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丘吉尔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一


  7.辞去大臣爬战壕

  当西线战局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丘吉尔寻求在东线突破,他向战事委员会(即战时的国防委员会)提出进攻土耳其(加入德奥一方参战)加利波利半岛,夺取君士坦丁堡①的主张。1915年新年刚过,俄国陆军总司令向英国发来吁请救援电报,希望英军对土耳其采取牵制性行动,以减轻土军对俄国高加索地区的压力。丘吉尔在战事委员会旧事重提,反复阐述最好的防御手段是进攻的思想,认为进攻不仅可以援俄,还能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陆军大臣基奇纳和海军第一部务委员费希尔都同意开辟新的战线,进攻加利波利半岛。战事委员会通过了发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计划,由海陆军协同完成。但是会后费希尔认为英国海军主要目标是北海,不应向地中海分散更多兵力,而基奇纳对陆军前去远征也不很积极,再加上丘吉尔刚愎自用,难以合作,便埋下了日后协同不力,行动迟缓的种子。

  ①君士坦丁堡现称伊斯坦布尔。

  2月19日英法舰队向海峡周围工事展开猛烈袭击,海峡入口处炮台大多被摧毁。丘吉尔喜气洋洋,尽管正患流行性感冒,还是骑着马检阅了正待登船出发的海军陆战师。

  但是,英国东地中海舰队司令卡尔顿海军中将,先是埋怨舰艇不够,未能坚持轰击土军防御工事,接着又于3月15日因病辞职。副手德罗贝克接任指挥,3月18日再次猛烈轰击土耳其要塞,压得对方几乎无法还击。但军舰向前行驶时突然触雷,三艘大舰沉没,四艘失去了战斗力,几分钟内军力损失过半。德罗贝克大为惊恐,认为必须待扫净水雷,补充军舰,调来陆军之后,才能继续作战。

  一个多月后,陆军前夹参战,英国再次进攻达达尼尔海峡。此时土耳其已加强了半岛的防御,并且改由经验丰富的德国将军指挥作战。英军登陆时遇到猛烈的炮火,数以万计的官兵倒毙于滩头阵地,岛上制高点仍然全部控制在土军手中。1915年11月,英军全部撤出加利波利半岛,此次战役以英军战死、病死、受伤、被俘4.33万人而告终。

  众多英军丧生异域,英国公众大哗,《晨邮报》接连发表一组文章,愤怒谴责丘吉尔。

  保守党领袖博纳·劳发表声明:如果丘吉尔不辞职,保守党拒绝参加正在筹组中的联合政府,拒绝支持阿斯奎斯领导的战时内阁。

  丘吉尔倚重的费希尔海军上将向他提出了辞呈。丘吉尔也不得不在阿斯奎斯改组内阁时辞去海军大臣,只在内阁中挂了个不管部大臣之名,暂时在战事委员会中保留席位。不管部大臣是个报酬不菲而又不须做事的清闲职务。这种职位通常是为新阁员或年老体弱、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准备的。丘吉尔调任此职,几乎等于被撤消原职。按照劳合·乔治说法,“由于建立联合政府,丘吉尔好像从一个大副被贬到甲板上,只干点杂活儿。”

  他对杂活儿也干得挺起劲,常常去战事委员会听最新战况消息,向首相和大臣发出没完没了的备忘录,要求重新发起对土耳其人的攻击。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他不能控制权力杠杆,正像后来他在一次宴会上对一位女士说的,他就像“从头到脚都被绑住,去等待一位妙龄女郎的到来。”半年后战事委员会改组,丘吉尔被除名,连杂活儿也干不成了。

  丘吉尔十分沮丧,当时曾对报业大亨李德尔勋爵说:“从各方面来说我都是一个不能再有发展的人了,但我感兴趣的是战争,是打败德国人。我有过很高的地位……有过杰出人物才能担任的高薪职位,这一切都变成了泡影,可我正是为了这一切才活着的啊!”

  丘吉尔妻子向首相女儿写信说,调离海军部对他造成可怕的伤害和肢解,“就好像贝多芬变聋了一样”。

  丘吉尔自已在《随想与奇遇》一书中描写他下台时感到的震动,“就像海兽从深海被捕捞后带出海面,或像潜水员突然浮出水面,我的血管由于压力突降而有暴烈的危险”。

  丘吉尔对舆论把战事失利的责任全推给他一人感到忿忿不平,他在悻悻然离开内阁后发表了一个自辩声明:“我在海军部任职期间,没有一项重大的政策性行动、舰队的重新分派计划、船只的调动和作战计划,不是征得了海军第一部务委员同意的,而且记录在案。”他要求公布档案。

  直到1917年1月,劳合·乔治任首相不久,调查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情况的委员会,才在广泛听取证词后提出报告。报告结论认为,首相、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对战役失败负主要责任;阿斯奎斯在近两个月内(3.19~5.14)未召集战事委员会会议部署和贯彻确保军事行动获胜的措施;基奇纳在调遣陆军参战过程中迟缓拖沓,这是丘吉尔曾经提出过抗议的;丘吉尔有些专权,与海军顾问们协商不够,也没有把顾问们的不同意见提到战事委员会来让大家讨论。

  尽管仍有人说,如果不是丘吉尔千方百计地说服政府和陆海军各领导人,这一战役本来是打不起来的,但调查结论基本上是公正的,丘吉尔心头的压抑愤懑总算扫除。

  以上是后话。且说1915年初冬,丘吉尔无法在政府中谋得一个参与指挥战争的职位,便毅然辞去不管部大臣这一有名有利却无实权的高职,并且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以少校军衔奔赴驻法英军作战部队,上前线打仗去。

  是效忠英王为国尽力,还是铺砌日后升迁之阶?是将功补过,还是因不服而赌气?无论怎么说,当了10年的副大臣和大臣,而新入阁者的年龄仍然至少比他大10岁,丘吉尔下台后自告奋勇去前线当一个普通军官,总令人感到悲壮和倔强。何况,这是他请求授予少将军衔指挥一个军,请求当英属东非总督和军事长官,都被冷冰冰地拒绝之后。

  11月18日,在一片萧瑟的气氛中,丘吉尔来到伦敦码头,登船前往法国。他不愿苟且偷安地坐享优厚待遇,他找到一种特殊的发泄心头郁积方式,他由政坛又转回军界从头干起。他的朋友比弗布鲁克回忆当时情景写道:

  全家人包括女仆都去欢送这位战士——国务活动家,他拄着军刀站在一旁。他忠实的秘书埃迪·马什站在台阶上哭了……伦道夫夫人站在更高处,想到自己杰出的儿子要到战壕里去而完全绝望。惟独丘吉尔夫人表现沉着冷静,精神饱满并且怀有远大抱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