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萨特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一 | |
|
|
新杂志取名为《现代》,是萨特和波伏娃在想到他们最喜爱的查理·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时满怀深情地取下的。9月,《现代》的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了,阵容空前强大,似乎集中了当时法国知识界最富朝气的生力军。萨特的高师同学,才华横溢的梅隆·庞蒂担任总编;现任新闻部部长马尔罗的参谋,也是萨特的高师校友雷蒙·阿隆从伦敦赶来,加入了编委会;著名的评论杂志《新法兰西》主编、加俐玛尔出版社的让·波朗也成为这个阵营中的一员。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和种种办刊技巧,使得这本杂志刚刚问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持久不衰。 1945年10月15日,《现代》杂志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巴黎人面前。创刊号很快被抢购一空,由萨特撰写的饱含激情的创刊词被人们广为传诵。在创刊词中,萨特陈述了他思考已久的观点——文学应该介入生活,他号召人们要坚决抵制对时代不负责任的诱惑。“既然作家无法逃避,我们愿意他紧紧怀抱自己的时代,时代为作家而生,作家为时代而生……作家处于他的时代处境中,每句话都有反应,每种沉默也一样。”很明显,萨特创办《现代》的意图就是要对时代、社会进行介入,他要借这块园地来与当代人取得密切联系,并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影响他们。从此,他得成为一个支持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见证人。 从文学观点来看,萨特决心为他的时代而写作,使他的文字对现实产生有利的影响。当然他不会迎合时代或受制于时代,而是试图去改变它,使它向着未来超越现在。创刊词表明:萨特自二战以来所发生的转变已彻底完成:他已脱离了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道路,而走上了更有前途的现实主义道路。他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政治采取逃避态度,而将持续不断地介入。 创刊号取得的辉煌成绩使萨特一时间声名鹊起,而在同一周内,他所做的讲演——“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更令他名噪一时。在演讲中,萨特反复阐述“我们所理解的存在主义是一种怎样使人的生活过得去的学说”,因为“我们的自由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自由,而别人的自由依赖于我们的自由”,因而萨特得出结论:“我不得不在争取我的自由的同时,争取别人的自由。”这次演讲是在新落成的“现代俱乐部”内举行的。听众把场内挤得人山人海,走道、后面都挤满了人,而门外还有许多人无法进场,于是发生了猛烈的拥挤,一些听众甚至动起武来,几名妇女当场晕倒,讲演结束后,听众们反应热烈,而新闻界也空前重视——他们对这次讲座大加评论:不是狂热吹捧就是大力抨击。这一发言也在理论界,尤其是哲学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在专门举办的讨论会上,持不同观点的两派争论激烈,以致双方都失去了理智,无法使自己冷静下来。负责人不得不当机立断:讨论会暂停,以后的讨论分组秘密进行,以达到阻止外人参加的目的。尽管如此,一些知识分子仍然禁不住在争论时陷入极度兴奋的情绪中。 《现代》的创刊、轰动一时的关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以及同期上演的波伏娃的戏剧《吃闲饭的嘴》和《他人的血》的出版在法国社会生活中掀起了一股追求存在主义思潮的时髦之风。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存在主义成了最时髦的词语,它如潮四起,渗透到巴黎意想不到的每一个角落。而萨特被誉为“存在主义教皇”,而波伏娃则不得不接受“萨特圣母”的称号。萨特是不希望自己被贴上任何学派的标签的,在一次讨论会上,他试图表示抗议:“我的哲学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存在主义’?我不知道这算什么学说?”然而,存在主义的攻势如此强大,他的抗议显然是徒劳的。现在,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萨特以及他的作品的传言。在街头,记者们对着萨特拍个没完没了,不时有陌生人冲到他面前来提几个不着边际的问题,有的甚至纠缠不休。许多认出了他的行人在他身后紧紧跟随,不时有人递过来本子请他签名。连萨特和波伏娃常去的“弗洛”咖啡馆也因此带上了传奇色彩,许多人赶到那儿,企望看到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或猎取到关于他们的种种传闻。“弗洛”的老板感到福从天降,因为生意前所未有的红火。 即使是萨特本人也震惊于自己所引起的骚动。然而,只要把萨特在这一时期的活动稍加勾画,再同他以往的哲学和文学创作实践联系起来,我们便可看出:即使说外在环境对萨特极为有利,他的成功也不能说纯粹出于偶然,而是偶然和必然巧妙结合的结果,其中的契机便是:萨特贡献给读者的东西和读者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二者之间,有着令人惊叹的一致。 时值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正被这次如噩梦般的战争所惊扰,被世界显现出来的难以置信的荒谬所刺激。他们因人世的虚伪而厌烦,以前那种对于永久的和平、永恒的进步和不变的本质的信念已经被彻底抛弃了,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支撑人生。这种意识形态应该能够包容现在这种感受,同时又能使不会因为这种新的发现而抛弃过去,成为“垮掉的一代”。这时,萨特的学说出现了,它指出了人的存在的荒谬,但又强调“自由选择”,提倡去行动,去介入,这就使人们在正视恐怖和荒谬的同时,仍能保持进行自由选择与自我设计的信心,在改造不合理的社会的同时,获得自我价值的见证。这正是一代青年梦寐以求的出路,是他们所殷切期盼的声音。 不过,这场存在主义攻势中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虽然人人都在对存在主义高谈阔论,但大多数人始终不理解“存在主义”一词,对“存在主义”理论几乎一窍不通。起初,人们毫无理由地把披着长头发的男女青年视为存在主义,后来越来越多赶时髦的人来掺和存在主义,一切都成为存在主义的了:有存在主义罪行、存在主义服饰、存在主义酒吧、存在主义歌曲……最热衷“存在主义”的还是青年人。小伙子们一律剃成小平头,还从圣多昂门旧货市场的旧衣店找来大量衣服,一时间,成千上万的方格衬衫、小裤脚的长裤、横格短袖、篮球鞋组成的新潮服装涌现在巴黎街头;姑娘们则更喜欢黑色对折裙、黑色紧身毛衣、留长长的直发……这是她们模仿“存在主义歌唱家”朱丽叶·格雷科推出的款式。1947年秋,存在主义登峰造极、盛极一时。人们议论着存在主义绘画、存在主义政治、存在主义经济,连萨特和波伏娃最喜欢的食品如猪肉、腌莱、酸菜、干酪也成了存在主义名菜。人们已经完全将一种他们并不太理解的哲学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混淆起来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