并欣然颁发给伏尔泰两枚奖章。达让松侯爵得知教皇的举动后也改变了看法,还主动委托法国驻罗马大使又为伏尔泰申请到了一枚更大的奖章。工于心计的伏尔泰千方百计讨好罗马教皇,目的很清楚,他不仅需要得到强大邻国君王的庇护,也需要教皇为他披上能保护自己的圣衣,堵住可恶的教会人士的嘴。 伏尔泰的《穆罕默德》并不是真正要攻击伊斯兰教,而是想借剧中主人公赛义德的形象批判法国天主教会的狂热。他说过,像赛义德那样为了上帝而杀死自己父亲的人,在法国并不罕见,如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都是被狂热的教徒杀死的。不过,伏尔泰还希望人们从他的这一剧本中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宗教的产生就是因为愚昧和欺骗。这也是当时一些启蒙思想家的普遍看法。 1741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出兵侵占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后,为了换得合法的永久占领权,他与玛利亚·特利萨达成秘密交易,率先承认了她对王位的合法继承权,而废除了与法国的联盟。此时,英法之间的争执也逐步升级,法国对此深感不安。1742年底,法国首相弗勒里红衣主教紧急召见伏尔泰,希望他利用与普鲁士王的友好关系,迅速前往柏林斡旋。伏尔泰对法国当局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他也为法国的危机担忧。他接受了首相的派遣,充当一名民间大使匆匆前往普鲁士。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