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释迦牟尼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六 | |
|
|
频婆娑罗王不寒而栗,禁不住哀呼一声,好像突遭五雷轰顶,陷进了阿鼻地狱,清癯苍白的脸上现出惊慌之色,跪倒在释迦牟尼面前,双手揪住袈裟襟不放,哭天号地,哀求立即皈依正信的佛门,以求得现前的身心安宁,未来的生死解脱。释迦牟尼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搀扶着频婆娑罗王站起来,慷慨陈辞: “陛下心性不生,心处寂境,初悟万法的本质即假而空,因而渴乞生命从此新生。我不仅敬佩你的英明睿智,而且尊重你的意愿。烦恼无边誓愿断吧!从今天起,我祝贺陛下,你确认了生命真实和永恒的属性,觉悟了人生执妄的沉迷,找到了心灵的栖泊归依之处。” 释迦牟尼是古今以来对因果定律的第一个信仰家和弘扬者。信徒们也无不对此酷信并身体力行,忠诚不渝。 在佛祖看来,因果定律是贯通三世的。他一再告诫弟子们:人,除了拥有当今的现世,还拥有过去的无量数世,以及未来的无量数世。现前的一生,如果与过去及未来的生命之流贯穿起来,其短促渺小恐怕还不及石火的光影。因而他狂热地宣扬,善恶因果势必贯通三世受报。今生的行善与作恶,未必即生应报;今生的苦乐甜酸,未必是即生的因果;今生的境遇,乃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行所为,尚待后世感报。所谓“要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问来世界,今生作者是”。 佛祖当年不遗余力宣讲的因果论,并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须知,那宿命论乃是教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因果定律则是启迪人们凭后天的努力行善,来改善先天的业因,希求来世的福业,做自己三世命运的主宰者。 此道,听来简单,说来并不简单。 众所周知,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神的主宰,然而佛教却坚信众生是世界的创造者,众生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所谓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回顾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周游印度列国所辛苦宣扬的信仰,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像科学而又非科学……就是这么个非同凡响的宗教。 好心好报,恶心恶果。无疑是在谆谆规劝世人积德行善,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人人如此,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免了损人利己,免了口是心非,免了尔虞我诈,免了你争他夺。不仅今生安宁,来世果报也能如意。世界永久安详,永久和平。 后来,释迦牟尼离开了众弟子,独自一人来到鹿野苑的一棵菩提树下。这个地方,位于古印度的波罗奈斯国的西北部,这儿是个风光绝佳的世外桃源,人间幻境,四下里一片万木竞秀的树林,里面间杂着轻盈细巧的翠竹。清澈的小溪,从林间潺潺流过,迂回在长藤密林之间,泠泠作响,清冷悦耳。置身于其间,飘飘欲仙,无所寄托。确实是一个可以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仙境。 释迦牟尼静静地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心中默发大誓愿:“不悟到无上正觉,不离此座,宁可就地而死! 其实,这位即获正觉的太子在沉思中与天地同气,与日月共息。他看到了自己久远的过去,也悟明了自己久远的未来。一切生死往来的历史轨迹,一切轮回的因缘牵连,森罗万象……他全都了如指掌。 他微垂眼帘,看见了宇宙星辰的运转,万代人世的轮回,生生死死,升升灭灭。 他与时空同行,他与时空同在,他无忧无虑,将自己化入宇宙,将宇宙融于自己。 他觉所觉空,空我空物,空觉极圆……经过了七天七夜,渐渐领悟出,众生要想解脱这世间生老病死的苦难,唯有修学八正道和四圣谛,才能真正圆融证法,转迷成悟。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即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到第七天夜里,当他一闪念之间,只见天空中现出一道闪电,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他只觉着山崩地裂,地火燃烧,转眼间,一片火海烧到菩提树下…… 他趺坐不动,正念观察,发心默念:“八正道,八正道。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唯我独尊!……” 默念刚毕,又是一阵雷鸣,天上浓云密布,雨花纷纷扬扬地从天而落,很快就浇灭了地火。霎时,空气澄清,夜空如洗,繁星灿烂,月光优美。他眼前又恢复一个凄清幽深的月夜。 有人听了,以为这是神话传说。 岂不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全方位的磁场,而宇宙天体是一个大磁场。人体生命运动的内在力量不断地与大自然协调,它们不断地在相吸相斥中求得平衡和统一。当年释迦牟尼跏趺禅定,欲求得无上正觉,他意定似钢,心静如水,于是,他本身就能放射出一股强烈的磁性,既能呼风唤雨,也能净化宇寰。或者说,这是人体的一种特异功能,它既能向宇宙中放射能量,同时也能从宇宙中汲取能量。 这还仅仅是微观,如果从宏观上分析,小者一个地区,大者一个国家,一个洲际,一个星球。如果居住在这里的众生人群,彼此和睦相处,精神文明,心地坦诚,互相爱护,相敬如宾。那么,这里的大气定能得到净化,没有心理和精神的环境污染,进而必然四季宜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要这里的人群人性颠倒,互相愚弄,损人利己,男盗女娼,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名利杀夺,怨声载道,那么头顶上的空气势必龌龊不堪,风不调,雨不顺,非旱即涝,天雨地火,叫苦连年……人祸与天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究竟其科学道理,应该属于空气化学、天体物理、气象天文的范畴。 如此说来,当年释迦牟尼在成道前后功德圆满的禅定,无量无边的吐纳本领,以及对大自然的影响,也就不是神话了。 那最后的一夜,黑暗即将过去,雨过天晴,星空灿若披锦,月光柔美皎亮。忽然,一颗最亮的明星从东方升起,横亘夜空,灿若明珠,在群星璀璨的银河中,独它最亮,独它最白,独它最晶。太子偶然一抬眼,发现了这颗熠熠的晨星,心中一颤,转念之间,见性成佛,立即顿悟!此刻,他的心灵跟那颗东升的彗星一样,光明清净,磊落异常,看穿自我,识透凡尘,成就了无上正觉,无上圆满。 第十三章 初转法轮 由太子而沙门,由沙门而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而佛陀。于是,新生的佛教在古印度诞生了! 这一天,当晓星隐没,朝云出岫时,释迦牟尼,此刻的佛陀,强烈地感受到,世间用胸怀能包容宇宙的、用慧心能了然生死真谛的,就是他了! 他坐在菩提树下,微睁双眸,圆融无碍地望着天地苍穹,反复回味自己所顿悟的人生真理,思索着人生的生死之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用雄浑清亮的声音发出正觉的宣言,那声音惊天地,动鬼神: “我,佛陀,从黑暗痴愚中求大道者,生大慈悲心,证得五眼六通,已经看到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绝无明。须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尽灭。诸垢既净,自身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普照,那就是真实的悟界,才能获得不生不死不灭的解脱自在……”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