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海明威 >  上一页    下一页


  稚气而真诚。水管里流得出血么?

  末了,还郑重其事地签上自己的全名,并特别注明了日期——1913年5月11日。其时,再过两个月,他就要在瓦伦湖畔的夏季别墅里度过他的第14个生日了。

  更何况他是降生在“连赌咒也是罪过”的橡园镇?!

  他只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还很模糊,但他觉得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推着他往前走。

  其实,这条路与他父母驱策他走的“正道”并不相悖,甚至恰恰与他们的“合力效应”相关,只是他们那遵循常规而又急功近利的评判标准,还不能使他们接受和理解罢了。

  而真正的天才总是要突破这样那样的常规,也总是要时间的长河去淘洗的。

  他在橡园中学的一个同学绘声绘色地回忆:“我们都很钦佩他。他与众不同,他老练;他很真挚,出身于有教养有文化的家庭。我们对他的写作和他的演说佩服之至。我想,欧尼开始认真写作是在1915年。他有一部打字机,放在他家三楼,这就完全避开了家里的干扰。那时他写东西只是为了好玩,不过他自己显然知道,他在沿那条路线发展自己的才能。他常把他写的一些故事念给我们几个同学听。我们听得不觉瞪大了眼睛,而且觉得奇怪,他那样年轻,竟能写出那么多冒险、两性关系和犯罪的情节以及我们刚想探索的许多事情。”

  他的老师、父母、领导都不理解他。

  他的亲密伙伴虽钦佩他,却也“觉得奇怪”。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都可以用他的“拳击哲学”解答。“即使打死人也不是为了打死人”。当然,这里的逻辑是有些奇怪,表述也实在野蛮,没有一点“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之类术语的温文尔雅,也难怪别人。

  橡园镇已经容不下他了。树苗长大会撑破花盆。

  1917年6月,海明威与150名同学一道在橡园镇中学毕业。他同他姐姐玛丝琳都作为优等生被推选到毕业纪念会上发表演讲。

  海明威告别了那幢庄严肃穆而堂皇典雅的黄色大楼。他想走自己的路,但命运之神究竟会怎样安排呢?

  第二章 潮起潮落

  1.严肃的世界

  毕业典礼之后不几天。海明威收到橡园镇第一公理会教堂一个负责男子部的牧师写给他的一封信:

  亲爱的欧内斯特:

  我想请你花点时间同男子部的少年说说话……请你告诉他们你在学校时体会最深的经验……以及你来年准备做什么等……希望你认真思考,让听者受益,得到启发,永远铭记在心。这是你毕业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一次好机会。来吧!小伙子,你步入这个严肃世界的时机到了。把你所获得的经验传给这些比你更年轻的人吧。

  这封文体庄重而热情洋溢的具有牧师职业风格的“传道书”,唤起了青年海明威心中的神圣感。他欣然应邀,把自己认为值得讲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那些比他更年轻的人。

  这是他告别学生时代以后第一次重要活动。它只占用了海明威一生中的一个星期六下午。然而它却像一道分水岭,象征着海明威即将面对另一个世界。

  正如牧师的信中所说的,“海明威步入这个严肃世界的时机到了。”

  他怀着激动、兴奋而又惶惑迷惘的心情站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前。

  埃德蒙医生极力主张一同毕业的一双儿女都上大学。他自己是“C·E·海明威博士”,儿女不能不如其父。更何况中学毕业典礼上学校还向他们姐弟颁发了优秀成绩奖!父亲的责任不能提前中止。

  姐姐玛丝琳是孝顺女儿,而且“一如其母”,她高高兴兴地选择了音乐学院。

  海明威却不愿上大学!尽管父亲已替他安排好。

  他心驰神往于大洋彼岸的欧洲,那里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还是海明威进入橡园中学的第二年——1914年开始。美国一直持中立态度,隔岸观火。到海明威中学毕业的前两个月——1917年4月,彼岸火势渐微,美国却突然宣布参战,并在“拯救国家和民主”的口号下,在全国广泛动员,征募开往欧战战场的志愿远征军。

  报刊上连篇累牍报道热血青年踊跃应征。

  学校课堂里发出动员号召。

  著名演员,漂亮歌星为赴欧参战的青年举行盛大的欢送晚会。

  童年海明威听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外祖父和爷爷谈起往事时,就有过生不逢时的遗憾。现在,机会来了。

  就在他欣然应邀去向比他更年轻的人谈人生、谈理想的那个月里。他与一帮同伴兴奋地走进募兵局。但是,负责体检的军医把他排除了。军队里不能接受一个视力不好的青年,哪怕他身材魁梧,体壮如牛也不行。

  而且,埃德蒙医生也反对。这可不是钓鱼、打猎、拳击、踢球之类的“户外运动”。当然,曾率领儿女们在家里举行过“美国革命英雄儿女纪念会”的双亲,反对的理由只是“年龄太小”。他们的这个长子确实还不到18岁。

  父与子的冲突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海明威面前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机遇:他的在堪萨斯城做木材生意的叔外祖父来信说,他可以替擅长写作的海明威在堪萨斯城《明星报》设法找一个记者工作。

  父子俩和全家都觉得这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对海明威而言,这至少可以离开约束他的家,离开让他感到压抑的橡园镇,可以部分地抵消不能参加欧战的懊恼;何况参战一事总是可以找到机会的。不就是眼睛的问题和年龄的问题吗?前一个障碍对于写过那么多情节惊险、构思复杂的故事而又被同伴们公认为“既真挚,又老练”的他来说,应该不难跨越,后一个问题的解决那就更是指日可待。大洋彼岸的战火仍在烧呢。

  全家意见统一,埃德蒙医生很高兴,他决定从繁忙的医生事务中抽身出来,陪即将离家远行的一双儿女到瓦伦湖去度过一个夏天。以前,他常被困在橡园镇那幢三层的楼房里处理医务和家务,难得有机会到温德米尔别墅和朗费尔德农场去避暑。

  他们这次没有走乘船从南到北穿越密执安湖的水路。6月下旬的一天,埃德蒙医生开着前不久购置的福特旅游车出发,他要好好补偿一下已压抑多年的旅游愿望。车上坐着他,他的女儿,大儿子和不到两岁的小儿子。他们停停走走,一路观光、露营,整整一周才抵达瓦伦湖畔绿树浓荫中的那幢“白房子”。旅途虽劳累,但享受了别具一格,饶有情趣的天伦之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