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经济腾飞路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一七 | |
|
|
1984年初,中国总理访问华盛顿,强调中国希望同美国有更密切的经济关系。5月,里根总统访问中国。过后,国务卿舒尔茨的助手沃尔福威茨到新加坡向我汇报里根的访问,并就访问中一些令美国人费解的问题同我进行了讨论。 一个必须解开的结那次访问很有成果,经济上的确有了实质的进展。在一些环球性课题上,同中国人意见相左的时候,里根没有做出让步。邓小平强调台湾是美中关系之间一个必须解开的结。我说,让邓小平有机会亲自同里根接触是好事。这么一来,中国人就会明白他们同里根交往不只是一任的事,而是两任。的确,里根连任了。 里根重新当选后,国务卿舒尔茨建议我在1985年10月初到华盛顿进行正式访问。我发现里根状况很好。他历经4年的任期,还曾经让子弹穿胸,险些击中心脏,看起来却充满朝气,头发乌黑浓密,声音依然洪亮。里根并不善于记住细节。其实,他清楚表明他不想被细节困扰,以致因小失大。他的强处是对目标贯彻始终、不屈不挠。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确定目标之后,会聚集那些跟他志同道合又在各个领域中表现杰出的有识之士,争取达到目标。他处处表现出自信而乐观的精神。里根担任总统的8个年头,是美国的好年头,也是世界的好年头。他的“星球大战”计划使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招架无力,最后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同过去一样,我们再进行一对一的会谈,他再次就台湾问题征询我的看法。他说,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走在两岸之间的钢丝上。他向中国表明美国不会背离台湾,“美国是双方的朋友,而且会继续维持这个立场”。他接着要我说服蒋经国,在中国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以后,尽管台湾的名义必须改为“中华台北”,还是应该让台湾继续留在亚洲开发银行中。蒋经国原本有意退出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国会却发出威胁,表明如果台湾被“逐出”,国会将不发放美国对亚行的捐款。我过后在台北尝试向蒋经国说明里根的立场时,费了好一番功夫,不过最终理性占了上风。1986年1月,中国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台湾则改称“中华台北”。 里根在前一年到中国访问时,看出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给予机会,让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说,这其实是美国让资本、科技、专门知识、货品和服务在台湾自由流通所取得的成就。我肯定邓小平看过有关台湾经济腾飞的报道,也一定在思索,一帮在他看来是“软弱、贪污和不中用的土匪”,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邓小平一定认为是美国在资金、科技和技术方面帮了这些“土匪”一个大忙,他现在热切希望美国也能把这个方程式传授给中国。他知道美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将无可限量。 在这次的正式访问中,我很荣幸能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这个世界最大的强国的立法人员,给了我这个小国的领导人一个说话的机会。我们的驻美大使许通美透露,里根和舒尔茨都鼓励众议院议长奥尼尔邀请我演讲。我的演说主题是美国人当时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保护主义,以便保障就业机会,确保美国同东亚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逆差不至于越来越大。在20分钟的简短演说中,我说明自由贸易这个课题对整个世界来说,其实是个战争或者和平的问题。 每个国家都有盛有衰。我说,一个国家如果国力正盛,有旺盛的精力,却不获准出口它的货品和服务,那么它推一的出路就是扩张和侵占领土,把他国领土上的人民纳入自己的版图,组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单位。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一些国家拥有的帝国足以组成一个贸易集团。这种争取成长的做法,曾经屡试不爽。这个世界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摆脱这种做法了。就因为有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种种新条例,尽管德国版图大幅度缩小了,还得同时应付从东欧回归的大批人口,德国却还是能够生气勃勃地发展兴盛。 日本人也一样,他们必须离开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回归到几个日本岛屿上。德国人和日本人都能够留在自己的疆域里,通过贸易和投资继续成长。它们跟其他国家合作、竞争,可以不通过战争而依然蓬勃发展。反之,货品和服务的贸易往来一旦被禁止,中国就会重蹈历史覆辙,回到战国时期相互吞并的局面,争取扩张领土增加入口,并入一个庞大的大陆帝国。这个严谨扼要的逻辑分晰,理智上也许能让议员们信服,但是感情上有许多人却难以接受。里根在我们的讨论中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菲律宾。流放海外的反对党领袖阿基诺在1983年8月从美国返回菲律宾,却在马尼拉机场遭枪杀,这件事使马科斯总统陷入困境。马科斯曾经是里根的好朋友和支持者。 舒尔茨早些时候跟我谈起这件事,我提醒他,马科斯已经不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反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舒尔茨要我坦白地向里根说明这一点,因为里根一直对可能必须背弃一位老朋友而耿耿于怀。因此,我以最婉转的方式,怕里根形容马科斯怎样从60年代一个年轻反共的社会改革者,变成一个自我沉溺的年老统治者,并且怎么纵容他的妻子和朋党巧妙地通过垄断和专利权,把国家洗劫一空,使政府负债累累。菲律宾和马科斯政府,已经声誉扫地了。 里根听完了我的评断之后非常不高兴。我说,现在的问题是寻找一个干脆利落的方法,让马科斯体面离开,同时组织新政府,以便着手收拾残局。里根决定派遣特使去见马科斯,对日益恶化的局势表达美国的关心。 菲律宾的局势到了1986年2月15日终于失控,马科斯当天再度当选总统,选举却被指出现舞弊。美国大使罗伊奉命征求我的看法。我说,无论马科斯是不是在合乎宪法的情况下上台,美国都不应合他而去,但是同样不该置大部分的菲律宾人民于不顾,投选科拉松的民众不算少。美国不应该接受舞弊选举的投票结果,应该向马科斯施压,为的不是要双方撕破脸皮摊牌,而是重新举行大选。美国应该让科拉松势力继续维持“动力和干劲”,因为这是“一股为善的力量”。美国不应该让她感到沮丧失望。第二天,2月16日,科拉松宣称选举胜利,并宣布展开全国性非暴力抗议活动,要推翻马科斯政权。菲律宾的五个东盟邻国一致行动,发表相同的声明,对菲律宾可能出现流血事件和引发内战表示关注,并呼吁当局采取和平解决的方法。 我告诉罗伊大使,应该让马科斯知道他出国的大门是敞开着的。否则,他可能会因走投无路而被迫杀出一条血路来。2月25日,罗伊大使回应说,美国政府同意我的看法,问我是否愿意挑起协调的责任,促使东盟出面为马科斯提供庇护。我的外交部长拉贾拉南说,要五国一致同意并不容易。我立刻通过新加坡驻菲律宾大使邀请马科斯到新加坡来。这个邀请一旦被接受,就有助于缓和当时箭拔弩张的危险局势。与此同时,里根亲自传信,要马科斯别动用武力,并说已经为马科斯、马科斯的亲戚与亲信做了安排,由夏威夷给予马科斯庇护。在夏威夷和新加坡之间,马科斯选择了到夏威夷避难。 同一天,即2月25日,科拉松宣誓成为菲律宾的新总统。马科斯抵达檀香山几天后,他的行李,包括几箱菲律宾的新钞票,全被美国海关人员搜查。他意识到自己会有麻烦,传信告诉我他想到新加坡来。刚就任菲律宾总统的科拉松提出反对。马科斯只得继续留在夏威夷,面对多重官司诉讼。美国同科拉松总统之间有个问题,就是该不该更新美国在菲律宾基地的租约。科拉松向来对美军基地采取强烈的反对立场,希望借此从美国人那里换来更多优惠。岂料她却因此惹火烧身。当她总算接受了美国开出的条件之后,这个决定却被菲律宾参议院推翻,理由是美国基地有损国家尊严。美国参议员卢加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资深共和党领袖,对防务特别感兴趣。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