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罗丹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二


  §十三、《浪子》

  《浪子》(又称《无上的呼诉》)是《地狱之门》上的一个形象,“他”跪在大地上,两臂向上直伸,头仰着,仿佛在向上天求祈、呼唤、质问。这个充满动感与情感的雕像,比起罗丹那些举世闻名的宏伟巨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只是《地狱之门》众多形象中的一个,但它却凝聚着一个父亲深沉的爱,显露出罗丹深深埋藏而难为人知的隐隐的伤痛。

  “浪子”是《圣经·路加福音》中的人物,他荡尽了所有的财产后忏悔回家,受到宽宥。罗丹塑的是《圣经》里的浪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并且特选了他的儿子为模特儿。

  1866年元月,罗丹和露丝的儿子奥古斯特·伯雷诞生了。他的降生并未给穷困而埋头于创作的罗丹带来快乐。为了不影响罗丹的工作,他们把孩子寄养在父母那里。当罗丹1877年从布鲁塞尔回到巴黎时,奥古斯特已经11岁了,而他已经六年没见到父亲了。“父亲”的概念对小奥古斯特来说是陌生的。

  为了补偿罗丹欠予儿子的父爱,他特意带着小家伙和全家人到希洛涅森林去进行了一次野餐,享受了他这一生中为数极少的一次天伦之乐。随后,他把孩子带进他的工作室,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个热爱艺术的人。然而,小奥古斯特对艺术并不感兴趣,尤其是父亲的严厉要求常常使小奥古斯特只有走出工作室才会感到快乐。而且,罗丹对雕塑的狂热及由此而显现出来的对周围人事的冷漠,使小奥古斯特觉得罗丹并不像个父亲。

  1884年,当克劳岱尔闯进罗丹的生活后,父子俩之间的隔阂就更大了。小奥古斯特要求去当兵,而他无法吐露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为了离开罗丹的工作室才去当兵。而罗丹平静地表示同意,他也同样不愿表露他内心的失望。

  也许是从小就感受不到父爱的缘故,小奥古斯特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年轻人。罗丹成名以后,就常常收到写着他的名字的儿子的帐单。温柔的露丝对这个堕落的儿子无能为力,她常常要求罗丹管教这个孩子,然而罗丹无法从他的创作中再抽出多余的精力和耐心。小奥古斯特继承了他父亲的反叛、倔强的性格,然而却没长成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巨人,他甚至连普通的生活技能都没有,而只会借着父亲的盛名换取堕落放纵的生活。

  这是罗丹的悲哀,也是许多优秀的父亲和不成器的儿子的悲哀。一位哲人曾说过:“爱一个人,就不能爱全人类;爱全人类,就不能爱一个人。”罗丹正是把他的生命,他的爱献给了他的雕塑,他关心写在肉体上的人类的命运,却无法再抽出精力去关心他的亲人们,包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忠贞不渝地爱着他的露丝,也包括激起他的爱情之火、给他无数创作灵感的克劳岱尔。罗丹的私人生活是不幸的,然而他带给人类的却是众多充满爱、充满怜悯的不朽的形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