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普希金 >  上一页    下一页


  随着思想上的成熟,普希金不仅仅是关心俄国文学的进步,也更关心祖国的命运。时代和社会的风浪也时常在他的诗作中掀起层层波澜。这一时期,诗人写下了《乡村》、《自由颂》、《致恰阿达耶夫》等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这些诗篇有的寄予了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有的表达了改革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体制的愿望。诗人深信,俄罗斯终有一天要从睡梦中苏醒,自由幸福的星辰必定会升起并照亮自己的祖国。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像寒冬里的一团火温暖了苦难中的民众,又像嘹亮的冲锋号鼓舞着为自由而战的仁人志士,政府的书籍检查官们害怕诗人的自由声音皇政府还决定把诗人发配到遥远荒凉的西伯利亚去。只是由于文坛巨匠茹科夫斯基和卡拉姆津以及诗人母校的说情,普希金才得以免除劳役之苦,但却被流放到远离彼得堡的南俄地区。

  在流放途中,普希金梁上了疟疾。幸好得到友人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的热情相助,他才从病魔手中解脱出来。将军父子还把诗人带到了高加索矿泉区疗养。

  山区的清新美丽,民风的淳朴可爱,加上友人的温情,使普希金从精神到身体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离开高加索后,诗人又跟随拉耶夫斯基一家来到了黑海之滨的尤尔卓夫。逗留海边的日子里,自由奔放的大海成了诗人的知音。白天他在兰色的波涛中畅游,夜晚坐在岸礁上听浪。普希金认识大海的同时,也第一次接触到被他称为“思想上另一位君王”拜伦的诗篇。英国大诗人拜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他的叛逆性格、自由的灵魂、狂放而忧郁的诗风在普希金的心中产生了共鸣。

  此后诗人创作的一组传奇长诗都深深地烙下拜伦的印记。由于诗人任职的地点已改为比萨拉比亚(今莫尔多瓦),诗人不得不匆匆赶往基什涅夫。供职于这个偏远省份时间虽然不长,但有一次独特的经历使普希金终身难忘。他在卡敏卡参加了革命党人的一次秘密会议。诗人的发言慷慨激昂,语惊四座,那些革命者过去只知道普希金富于文学才华,而今才了解他不仅有哲学家的思辨,而且还充满战斗者的热情。普希金也感觉与革命者在一起生命变得更加可贵,他仿佛看到理想的目标就在眼前。

  通过京城朋友的帮助,普希金又被允许前往文化发达的南方滨海城市敖德萨。浩瀚的大海、汹涌的浪涛、自由的海鸥,又一次把诗人引入了狂放不羁的境地。这个时期,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潮正此起彼伏,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蓬勃勃,普希金立刻联想到了俄罗斯的现状,他发出渴望斗争的呼唤:为什么在俄国的土地上还没有炽烈的的交锋?当时,拜伦参加了希腊人民的起义,这位英国诗人传奇般的经历给普希金以极大的震动。他也曾计划逃到土耳其去,以便摆脱这压抑的流放生活。由于种种局限使普希金难酬壮志。身不由已的诗人只能寄情于诗神缪斯,他发愤地进行写作。

  南俄流放时期,普希金以当地的生活为素材,写下了传奇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强盗兄弟》草拟了《茨冈人,并开始创作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如《匕首》《拿破仑》、《陆地和海洋》、《翻腾的浪花》、《征兆》《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种者》等它们是诗人飘泊异乡的心灵日记。普希金在南方的桀骜不驯的表现再度引起了沙皇的不安。于是,诗人又被押解到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他父母的领地。

  1824年的仲夏,普希金来到了新的流放地。

  这是一处僻静的小村落,它掩映在桦树和枞树林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平静的湖面上游动着一群群白鹅,沙皇之所以把诗人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上,是企图让他的父母来“感化”他普希金终于同家人久别重逢。

  但老人们对儿子埋怨多关切少。能给普希金莫大安慰的仍然是那位慈祥的奶妈阿丽娜·罗季昂洛夫娜。每到傍晚,诗人就坐在书房里听奶妈讲述故事和传说。

  普希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仍旧听得那么津津有味。

  有时,普希金一边听,一边把故事记录下来,经过诗人的整理加工,一个故事就变成了一首诗或一篇童话,普希金的心中,奶妈的故事和民歌永远是那么迷人,那么美丽。她是诗人最忠实的朋友。她不光是讲故事的人,而且还常常是普希金新诗的第一个听众,有时奶妈还给诗人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难怪诗人在后来一首诗里称奶妈是他亲人。漫长寂寞的幽居生活和宁静的环境使普希金有时间来充实自己,他又一次钻进了图书丛中。诗人在《拜伦谈话录》中与“思想君王”

  促膝谈心;在《圣经》中他发现了上帝的秘密;的历史剧让他找到了历史感;塞万提斯的幽默使他忍俊不禁;彼得拉克的情思拨动了他心上的琴弦;歌德、席勒格林也“前来”同他做朋友。西欧文学丰富的营养滋润着普希金的创作,著名的抒情诗《致大海》、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叙事诗《鲁林伯爵》、诗体小学《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三章以及抒情小诗《酒神颂歌》、《冬天的黄昏》、《先知》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