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麦克阿瑟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五


  1943年1月3日,日军终于溃退了,美军以高昂的代价,赢得了这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1月8日,麦克阿瑟在返回布里斯班后发表了一份公报:“巴布亚战役已经到了结束阶段,堀井少将指挥的在巴布亚的日军可以说已被歼灭。”其实那对萨纳南达的重要防御工事还没有攻下来,有7000多名日军在那里顽抗,澳军的进攻在那里严重受阻。

  1月11日,艾克尔伯格开始负责指挥在巴布亚的全部盟军,并立即派出澳美联军对萨纳南达发起进攻。进攻遭到顽强的抵抗,盟军伤亡惨重。所幸的是,激烈的战斗刚开始一天,位于拉包尔的日军总部就命令日军从海上撤退。在其后的一个星期中,当撤退还在进行时,战斗仍在十分激烈地进行。到了1月22日,澳美联军发起钳形攻势包围了萨纳南达,全歼了未能撤离的日军。

  从1942年7月22日至1943年1月22日,巴布亚战役整整进行了半年。美军投入的兵力为3万人,其中阵亡3000人,5400人负伤,毙敌7000人。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盟军损失最大的战役之一,比同期进行的瓜岛战役伤亡人数将近多一倍。在1月28日发表的一份让人难以理解的虚假战报中,宣布战斗结束了,麦克阿瑟夸耀盟军总的损失很小。

  当时日军之所以能抢先在布纳登陆,是因为总司令部不相信“卡斯特”密码破译人员的情报。如果他们当时根据得到的情报采取了措施,盟军的伤亡当可大大减少!对总司令部说来,幸亏这次大错在“超级秘密”的幌子下掩饰过去了,麦克阿瑟才能洋洋得意地夸耀,他在澳大利亚的国界以外为保卫澳大利亚而战。

  2.重创日军的“俾斯麦大海战”

  1943年上半年,布纳和瓜达尔卡纳尔两战区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处于休战状态。参加过那里苦战的疲惫不堪的盟军士兵,被调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休整,用新来的部队换防。

  麦克阿瑟在离开两个月之后回到布里斯班。由于巴布亚战役取得了胜利,他一扫开战以来的抑郁心情,精神为之一振。63岁的麦克阿瑟“像刚度假回来似的,他目光闪亮,步履轻快,有时还同记者说说笑话”。

  总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中心区一幢九层的大楼里。麦克阿瑟一家住在伦农饭店里。琼对做饭这一套虽然并不高明。但因将军不喜欢吃餐厅准备的饭菜,她还是决定由自己亲自做饭。

  麦克阿瑟在下属面前,表现冷淡孤傲。他很少与士兵们交谈,他认为那是下级军官的事。在下属的心目中,他是个严肃而令人敬畏的人。几乎没有人敢到家里去打扰他,只有热情豪放的乔治·肯尼是个例外。他住在麦克阿瑟的楼下,他一想出什么“妙主意”,就上楼去敲门,诡称他要喝一杯咖啡。然后就谈他的“妙主意”,有时一直谈到凌晨两点,

  “琼坐在那听着听着,常常昏昏沉沉地睡去”。

  1943年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联合参谋部在卡萨布兰卡开会研究全球战略问题。金海军上将坚持认为,应不断对日本人施加压力,并敦促将对日作战的盟军部队增加一倍。丘吉尔和他的顾问们,勉强同意了这一主张。于是,金宣布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可在1943年5月夺取拉包尔。他还建议,攻陷拉包尔之后,尼米兹就应当向中太平洋推进,目标是及早夺取吉尔伯特群岛。

  3月,麦克阿瑟派肯尼和萨瑟兰去华盛顿,参加参谋长联席会议主持召开的会议,研究确定1943年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计划。萨瑟兰提出了“埃尔克顿”计划。这个计划在实质上同参谋长联席会议1942年7月2日的指令是一致的,只是麦克阿瑟增加了赌注。除手里的部队外,他还需要增加5个师,45个空军大队,以及许多海军舰只和登陆艇。萨瑟兰提出计划时的傲慢态度,使与会代表感到惊讶和反感。会议开了两个星期,最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给麦克阿瑟派去有限的支援部队:2个或3个师,并增加一些飞机和舰艇。

  太平洋战争的新作战计划于3月28日发布。主攻目标仍然是拉包尔。在西战区,要求夺取莱城、萨拉茅阿和在新几内亚境内的其他地区。在东战区,要求夺取上所罗门群岛中的新佐治亚和布干维尔。具体的作战时间安排和协同问题由麦克阿瑟和哈尔西自己去决定。虽然在哈尔西战区内的海军归尼米兹调遣,还是任命了麦克阿瑟担任这次战役的总指挥。

  4月15日,哈尔西飞往布里斯班,同麦克阿瑟进行第一次会晤。这次会见很快使他们俩结成了莫逆之交。哈尔西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向他汇报5分钟之后,我就感到好像我们早已结成终生的挚友。我很少见到像他这样,在这么短时间里就给我留下这么强烈印象,这么讨人喜欢的人。那时,他已经63岁了,可是看上去不过50岁出头。他的头发乌黑发亮,眼睛清澈明亮,仪态端庄稳重。即使他身着便服,也能立即认出他是军人……我们有过争论,但总是愉快地结束。他虽然是我的上司,但从不把他的意志强加给我。在少数情况下,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就对他说我不同意,于是我们认真进行讨论,直到一方改变主意为止。我们讨论问题时的情景,在我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他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在他那空荡荡的写字台和乔治·华盛顿的肖像之间的地板上,留下明显的磨痕;他手里拿着玉米棒芯做的烟斗(我很少见到他抽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