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卢梭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六 | |
|
|
卢梭的应征论文题为《论科学与艺术》。他从研究人类发展史着手,从人类的良知觉醒时期开始,分别叙述了东西方古老帝国及欧洲的兴起,论述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变化,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自然是美好的,科学艺术的发展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只是造成社会道德的堕落和种种罪恶。 初稿写成后,拿给狄德罗看。他读后很满意,同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卢梭这第一篇论文具有热情洋溢、气魄宏大的特点,但逻辑性和论证方面显得逊色一些。卢梭认真修改后就把文章寄了出去。这是名不见经传的卢梭寄出去的一个希望,他除了狄德罗和因为音乐爱好一时过从甚密的格里姆以外,跟任何人都没说过。 在此期间,弗兰格耶先生和杜宾夫人给卢梭加了薪,他和戴莱丝在朗格道克公寓单独租一套房子住,不久戴莱丝父母也搬过去了。他和戴莱丝经常手挽手、肩并肩到郊外散步,遇到小酒店还要进去喝两杯,生活有滋有味。在家里晚餐时,常把窗台当桌子,边吃边观赏外面景物,看着过往行人,呼吸新鲜空气,体味着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1750年,卢梭在平静而美满的生活中已经淡忘了自己写的那篇应征论文,突然听说中了头奖,使他又回想起那篇文章中阐述的观点。他认为,人如果赤裸裸地像野人一样,生活就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科学、艺术和文学所制造的欲望给人类带来束缚。他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虚幻的,其效果是危险而有害的。它会使人游手好闲,怠惰奢侈,从而引起风尚解体和趣味腐化,它削弱了人的战斗品德,破坏德行。 为此,卢梭引用了古埃及的传说,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发明了科学。这篇论文,蕴含着卢梭以后的一些思想,如“天赋人权”说和“自然状态”说的萌芽,还表现了他早期的反封建思想,对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下上层社会的虚伪与腐朽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指出当时的社会是建筑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贵族阶级的豪华生活是以人民的贫困为前提的,文化是为腐朽的贵族阶级服务的。在这种“社会秩序”中所见到的,只有压迫和苦难。他把文明社会和自然状态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人天生是自由平等的,但文明社会却处处没有自由,没有平等。在文明社会中,由于科学、艺术和文学同财富和奢侈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不但无助于敦风化俗,反而会伤风败俗。他痛斥贵族的富有、奢侈和腐化,赞扬劳动者的淳本和美德。 在他看来,奢侈无不与科学艺术相伴而行,无不与善良的风化和德行背道而驰;与其有知识或科学艺术而无道德,还不如有道德而无知识或科学艺术。卢梭这种完全否认科学艺术的观点是偏激的,缺乏全面分析的。但他在谈论科学艺术的背后,揭露了贵族、富人的奢侈生活是法国社会罪恶的根源,而且在人们普遍对科学与艺术持乐观态度的时候,看到其负面效应,多少可唤起人们的一些警觉,是有积极意义的。 《论科学与艺术》,以其论点新奇、论证有力、文笔优美而获奖后,卢梭的名声大振,很快成为法国文坛上风靡一时的著名人物,这也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他感到自己童年时代被灌输的那种英雄主义与道德观念的原始酵母开始起作用了,从而觉得:做一个自由的有道德的人,无视财富与物欲而傲然自得,才是最伟大、最美好的。因此,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放弃对财富和荣誉的追求,而献身于思想的自由创造。正当卢梭因论文获奖而激发起他对人类的诸多问题进行沉思并可能由此孕育出新的佳作时,戴莱丝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卢梭仍旧给送进了育婴堂,后来的两个也作了同样处理。这件事受到了别人的指责,卢梭的看法是:把孩子送给国家教育,将来让他们成为工人、农民而不是变成冒险家和财富追求者,这是做了一个公民和慈父应该做的事,是出于善良愿望的一种做法。 不迫求财富,但也要维持生活,卢梭还必须干些挣钱的工作。 他继续给弗兰格耶先生和杜宾夫人当秘书。后来还做了弗兰格耶先生手下的出纳员,在先生外出的时候,他因操劳过度生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这时候他又感到,现在的位子和自己的特长太不吻合,而且也不符合自己的疏远财富的愿望,便在病愈后辞去这份工作,转而替人抄乐谱,按页数计酬。卢梭觉得这种工作很适合自己,因为它既和自己的爱好相符,又使他不用屈从于人就能维持生活。他不用到外边去上班,连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衣不佩装饰物,头不戴假发,甚至把手表也卖掉了。他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我以后不需要知道钟点了。” 卢梭论文获奖狄德罗也很高兴。他让人将它印成书,还来信祝贺,说这样的成功还没有过先例。卢梭也因此增强了信心。但就在同时,对卢梭的各种毁谤接踵而来。他的立论新奇,一些文人批评他思想出了偏差。他的一些朋友看他标新立异,独自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对象,便起了嫉妒之心,因而想方设法极力加以贬低,一下子成了他的对头。卢梭想,在自己默默无闻的时候,倒有许多人帮他,他自己也因感戴而谦和,彼此容易产生友谊,没有什么仇人;一旦成名,就失去了许多朋友,这使卢梭有些感伤。 然而,卢梭已认定了自己的路,他决心勇敢地做那些他认为善的一切,而不必顾忌别人的毁誉。对那些毫无道理的攻击,他也毫不客气地给予回击。第一个败在他笔下的是戈蒂埃先生,第二个被驳斥的是波兰国王斯塔尼斯拉夫·列辛斯基。许多人都为卢梭与国王对阵捏了把汗,可他却毫不畏惧。在这些论战中,卢梭的名望进一步提高了,许多人慕名来访,想结识这位名人。平时很少有人光顾的小屋,现在经常满座,女士们甚至耍出种种手腕使他成为座上客。卢梭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消磨在这些无聊的应酬上,但拒绝吧,怕得罪人,敷衍吧,又失去了自由,他感到左右为难。层出不穷的纠缠,天天找上头来的麻烦,终于使卢梭受不住了。为了排遣烦恼,一有可能,他就一个人出去散步,漫步在僻静的地方构思自己想要建立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他随身带着笔和本,随时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下来。不过一回到家里,又不得安宁了。 卢梭为了避开都市的喧嚣,接受了他的朋友、也是亲戚缪沙尔的建议,搬到了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叫做帕西的乡村,住在缪沙尔先生的家里。那里的泉水对卢梭的身体很有益,而且有一处风光明媚的幽居,十分惬意。 缪沙尔先生会拉大提琴,酷爱意大利音乐。有一天晚上,他们谈起了意大利音乐,特别是谈到他们俩人都在意大利看过并且十分喜爱的喜歌剧,都兴奋不已。夜里,他不能入睡,一心想让法国人也能了解那些喜歌剧。第二天早晨,他一边散步,一边服用矿泉水,随后匆匆写下几段歌词,配上曲子。吃早茶时,卢梭情不自禁地把这些歌曲拿给缪沙尔和他的女管家迪韦尔努瓦小姐看。没想到他们俩人一致喝彩,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下子卢梭更有了兴致,连续6天就写完了全剧,再用3个星期修改誊清,再加一段幕间歌舞就能上演了。歌剧名为《乡村卜师》,它的体裁是全新的,演员和听众都有可能不习惯。卢梭很谨慎,在朋友的帮助下,进行匿名彩排,直到全场热烈欢呼,证明作品成功后人们才知道歌剧作者是卢梭。1752年3月l日正式公演。游乐总管大臣居利先生看过后要拿到宫廷去演,并要卢梭到场。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