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经济腾飞路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一五


  ※28、冷战后的新世界

  ……布什在大选中败给克林顿之后,我就觉得我们必须准备应付美国在态度和作风上的改变。从克林顿许多主持者的行动看来,他们简直把中国当做一个等着接受援助,并会为此屈服于外交和经济压力的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对美国,往后的日子恐怕都不会好过。

  卡特总统接过福特的指挥棒后,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重点突然有了变化。卡特对非洲的兴趣甚于亚洲。他宣布削减美国在韩国的驻军人数,让美国在亚洲的朋友和盟友深感惊诧。卡特相信,美国人民经历越战之后都厌倦不堪,希望把亚洲忘掉。他转而集中精神,调解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认为自己在非洲南部扮演的角色,是为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巨大鸿沟筑起一道桥梁。他着重的不再是安全防务问题,而是人权。东盟领袖咬紧牙关准备度过4个困难的年头,等着看卡特能有什么作为。

  我在1977年10月跟他会面。他非常小心地预算好自己的时间。先是让记者拍照大约五分钟,然后是十分钟的单独会谈,接着才是双方代表团进行45分钟的讨论。他分秒必争地严格遵守他的时间表。而最让我惊异的是他在十分钟的单独交谈中所提的课题——为什么新加坡需要像改良型霍克地对空导弹那样的高科技武器?这并不在我准备好的讨论课题中。前几任总统谁也没问起关于我们有限地向美国购买武器的事情,更别说是防卫性武器了。在卡特的议程中,他首先关注的是停止军备扩散,尤博是高科技武器。对他而言,改良型霍克导弹对东南亚来说算是高科技武器。我说明新加坡是个目标非常集中的城市,不得不实行多重防卫。我们的猎犬地对空导弹已经过时,但是如果他不能售卖改良型霍克导弹给我们,我可以改而向英国购买轻剑地对空导弹,问题不大。

  为了缩短这个课题的讨论时间,我说我们不会申请购买这些武器。两年后,美国驻新加坡大使介入,力促白宫再出售改良型霍克导弹给我们。这位大使是卡特的支持者,前北达科他州的民主党州长。双方代表团的会谈持续了45分钟,同样准时结束。卡特在会议结束前15分钟,从胸前的衣袋里拿出一份清单,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谈过所有的项目。要不是重新看过会议记录,我实在记不住我们究竟讨论了什么课题,它们尽是些无关痛痒的事。在他之前的总统约翰逊、尼克松和福特,谈问题总会从宏观的角度看: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然后是共产党国家如中国、越南,再来是美国的盟友泰国和菲律宾——亚洲会是怎样的局面。

  卡特不谈这些。虽然如此,我还是决定为他描绘一幅宏观的图景,说明美国对这个区域的稳定和成长有多重要,美国怎么不应该转移焦点,因为这将削弱本区域非共国家对它的信心,这些国家又都是它的朋友。我不肯定自己说的话他是否听进去了。要不是早些时候,5月间在新加坡同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见过面,我也许根本不会有机会同卡特见这一面。霍尔布鲁克要在本区域找个人代为劝服卡特专注于处理亚洲事务,而我不巧就是他要找的人。

  离开的时候,卡特送我一本套在绿色皮制夹子里头的竞选自传《为什么不曾尽力而为?》。他已经预先在书里题了字:“致我的好朋友李光耀,卡特”。我深觉荣幸;但是他在跟我见面以前就把我抬举为“好朋友”,让我受宠若惊。这一定是他竞选期间例行的交际手腕。

  我浏览了他的自传,期望从中看出端倪。果然。他来自《圣经》地带,是一个再生基督教徒。自传中记录的两件小事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他的父亲在他去上主日学的途中给了他一枚银币,他回家后把两枚银币放在梳妆台上。父亲发现后把他打了一顿。他从此不再偷窃了。我不明白这怎么帮助他赢得大选。另一件事谈他获配到核子潜艇上执行任务,接受里科弗上将面试。里科弗上将问他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班上考第几名,他骄傲地说是第59名。里科弗上将问:“你尽力而为了吗?”他答道:“是的,长官。”接着又改口说:“不,长官,我并没有一直尽力而为。”里科弗上将问他:“为什么不呢?”卡特说他怔住了。因此,他把自传题为“为什么不曾尽力而为”,并决定今后以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座右铭。

  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他参加马拉松赛跑,在接近终点时脚步踉跄,趔趔趄趄,几乎就要累倒。他不理会当时的体力状况如何。尽全力实现最好的志愿是他当时最大的推我在1978年10月再度跟卡特有过一次简短的会面。副总统蒙代尔接待我,卡特顺便前来让记者“有个照相的机会”。我们没谈上几句,他仍然对亚洲不感兴趣。值得庆幸的是,他的顾问说服他别从韩国撤军。卡特最大的成就,就是促成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化解战事纠纷。两国相持不下的每一口水井、每一堵围墙。每一道边界他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深感惊讶。他掌握了所有细节。这使我联想到壳牌石油公司的评估方法——直升机素质,能全方位地看问题,又能调整焦点抓紧相关的细节。卡特就兼顾到了每个细节。

  1979年,世界发生的三个重大事件,致使卡特在任期结束前,不得不全心全意处理亚洲事务。首先,邓小平在1月底赴美同卡特会面,以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卡特劝告已经众叛亲离的伊朗王离国他去。最后,12月24日当天,苏联鉴于阿富汗的共产党政权地位不保而人侵阿富汗。卡特为此大吃一惊说:“我总算擦亮了眼睛。”到这个时候他才看清苏联政权的真面目。那年较早的时候,他在维也纳签署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后,还给了勃列日涅夫一个拥抱。他当时相信苏联领袖都是讲道理的人,会对美国诚恳的和平姿态做出回应。不过,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却是美国权力中心一个让人放心的人物。他有宏观的战略头脑。他能够强有力地在任何一个论坛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却又明智地执行总统的外交政策,从不自作主张。美国和许多伊斯兰教国家纷纷提供武器。资金和战斗军力,加强阿富汗抵抗部队的力量,最终抵抗部队以寡敌众,成功拖垮了强大的苏联军队。

  越战惨败后,卡特一时冲动,准备大幅度削减美国的亚洲驻军,尤其是一下子将四万大军全由韩国撤出,所幸让霍尔布鲁克及时制止。就像我在1980年12月霍尔布鲁克卸任前写给他的信上说的:“在美国政府、国会、媒体全要把东南亚遗忘了的那段日子,你不遗余力地协助区域各国,使它们对美国的军力和善意恢复信心。比起1977年我们第一次见面,未来已不再如此动荡不安”

  卡特是个虔诚的大好人,也许太好了,根本不应该当总统。美国人民对水门事件厌恶反感,投票支持他。但是4年来对美国的病态社会几经苦思冥想之后。他们如今准备拥戴里根。里根对美国人和美国的前途有着光明的憧憬,这使美国人精神抖擞、兴致高昂地度过了他接下来的两个总统任期。

  里根的观点简单直接,是个坚强成功的领袖。后来证明他确实是个对美国、对世界都好的总统人选。美国人在1980年11月舍弃了一个种花生的农民,把选票投给一个好莱坞演员,那倒是一桩好事。

  我在1971年10月第一次跟里根会面,当时他以加利福尼亚州长的身分到新加坡访问。随身带着尼克松总统为他所写的介绍信。加利福尼亚是尼克松的家乡,里根想必曾经在尼克松的助选活动中身负重任。在午餐前半小时的会谈中。我觉得他是个有坚定信仰的人,他坚决反对共产主义。过后,在专为他和他的夫人、小儿子以及秘书迪弗而设的午餐会上。他的话题一首离不开苏联的威胁。他对有关的讨论深感兴趣,午餐后要继续谈下去。

  于是,我先让他的夫人和儿子离开,把他带回办公室,我们再谈了一个小时,谈的都是跟苏联和中国有关的战略课题。他的一些看法叫人吃惊,却非常鲜明。他说,柏林被封锁的时候,美国其实不应该把物资空运进去,反而应该同苏联以坦克相见,迫使对方遵守四强协议,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不开路,就宣战。他这种是非分明的作风使我吃了一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