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海伦·凯勒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四八 | |
|
|
海伦与福特会见的10年之后,福特先生在一次盲人大会上捐了一大笔钱,他说他的工厂里雇用了73位盲人,他之所以雇用他们,并非为了怜悯,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表现相当优异。海伦听到这个消息,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海伦酷爱艺术,与许多艺术家都有交往。她能用手指“听”他们的歌声,“看”他们的表演。像艾连·塔利和杰弗逊等优秀演员还特地为她表演了他们个人的拿手戏,他们让她以手指去追踪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她兴奋得屏息以待,惟恐遗漏任何细节。歌唱家卡罗素、夏列亚宾等允许她把手放在他们的唇上去“听”他们的美妙歌声。 海伦曾手抚钢琴欣赏戈德斯基的演奏,轻触海费兹的小提琴去领会那美妙琴音。当戈德斯基奏出肖邦的小夜曲时,海伦深深沉醉了,恍如置身于热带的海岛上。 有时候海伦把手放在收音机的共鸣板上“听”音乐节目。在乐器中,她觉得竖琴、钢琴、小提琴的声音都非常美妙。不过,她对流行的爵士音乐很反感,每当指尖触到这种信息时,就有一种想转身逃跑的冲动。 8.海伦的思想 海伦常常独坐书房沉思,她想:“如果当初郝博士不曾设计出这套教育盲聋者的方法,那我的这一生将变成什么样呢?” 郝博士创造盲哑儿童教育法并用来教育罗拉·布莉姬时,当时的法律上还明文规定着:盲聋者视同白痴。 但郝博士这一类的教育家不这么认为,他们主张盲聋者具有与常人一样的智力,因而可以用手指头代替眼睛和耳朵,同样可以“看”和“听”。盲聋者具有常人一样的发音器官,同样可以发音说话,与健康人交流。 海伦就是在霍列斯曼学校教师沙拉·郝拉先生的指导下,用手轻轻摸他的嘴唇,知道发音时的舌头与嘴唇的动作,从而学会发音的。然后,海伦又在纽约市的雷特·哈玛逊聋哑学校,学会了读唇法和口语术,她的手指的感觉细胞练习得极其敏锐,因而只要把手指放在人家的嘴唇上就可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这么一来,她就可以应用语言与健康人正常交流思想了。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怀特先生为师,使自己的说话更有节奏,使声音更加具有音质和音调,最后达到了能用优美的抑扬顿挫的语言当众演讲的水平。一个11岁才呀呀牙学语的又聋又瞎又哑的姑娘,最后成了一位在美国各地作演讲旅行的杰出人士,其中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何等巨大呀!同时这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海伦常把自己与另一个盲聋女童罗拉·布莉姬相比,罗拉有幸亲自受到郝博士的指点,接受教育也比海伦早,并且她用功上进的程度远在海伦之上。但为什么罗拉的成就比不上海伦呢? 这主要是因为海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不但有一个富有的家庭,而且有一位像沙利文这样的老师来教导她,再加上她本人的天资格外聪慧,性格特别顽强,长相又很美丽,因而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成为盲聋者中的明星式的人物和佼佼者。 海伦的成功,沙利文老师有大半的功劳。 沙利文老师自己的视力从小就很差,当她来到海伦家中任家庭教师时,也只能看到些许光线而已。沙利文以一个不太健康的弱女子只身远离她的朋友,来到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村落,这种勇气不能不说是举世罕有。她为了海伦不辞任何辛劳,以她微弱的视力为海伦朗读了许多书,因而成为海伦与外面世界的最主要的桥梁。她与海伦非亲非故,却为了教育海伦贡献了一生。这只能用她的无比的爱心来解释。她的爱心是何等伟大啊! 沙利文老师能言善道,聪明睿智,心灵手巧。读书过目不忘。干事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以她的才气和实干精神,她可以轻易地成为妇女运动的领导人物,或是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可是她却宁愿把一生的精力花在一个盲聋女孩的教育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世人赞赏和感叹不已。 海伦时常自勉的一个目标是:她在有生之日,要极力学会自立,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去增添别人的麻烦;以宗教上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相反的是去面对命运,并进而设法克服它。 这种事在口头上说来非常容易,可是要实行的话,如果没有很深的信仰、坚强的毅力,再加上友情的温暖,只怕很难做到。 海伦告诫盲聋儿童的家长说,在儿童的眼、耳机能未完全丧失前,要尽快把他送到附近的盲哑学校去,否则这样的儿童日后会不愿意学习的。 海伦告诉一般健康人说,盲聋者并不是白痴,一个盲聋者虽然生活在黑暗或沉寂中,可是他仍像常人一样可以回忆、可以想象,过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然,盲聋者要尽量以他可能的方式去接触这个世界,不要自闭于这个世界之外。 海伦以自己为例,说明盲聋者的生活仍可以很丰富,她因为有许多朋友,他们又都热心地把他们耳闻目睹的经验灌输给她,因此她同样可以生活得多彩多姿。 海伦还说,她的朋友们有的还在人间的小径上走,有些则已徜徉于天国的花园里了,但她对他们的怀念如一。 她过去曾看过的许多好书也等于是她的良师益友,它们代表着许多智者的智慧结晶,她同样对他们怀着敬畏与感恩的心情。 她最后说,她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她的心是自由的。且让她的心超脱她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9.荣誉属于海伦 1928年,海伦完成了自传《中流》原稿。这年她刚好48岁,她立刻又动身到各地去演讲募捐,为的是达成盲人事业家协会所订100万美元的基金目标。 同年6月,当海伦·凯勒在波士顿演讲时,沙利文老师却住进医院接受眼睛手术治疗,结果手术顺利。为了能好好休养,当年的10月,海伦与老师,以及汤姆森小姐一行3人前往英国,在伊斯卡租下一栋小房子,度过两个月的悠闲日子。 海伦非常眷恋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一度想就此安享余年,可是眼前的工作又抛不开。她自觉肩上有一份未了的责任,所以在同一年的冬天又再度回到美国。 返回美国不久,就接到费城的邓普大学的来信,表示要颁发人文荣誉博士的学位给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邓普大学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学府,是许多青年男女们所向往的大学,能得到他们所颁发的荣誉博士衔是多么令人兴奋呀! 在她认为,这固然是一项个人的荣誉,但更重要的,事情的本身可以给所有的残缺者莫大的鼓舞。 可是沙利文老师却婉拒了,她说:“只要海伦去就够了。” 沙利文就这样两度表示拒绝,但最后终于拗不过邓普大学一再地诚心邀请及友人们的苦苦相劝,而在隔年接受了同样的荣誉学位。 1931年4月,第一届世界盲人大会在纽约举行,海伦·凯勒代表主办单位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盲人代表致欢迎词,同时负责主办盲人招待会。还分身参加分科会议,是会议成功的大功臣之一。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