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约瑟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七 | |
|
|
§二十、科学家的婚姻 有一句老话: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李约瑟身边有两个默默奉献的伟大的女人,他的成功自然不足为奇。 1924年,李约瑟与同学多萝西莫伊尔(汉名李大斐)结婚。李大斐是诺贝尔奖得主霍普金斯的高足,研究生物蛋白质的权威。1948年被选为皇家学会院士。李大斐虽然自己也是生化界权威,但她首先是李约瑟的温柔贤良的妻子。所以,即使在剑桥,她只能担任“助手”工作(剑桥规定,夫妇不可以同时在大学任职),她也没有接受别的学校聘她为讲座教授的邀请。两位大学者志同道合恩爱无比。 同去旅游,工作与娱乐水乳交融,在学术上相互切磋,合作发表了许多论文。当李约瑟由生物化学转向中国科技史时,她毫无怨言,并且给予鼓励与支持。在SCC第1卷与第2卷序言中李约瑟多次提到:“除了王铃先生和剑桥大学出版社非常友好而极为认真的同事们以外,在至今还活着的人的当中,也许只有一个人曾经在本书出版之前逐字逐句地阅读过本书各卷,这就是我的妻子多萝西·尼达姆博士。因此我应该向她表示由衷的谢意。她为本书改正的地方不胜枚举,至于在写作本书的漫长岁月中她所给予的鼓励,决不是普通的言辞所能恰当表达出来的。”李约瑟抗战援华期间,李大斐作为扩充人员时第一个应聘者来到他的身边,一同多次作长途旅行。他们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让世人羡慕,而李大斐一贯是李约瑟“积极的、坚定的、不声不响的支持者和忠实的伴侣”。 1937年,一位中国姑娘来到剑桥,跟随李大斐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她便是鲁桂珍。共同的研究使他们三人感情很深。经常是李大斐与鲁桂珍下午走出生化实验室,到李约瑟房间一同吃茶点。李约瑟总是从写字台旁一跃而起,拨一拨炉子里的煤块或木柴。 一边给大家煮菜,一边哼着或唱着民歌。然后他总把当天在打字机上打好的稿子给她们看。 也正是由于与鲁桂珍的一次争执,使李约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开始学习汉语,皈依中国古文化,竟一发不可收拾,用后半生写出SCC这样的巨著。 对此,李约瑟几乎每有演讲便提到:鲁桂珍是SCC的荷尔蒙和激励者,SCC第1卷便是送给鲁桂珍的父亲“南京药商鲁仕国”。 在鲁桂珍博士毕业离开剑桥之前,他们就在各自未选择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订下了有关科学技术史的粗略计划。 李约瑟抗战援华期间,鲁桂珍从美国赶往重庆,与他一起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一同长途旅行。李约瑟乐观随和,鲁桂珍开朗爱开玩笑,两人建立了纯洁的友情。 李约瑟到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鲁桂珍也应邀赴巴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工作。到了1957年,李约瑟的第1任合作者王铃离开剑桥后,鲁桂珍又辞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回剑桥接替王铃的工作,以后一直陪伴在李约瑟身边。回剑桥后,因鲁桂珍是学生物化学的,对古文的造诣并非很专长,但是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先花了3年重学古文,从《四书》、《五经》学起,先让自己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才开始钻研,结果一钻就是几十年。在SCC的撰写过程中,她是SCC第4卷土木工程和航海技术分册及第5卷化学与炼丹术有关分册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撰写有关医学、植物学等分册,她还写过一些关于李时珍、针灸和李约瑟等文章,为李约瑟大半生以来的论著编制了长篇索引,并且与李约瑟合作发表了许多论文。 1957年鲁桂珍到剑桥定居,便一直和李约瑟夫妇住在一起。来到剑桥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学者都把他们3人视为一个整体,成为科学界的佳话。 1987年12月22日,久病20年后,李大斐离开人间,享年91岁。李约瑟痛失爱侣,鲁桂珍失去了老师、姐妹,而整个英伦三岛为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惋惜。 尽管老年遭此重击,李约瑟仍振作精神,努力工作,因为未竟的SCC等着他,鲁桂珍及其他合作伙伴需要他。在这期间,他与鲁桂珍感情更深。因为李约瑟无儿女,李大斐去世,鲁桂珍成了他的唯一知己。 多年来,鲁桂珍除了在精神上鼓励他,在事业上协助他,而且,她很早就开始作房地产、股票交易及金融投资,用来支持李约瑟的研究事业。鲁桂珍已经成为他精神和物质支柱,她辗转从纽约到重庆、从南京到巴黎、从巴黎到剑桥,几十年来一直伴随他,默默地奉献。使李约瑟能够全力以赴,献身于未竟的SCC事业。 1989年秋天,李约瑟终于向鲁桂珍求婚。纯洁的友情一下子升华为真挚的爱情,9月15日,俩人在基兹学院的小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由李约瑟的导师、基兹学院院长约翰·斯特德博士主持婚礼。 李约瑟动情地对来宾说:“两个80开外的人站在一起,或许看上去有些滑稽,但我的座右铭是,‘就是迟了也比不做强!’” 李约瑟后来说道:“再没有比娶中国人为妻,更能说明我对中国文化的爱恋了。”从此,两位老人将牵手走完今生,事业上相随,生活中相伴,真可谓亲密的伴侣。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