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伏尔泰 >  上一页    下一页


  在两人分别的最后一次约会中,伏尔泰告诉奥令波,如果她能改信天主教,也许可以利用教会的力量使她摆脱母亲的管束,到法国和他相聚。奥令波同意这样做。于是,二人分别开始进行活动,伏尔泰求助于以前的老师、耶稣会教士杜尔纳米神甫,奥令波则请求她做主教的表叔戴弗尔给予帮助。他们的计划几乎有可能实现了。但这时,夏多纽夫侯爵出面干涉,担心会因此事而引起法国和荷兰之间的外交纠纷,影响两国关系。这样,他们的努力没能成功。

  伏尔泰海牙之行的影响并没有到此结束。夏多纽夫侯爵给老阿鲁埃写了一封信,信中罗列了伏尔泰的种种荒唐的劣迹。老父亲这一气非同小可,老阿鲁埃也真是不幸,两个儿子都与他的希望相距甚远。大儿子阿尔芒越来越迷信让森教,虔诚苦修,简直不近人情;小儿子却又举止放荡,行为不轨,简直太近人情。

  “我的两个儿子都是疯子,一个是散文式的疯子,一个是诗歌式的疯子。”老阿鲁埃本来就对伏尔泰非常不满,这一次小儿子在海牙近乎疯狂的举止更使他火上浇油。在当时的法国,做父亲的要管教自己的儿子,可以请求政府给予一道国王签署的家庭敕令,可以禁锢或是驱逐儿子。老阿鲁埃得到了一道这样的敕令。

  伏尔泰躲起来,一边与父亲抗争、周旋,一边争取把自己的情人弄到法国。后来,奥令波到法国的计划没能成功,于是,伏尔泰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与父亲讲和。老阿鲁埃对儿子毕竟是有感情的。他没有对伏尔泰行使政府授与他的权力,但条件是:他要继续学习法律,并且从事法律工作。伏尔泰答应了。

  与奥令波分手的悲哀并没有影响伏尔泰多长的时间。毕竟他还很年轻,这段恋情在他的一生中只能算是段小小的插曲。随着时间的流逝,伏尔泰渐渐地把奥令波淡忘了,而奥令波也找到了新的爱情。

  1714年初,伏尔泰在巴黎一个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他很讨厌律师事务所里的事务和气氛,没过多久就溜掉了。之后,他和以往那班圣殿集团的贵族朋友又恢复了密切的交往。尽管有了最近几年的经历,伏尔泰已成熟了不少,但他仍然很乐意与这班纨绔子弟在一起高谈阔论,讽刺挖苦,反对宗教。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心爱的戏剧。为使自己的作品在将来搬上舞台时能够更成功,他这时已开始笼络男女演员,培养与他们之间的良好友谊。其中有一位法兰西喜剧院的女演员,名叫勒库弗尔,是位相当著名、很有天赋而温柔可爱的姑娘。她曾做过伏尔泰一段时间的情妇,并且在她活着的岁月里,一直是伏尔泰的好朋友。

  1714年伏尔泰写了一首讽刺诗《反基东》,并把它题献给了勒库弗尔小姐。

  这段时间,伏尔泰的生活很是自由散漫,让老阿鲁埃不能满意。父亲为了使儿子浪子回头,把他打发到德·塞恩侯爵那里做秘书。这一惩罚对于伏尔泰,正是因祸得福。德·塞恩是一位经历丰富的政治家,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也有一席之地。他自夸对于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公开或隐密的生活都了如指掌。

  伏尔泰并没有跟这位八旬老人学法律,而是着迷于听他讲述有关国王的历史掌故、国王慎重的和有失检点的事,并且在旁边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他后来的两部成功的著作《享利亚特》和《路易十四年代》,都是得益于在这一时期从老政治家那里得到的启发和帮助。离开这里后,他仍时常回来向老人讨教。

  就在这个时期,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了。路易十四的统治,对于法国的强盛确实起了不少作用,但在他执政后期的几次战争中,法国连连失利,国库虚空,民不聊生,再加上教派纷争、天灾人祸,人们对路易十四的统治早有怨言。因此,他的逝世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哀悼,而且正相反,人人拍手称快。由于路易十五这时只有5岁,不能掌管朝政,路易十四在遗嘱中指定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为摄政王。人们刚刚从老王的禁锢下解脱出来,以为自己获得了自由,攻击前朝政制和当朝摄政王的文字非常之多。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