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圣雄甘地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五七 | |
|
|
夜幕降临,拉德克利夫为逃避感人至深的请愿活动,躲避在“专门为欧洲人安排的”最后一个大本营——“旁遮普俱乐部”。在那里,侍者们身着白色紧身上衣,在黑暗处幽灵似地走来走去,对印度情况一无所知的英国律师,坐在草坪上一边悠然自得地品尝威士忌和汽水,一边暗自揣度:花园那边,怨仇激荡的都会内,究竟哪里尚存一丝神话般的拉合尔的诗情画意痕迹?现在,旁遮普俱乐部的围墙外面,整座城市到处充满震耳的喧闹声和黯淡萧瑟的景象。一座座商店正在燃烧,熊熊的火苗腾空而起,救护车发出撕心裂肺的凄厉尖叫声,敌对双方厮杀时的呐喊声,锡克人的祈祷声,穆斯林唤拜者发出的“真主保佑”的召唤声,印度教徒极端狂热分子的达姆达姆手鼓的恐怖声,所有达一切交织一起,划破充满敌意的夜空。 * * * 拉合尔东部五十公里处,巍然耸立着旁遮普省第二大城市阿姆利则的城郭,城内街巷纵横,锡克教最神圣的寺庙位于中心。金庙⑦坐落在一泓池水中央,绿波汪洋,一桥飞架,整个建筑物用白色大理石建成,铜、银、金饰物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寺庙十三天顶端承托镏金华盖,内藏锡克教经典手写原本《格兰特·沙哈卜》⑧。圣书用丝绸包裹,每天早晨覆盖鲜花,日日夜夜用牦牛尾扇轻拂通风。唯有用孔雀羽毛制作的扫帚被视为神圣之物,方可打扫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⑦锡克教最大的寺庙,印度锡克教的圣地和活动中心。因寺顶和门镏金而得名。由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创建。一五八九年奠基,一六〇一年落成,六〇四年收藏锡克教经典《格兰特·沙哈卜》。 ⑧亦称“阿底·格兰特”。锡克教主要经典。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在位时编纂,历时一个世纪。共收集三千三百八十四首赞歌,一万五千余诗节。主要用旁遮普文写成,也有用梵文、印地文、波斯文写成的章节。体例不拘一格。主要内容为历代祖师的赞歌及生平事迹,也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活动家的演说和言论等。 一九四七年,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有六百万。锡克教产生于诸神经常光顾的印度土地上。在锡克人的心目中,金庙是最神圣的地方。锡克人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喜留胡须,长髯飘逸,终生不剃头发,将发盘成发髻,压在色彩缤纷的缠巾下面。他们仅占印度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然而是印度最富有坚韧不拔精神,最团结一致和尚武好斗的民族。 锡克教⑨产生于一神论的伊斯兰教和多神论的印度教,由这两大教派在旁遮普边境的战场上急剧遭遇而逐渐形成。该教于十五世纪末叶由印度教祖那纳克⑩创立。此人力图使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融为一体,并公开宣称世上“既不存在印度教徒,也不存在穆斯林,仅仅有最高真谛化身的神”。莫卧儿王朝时代,锡克教蓬勃发展,从莫卧儿皇帝的暴虐统治中汲取强大的生命力。残酷的迫害活动促使祖师那纳克的第九祖、即最后一代继承人,将锡克教改革成为祟尚武力的宗教。教祖哥宾德·辛格⑾召集五名号称“五心腹”的亲近门徒,赋予锡克教崭新的形式。他们歃水为盟,同杯共饮用双锋剑搅匀的糖水,从而创建了新的富有战斗性的组织“卡尔沙”,即“纯洁”之意。祖师重新为他们命名,所有名字均以“辛格”结尾,意即“狮子”。 ⑨十六世纪以来流行于南亚次大陆的宗教。由那纳克创立,奉《格兰特·沙哈卜》为主要经典。其教义在印度教虔诚派的基础上,摄取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主义因素,主张业扳轮回,提倡修行,反对祭司制度。认为世上任何现象都是神力的最高表现,人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种姓分立和歧视妇女违背神意,个人灵魂只有和神结合才能解脱。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等地。近百年来传播到东非诸国、英国、加拿大、泰国等地。 ⑩那纳克(一四六九——一五三九年),锡克教始祖,生于旁遮普邦拉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村。属刹帝利种姓。曾经商,并在拉合尔苏丹政府任职。晚年从事宗教宣传。在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基础上,摄取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成分,提出新教义。有诗集《贾卜吉》。 ⑾哥宾德·辛格(一六七五——一七〇八年),锡克教第十代祖师,建立“卡尔沙”(纯洁)即“辛格”的神权政体;其男教徒称“辛格”(狮子),女教徒称“考儿”(公主),入教仪式称“帕胡儿”,意为“剑的洗礼”,即用双锋剑搅匀的水洒身。其口号是“师尊万岁”,教徒必须祀奉师祖那纳克。严禁吸烟喝酒、巡礼参拜、寡妇殉夫、杀害婴儿等旧俗。和莫卧儿王朝进行过长期斗争,后被一阿富汗人杀死。生前宣布,此后祖师会在“卡尔沙”中找到,世袭相传的祖师职位从此被废除。 为同其他宗教相区别,并使他们敢于流血牺牲维护自己的信仰,祖师规定,他们必须严格遵守“五K”戒律。为此,他们必须蓄留长发和胡须,头戴象牙或木制发梳,身穿短裤以便作战时行动自如,右手戴钢质手镯,随时随地佩带短剑。此外严禁锡克教徒吸烟,同时他们不得食用按照伊斯兰教传统方式宰杀的牲畜肉,不许和穆斯林妇女发生两性关系。 莫卧儿王朝崩溃后,锡克人终于在其酷爱的旁遮普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尔后,随着英国人到来,这一短暂的光辉时代宣告结束。但是,锡克人在一八四九年被征服之前,曾使英国人在奇利瓦拉村庄附近遭到入印以来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 一九四七年七月,全国六百万锡克人中,五百万人居住在旁遮普省。他们仅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但拥有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其农业生产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在印度军队中,约三分之一的士兵是锡克人,在两次世界大战荣获奖章的军人中,将近一半人数来自锡克族。锡克人天资聪颖,喜欢机械和交通运输工业,几乎垄断全国这一行业。在印度各城市和公路上,锡克卡车和出租汽车司机久负盛名,任何人难以和他们抢揽生意。 旁遮普的局势是印度全国悲惨局势的缩影。如果说在英国统治的桎梏下,穆斯林和锡克人尚可共同生活,那么在两大教派任何一方的控制之下,他们决不可能和睦相处。穆斯林永远不会忘记,在锡克人的统治下,他们的清真寺和墓地横遭亵渎,妇女们被人奸污,兄弟姐妹们惨遭杀戮、拷打、肢解,或被活活烧死。 至于锡克人,他们在莫卧儿国王统治下遭受的痛苦生活,被整理记述在一首令人心酸的歌谣中,每个锡克族儿童从懂事年代起,开始学唱这部《新约全书》。阿姆利则的金庙内,耸立着一座博物馆,生动地再现了穆斯林犯下的残暴罪行。一幅幅油画鲜血淋漓地展现了锡克人的躯体被锯为两段,或者被巨石车轮压成血肉模糊的肉浆,因为他们拒绝归依伊斯兰教。其他油画表现锡克族妇女站在大莫卧儿国王的宫殿前,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惨遭国王禁卫军的斩首屠杀。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