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哥白尼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 | |
|
|
在波兰王国里,他们享有很大的独立性。鉴于他们面临的外部危险,特别是来自十字骑士团的威胁,波兰统治者对他们倍加关怀。他们在同波兰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特别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和自治性。由此可见,在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普鲁士爱国主义,这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并行不悖的。这样一种地区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哥白尼,他始终感到自己同故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483年,哥白尼的父亲去世,身后留下了4个孩子:10岁的尼古拉、安杰伊、巴尔巴拉和卡塔日娜。巴尔巴拉出家进了修道院,后来在海乌姆诺的一所修道院当了院长。卡塔日娜后来嫁给托伦市议员巴特沃米伊·格特纳为妻。安杰伊和尼古拉当时继续上学,以便以后从事神职工作。尼古拉同自己的哥哥安杰伊始终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他们大概是一道接受了初级教育,然后又一道在克拉科夫和罗马上大学。安杰伊去世比较早,大约死于1520年。 哥白尼童年时代是在自己的家里接受教育的,因为他的父母是有能力聘请家庭教师的。后来才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学校的师资水平很高。至于后来克拉科夫学院里教他课的老师更是杰出。当时正是这所学院辉煌发展的时期,它不仅对波兰的青年具有很大魅力,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 哥白尼诞生那年,托伦学校的校长是哥白尼的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舅舅是在意大利读完大学以后返回波兰任教的。后来在哥白尼童年时期,托伦学校的校长是来自格鲁琼兹的一位叫杨的人,他是克拉科夫学院法律系毕业生。大概正是在这所“圣杨”的学校里,哥白尼首次接触到天文学。远在哥白尼出世之前,这所学校里就有一些教员特别爱好天文学,他们把一些重要的天文学论著带进了托伦。哥白尼的邻居康拉德·格塞伦也曾担任这所“圣杨”学校的负责人,他就是一位天文学者。 哥白尼的父母肯定向哥白尼讲述过这位有学问的邻居,正是这位格塞伦把一些手抄的有关天体的论著奉献给了托伦。如果认为当时做生意的商人不识字,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农民会写字在当时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哥白尼时代,神职人员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方面,国王卡齐米日·维尔基是有功劳的。虽然国王本人似乎一直是文盲,但他却很重视科学。是他创建最早的大学之一。对学习知识最感兴趣的是市民阶层。贵族在这一时期也抛弃了所谓知识会削弱战斗力的偏见,以丝毫不亚于对弓箭的兴趣同笔墨打起交道来。 托伦的教育事业几乎是同城市一道发展起来的。 在公元1245年的历史文献中,就曾提到过托伦的新城学校。过了30年之后,古城负责人在同“圣杨“教区神甫签订的一份契约中声明:在“圣杨”教区建立学校是古城,而不是教会的功劳,这所学校“从未归属于教会”。通过这种方式,市政当局重申了自己办教育的权力。由此可见,这所“圣杨”学校是一所世俗学校,不是教会学校。15世纪初担任学校领导人的是一位硕士,很可能是1400年国王瓦迪斯瓦夫·雅盖沃和王后雅德维加恢复起来的克拉科夫学院的毕业生。关于这所学校,当时的史料很少记载。 但从为数不多的史料中,我们得知该校当时的几位校长的名字,其中有卢德维克·沃尔格穆特和哥白尼的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这样一些著名人物。 教育的发展,波兰当时走在欧洲国家前列。平均每千人有一所世俗学校或教会学校。中世纪的最后200年是波兰教育事业大发展时期。在国王卡齐米日·雅盖隆奇克统治的后期,全国有4/5的农村都办起了学校,城乡学校的总数多达3500所左右。哥白尼是在时代更替时期上学读书的。那时的学校还是中世纪的学校,但学校里已经出现一些文艺复兴的迹象,这自然是由教员带进学校的。当时初级教会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所谓3门人文课程,即必须学会用拉丁文读书和写字,以及掌握基础数学。掌握基础数学对年轻市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教科书,因为印刷术尚未普及,印书的费用十分昂贵。 学生必须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记在脑子里,督促学生学习的工具,就是老师手中的教鞭。起初,学校只教学生祈祷和用拉丁文唱诗所需要的知识,为做弥撒和准确计算宗教节日服务。但实际生活和需要远远超出了这最低纲领规定的范围。于是便出现了一些不是宗教活动,而是世俗事业所需要的新的科目。学生除了学习中世纪的作品外,逐渐开始接触古典作品,后来又扩大到当代作品。但这些知识一般是在高一级的学校讲授的,这种高级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哥白尼在这种学校里学习了4种人文课程。在这里接触了天文学,天文学是准确使用复杂的教会日历所必需的。 当时哥白尼对文岑迪·卡德乌贝克编著的《波兰纪事》一书着了迷,通过它了解了波兰历史。 母亲的去世打破了哥白尼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母亲去世后的初期,大概是姨妈照料他。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从罗马回来后,就由舅舅担起了照料的义务。舅舅把外甥安杰伊和哥白尼一起带到利兹巴克的主教城堡里,从此舅舅乌什便成了哥白尼的热心养育者和有力的庇护人。哥白尼也开始到海乌姆诺的学校读书。哥白尼的姨妈卡塔日娜和姐姐巴尔巴拉就住在海乌姆诺,舅舅从罗马回来之前,她们有能力照料哥白尼。海乌姆诺的学校是来自荷兰兹沃勒的一对兄弟开办的。兄弟俩的职业就是办学校和出版书籍。他们希望向青少年灌输改良宗教和道德生活的思想。他们开办的这所学校被认为是当时最先进的。所以哥白尼在这所学校里能够获得很好的基础教育,并为以后上大学作了准备。 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先后在克拉科夫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学学习过。还曾作为瓦尔米亚神甫会的特使在罗马教皇的宫廷里住了几年。他是波兰人文主义者之一,正是这些人文主义者把意大利新的文艺复兴思想传入了波兰。乌卡什·瓦兹洛德十分热爱科学,他同波兰国内外不少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有着密切往来。他是瓦尔米亚和沿海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同克拉科夫学院许多杰出学者有交往。 甚至连国王卡齐米日·雅盖隆奇克也很熟悉他。瓦尔米亚和利兹巴克神甫会特意把他从意大利召回来,以便在1489年让他担任瓦尔米亚主教。选他做主教这是同国王的意愿背道而驰的,国王原想把自己的儿子弗里德里克安插在瓦尔米亚主教的宝座上。但最终还是乌卡什·瓦兹洛德走马上任了,这件事使国王始终耿耿于怀,为此在国王和主教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误会和纠葛。瓦兹洛德主教对国家当局是忠诚的,但他渴望保持很大的独立性。而国王则力图把教会置于国家政权的控制之下,所以他看不惯过于自作主张的主教。只是卡齐米日·雅盖隆奇克国王驾崩,由他的儿子杨·奥尔布拉希特接替王位以后,国王和瓦兹洛德主教之间的关系才融洽起来。 公元1491年,舅舅把19岁的哥白尼送到克拉科夫大学读书,从此开始了他持续15年之久的大学时代。大学生活的开始,成了哥白尼一生中的转折时刻。去克拉科夫上大学,路上大约花了两周时间,这是当时骑马或坐车去所需要的时间,只有加急的邮车才能用一周时间跑完这段路程。哥白尼去克拉科夫正值秋天,哥哥安杰伊与他同行,安杰伊也去上大学。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