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约瑟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三 | |
|
|
§十八、中国科技的“李约瑟难题” 80年代以来,科技史界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李约瑟难题”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争论热点。 李约瑟辛劳半生,著SCC二十几卷,其目的便是解开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之谜,所以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早在李约瑟抗战援华期间,在湄江谷地的浙江大学——抗战时第六次迁移所在地,李约瑟便与浙大的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又在成都召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专题讨论会。1986年5月第4届中国科技史国际讨论会在澳大利亚举行,会上举行了“李约瑟难题: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革命”的专题讨论会。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竺可桢、冯友兰、李达、费正清、王亚南、格雷厄姆、中山茂、薮内清等中外学者都各抒己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从中国的官僚政治制度上寻求依据,有的从中国的社会发展上来“望、闻、问、切”寻找症结。 多年来,科技史界拭目以待SCC第七卷的出版,这是全书的结论,也是对李约瑟难题的一个回答。然而,李约瑟博士已乘鹤而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半个世纪的辛勤劳作,他在天国是否会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虽然,第七卷还待后人去完成,但李约瑟对这个问题已有了结论。 早在1944年,李约瑟便撰文指出,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哲学上,中国哲学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建立一种适合科技发展的自然论。 二是中世纪以来,中国的发现纯粹以实用为目的,只能算作经验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 此外,他又从地理、气候、社会和经济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西方的差异,重点指出“亚细亚官僚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1969年,李约瑟出版了《大滴定:论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将它“献给——阐释者、核校者、求证者的鲁桂珍”。大滴定是生化学上的专用术语,比喻文明对东西方社会的巨大作用。同时出版的有《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四海之内出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一次表达了李约瑟天下大同的理想。这两本书都是解答“李约瑟难题的论文集”。 他的研究方法值得一提。他没有遵从西方科技史家的成见,从东西方学者个人智慧找差距。他认为,必须在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对比中才能得出结论。 他认为,现代科学只能在西方伽利略时代诞生,原因如下: 一、在地理上,欧洲是多岛地带,一直有独立城邦的传统,而此传统则是以海上贸易,以及统治小块土地的贵族武士为基础。 二、十字军运动的发生,使欧洲人得与东方的阿拉伯人接触、贸易,因而促成都市的兴起,产生了市民阶级,继而产生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三、都市的发达使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趋于解体,宗教改革则使教权及贵族的基础瓦解,而市民阶级所累积的财富与知识,更增进了它的地位和野心。 四、由于土耳其人与埃及回教徒阻碍了西方人的生意之路,使他们不得不寻求新的交通线。 同时,他提出了现代科学未能产生于中国的四个原因: 一、在地理上,中国是一块紧密相连的大陆,自公元前第3世纪以来就是统一的帝国,后来虽有内战、改朝换代及外敌入侵等激励变化。但其社会生活之基本方式一直保持相当的稳定,而表意文字系统则将整个民族凝结起来。此外,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矿物、植物、动物,人口又多,自给自足,几乎对外界无所需求,大体上只作偶然的探险,根本不关心远方地土,因此中国人较重视农业,轻视商业,而几乎没有向海外拓展殖民地的观念。 二、就水文学而言,中国属于季风区,其降风情况当然极端富于季节性,且年年发生变化,因此对于灌溉、防洪、贮水的工程建设有特别的需要。为了将大量人力集中于水利工程建设,就产生了官僚制度,打破了封建诸侯的领土,而将统治权移向中央政府。 三、这种中央集权式的官僚政治,一方面阻止了封建制度之死灰复燃,一方面则将重要的工业、工程与商业国有化,同时对商人采取压抑的措施。另外,2000多年来的取士制度,把全国的精英都网罗到“国家”这方面来服务。大家认为士绅阶级前途光明,若想出人头地,非得做官不可。这种情形一普遍,资本主义就难以发展了。 四、在官僚社会中,商人可以发财致富,但绝对没有安全保障。他们得遵守禁奢令,不正当的课税与政府的干涉可以剥夺他们的财富。此外,他们从来没有自己的精神目标。因此,中国的商人不能拥有像文艺复兴时欧洲商人所拥有的权势和影响力,这就使中国无法发展充分的资本主义,从而抑制了现代科学的生长。 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李约瑟一再强调,对于研究“难题”的答案,“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注意到孕育出商业的及工业的资本主义制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欧洲贵族军事封建制度,与中古亚洲所特有的其他形式的封建制度(如果确实名副其实的话)之间的某些根本差异。从科学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必须找到某种与欧洲充分不同的东西,从而有助于解决我们的难题”。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