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麦克阿瑟 >  上一页    下一页
六四


  为研究东、西两线军队后撤问题,在五角大楼举行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乔治·马歇尔、霍伊特·范登堡、马修·李奇微等高级将领都参加了会议。参谋长们再一次向麦克阿瑟屈服了,后来他们给麦克阿瑟回电说:“我们认为当前主要考虑的是保存你的实力,赞成在防御阵地加强部队。”那天散会后,李奇微问霍伊特·范登堡,为什么参谋长们不向麦克阿瑟下命令?告诉他该干些什么。范登堡回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呢?他是不会服从命令的,我们有什么办法?”李奇微大声说道:“你们可以撤掉任何不服从命令的指挥官,不是这样吗?”李奇微回忆当时范登堡的反应时说:“范登堡脸上的表情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他大张着嘴,以一种既困惑不解又惊奇的表情看着我。”

  这时,“联合国军”仍在向南溃退,损失惨重,志愿军大举追击,游击队也不断出击。美军第2师和土耳其旅被歼,美军第1骑兵师和第25师受到重创。中朝军队于12月2日攻到肃川、顺川和成川一线,平壤已近在咫尺,东线美韩军队正在拼死突围。

  一般人在打了败仗的时候,都会明智地保持沉默,可这时从东京“一号大楼”却不断发出来玩弄词藻的公报和火气很大的答记者问。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麦克阿瑟没有冒失地闯进中国军队的伏击圈,他们那一套他早就知道,他只是派出一支“武装侦察部队”,他的部队机智地“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另一个话题是,“联合国军”此时之所以被压缩在一块狭小的地区,是因为华盛顿当局强加给他的“特殊禁令”。在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记者谈话时,麦克阿瑟公开指责对“穷追”和轰炸中国东北的禁令,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在军事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麦克阿瑟说的这些话,显然是冲着杜鲁门政府的,杜鲁门再次被激怒了。杜鲁门仍然表现出很强的克制力。后来他写道:“我在当时完全可以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我之所以没有那样做,是因为我不愿让人们误以为他是因进攻失利而被撤职的。我从来不愿意在别人倒霉时落井下石……”

  12月6日,总统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高级将领,在公开发表任何有关对外政策的讲话时,事先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这命令无疑对麦克阿瑟是个警告。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麦克阿瑟好像故意挑战似的,立即傲慢地给参谋长联席会议送去一份谴责华盛顿的公报,要求批准发表。公报主要内容是,他的部队已成功地完成了战术撤退,并正在等待“由于共产党中国参战而需要重新作出的政治决策”,并说“广泛流传的,部队被击退或遭到惨败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还把战争失利的责任归咎于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失误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他越界飞行的限制。这时华盛顿方面对他已开始失去耐心,表示不同意发表这份公报,并告诉他,以后公开发表言论时,只能谈已完成的军事行动。

  12月4日,麦克阿瑟下令放弃平壤,部队向三八线退却。麦克阿瑟的大溃退在国际、国内引起一片哗然。英国等西欧盟国指责美国刺激了中国出兵,它们认为现在约束美国比约束中国更为重要,而这一看法又得到了以印度为首的“亚非集团”的强烈支持。仁川登陆后,曾经把麦克阿瑟捧为军事天才的美国国内舆论,现在却批评他军事上无能。《时代》周刊说,“这是美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纽约先驱论坛报》说,这次溃退是一次“严重的军事错误”,它表明麦克阿瑟“已不再是军事领域里的最高权威了”。关于麦克阿瑟的问题,李奇微后来写道:

  “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的部队之所以不顾后果地在朝鲜全境分散部署,就是因为麦克阿瑟拒不承认中国人大规模介入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是被荣誉迷住了心窍,他怎么会面对详细的情报和战场上的实情还坚持自己错误的看法呢?”

  12月23日,沃克将军在车祸中丧生。根据麦克阿瑟的推荐,华盛顿任命马修·李奇微中将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圣诞节后,李奇微飞到东京拜会了麦克阿瑟。在麦克阿瑟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李奇微是该校的一名年轻的体育教官,他们早就认识。他写道:“从那时起我就敬佩他的领导才能。他思维敏捷,能巧妙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并进行通俗易懂的说明,即使反应迟钝的人也能得到要领。尽管他也有一些弱点,但他仍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军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一位有魄力的领袖……我为能有机会同这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再次共事而感到高兴。”

  这次会谈的内容是广泛的。麦克阿瑟向李奇微抱怨部队的补给工作组织得不好,空军没有发挥应有的支援作用,特别是他在战场上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华盛顿方面只想通过外交途径找出路。他认为,“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加强我们的外交工作”,他希望“使敌人遭到严重的失败,保住南朝鲜”。他要求李奇微守住汉城。他还特别提醒李奇微,不要小瞧了中国人,“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他们总是插入我们的纵深部位然后发起攻击,他们步兵手中的武器比我们运用得更要充分一些”。最后,李奇微问道:“如果我觉得战局对我有利,您不会反对我发起进攻吧?”麦克阿瑟似乎对发起攻势失去了信心,他说:“第8集团军归你指挥,马修,你认为怎样好就怎样干吧!”

  当天下午,李奇微就飞到朝鲜就职去了。在汉城,他向李承晚保证:

  “总统先生,很高兴能到朝鲜这个地方来,我是要长期留在这里的。”在其后的几天里,李奇微视察了部队,他感到:“这是一支惊慌失措的部队,对自己、对上司都失去了信心,不清楚自己来干什么,老是盼着能早日回家。”

  这时,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对朝鲜战争的前途开始担心起来,特别是得到情报说,中朝军队正在三八线附近集结,随时可能南下,他们就更加坐立不安了。如果第8集团军被歼灭,那不但朝鲜保不住,连日本都没有力量保卫了。特别是,他们认为美国的重点在欧洲,担心在亚洲陷入一场不能自拔的持久战。

  基于上述考虑,美国制定的政策是:把战争局限在朝鲜。不再派任何增援部队。稳住三八线附近的战线。顽强防守,尽可能多地杀伤敌人,直至使其筋疲力尽,放弃战斗为止。如果能达到目的,就寻求达成停火协议,使朝鲜恢复到1950年6月前的状况。如果不能奏效,就撤出第8集团军去保卫日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