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普希金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七 | |
|
|
身处逆境的人常常对有同样遭遇的人抱有深切的同情。普希金是沙皇政府放逐的“囚徒”,因此,他对那些失去自由的下层人民十分怜悯,理解他们渴望摆脱专制桎梏的信念及决心。1821年诗人创作了传奇长诗《强盗兄弟》,揭露了迫使农村贫家子弟铤而走险的黑暗的旧制度。故事叙述了顿河岸边一对农家兄弟的遭际: 我们原来是两个:弟弟和我。 我们在一起长大; 小时候我们靠人家养活,两个娃娃 生活里连一点乐趣都没有: 我们尝到了贫穷的滋味, 受人的冷眼真不是味道, 而很早很早,心头的妒嫉, 就折磨我们难忍难熬。 是谁让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谁让饥民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是沙皇沉重的徭役,是财主疯狂的掠夺。孤苦伶丁的两兄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日夜相伴的只有饥寒与愁苦。求生的欲望在青年人的心中燃烧,而愚昧的灵魂又使他们掉进深渊: 于是我们俩就彼此商量好, 去试试看,碰碰别的运道: 我们给自己找到的伙伴, 是漆黑的夜和锋利的钢刀, 我们与胆怯和忧伤一刀两断, 而良心呢,也从此滚它的蛋。 抢劫生涯只给两兄弟带来了短暂的享乐。不久,他们便丧失了“自由”,被关进了牢房。弟弟身染重病,面容憔悴,高烧不仅烧热了他的血液,也炽烤着他的灵魂。他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被劫老人的惨象,因此深感内疚。即使在昏迷中也想规劝兄长不要丧尽天良。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弟兄俩的内心也时刻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我们更深深地怀念着过去; 心灵渴望着森林,渴望着自由, 渴望着呼吸呼吸田野的空气。 后来,兄弟俩终于得到一次逃走的机会。他们跳进奔腾的顿河,奋力游到对岸,摆脱了沙皇的追兵,走进了森林。弟弟因伤病交加而死亡。他的哥哥虽然继续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但他始终忘不了弟弟的劝诫。 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是一个令人痛苦的悲剧。 若不是统治阶级的巧取豪夺,身强力壮的兄弟俩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凭诚实的劳动养活自由。然而,黑暗的现实迫使他们身不由已地落草为寇。这是专制农奴制的罪过。19世纪的俄国革命者曾把沙俄帝国比作劳苦大众的地狱。普希金通过这一对弟兄的经历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俄制度的黑暗与残酷。作品在反映农民悲惨境遇方面比从前的《乡村》更深刻、更具体。据文学史家考析,这篇长诗本是描写俄国17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斯捷潘·拉辛的史诗的序诗。它表现了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人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兄弟俩虽然被迫为盗,但并不甘心堕落。普希金对弟弟形象的塑造尤为出色。强盗的弟弟良心未泯,他不仅自责,而在病危中一再规劝哥哥改邪归正。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农民本质的正确认识。它与沙皇政府的态度有着天渊之别。诗人虽然没有完成以农民起义为内容的史诗,但后来,他以小说的形式正面描绘普加乔夫农民大起义,把农民领袖作为英雄来歌颂。普希金的正确的社会观和历史观在写作《强盗兄弟》时已开始形成。同时也应当指出,诗人虽然同情主人公的遭遇,但也豪不留地批判他们的愚昧和错误的选择,在批判中颂扬正义,这正是作品积极的道德力量所在。 《强盗兄弟》的艺术技巧也别具一格。普希金很善于用一些典型的事物营造肃杀、恐怖的意境。诗一开头映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漆黑的夜色、怪叫的鸦群,腐烂的尸体、面目狰狞的各类强盗,传奇色彩十分浓厚。这首诗情节虽然简单,但是,读起来却毫无枯燥之感。除了题材本身吸引人之外,主人公的经历也具有一定悬念性:失去双亲的两个孤儿如何被逼上梁山? 如何被捕下狱?又如何伺机出逃?虽没有惊险的场在,但人物的命运却牵挂读者的心。 这首长诗还体现了诗人在艺术思想上的明显进步,即艺术的人民性。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大量运用生活口语,在风格上接近民间文学。普希金认为:粗犷和简练最适合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强盗兄弟》反压迫的倾向对“十二月党人”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