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列夫·托尔斯泰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五


  定稿后的《安娜·卡列尼娜》旨在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笔锋以批判个人转向批判社会。同时为了更广泛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又增加了列文和吉蒂这个贵族家庭的情节线索,小说由围绕女主人公安娜发展的单一情节线索,变成了两条平行发展又互相对照的情节线索,形成了双峰对峙、两河兑流的格局,从而加强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安娜这条情节线索原有的私生活色彩明显地抹淡了。安娜与原稿中轻佻粗俗的达吉雅娜、娜娜很少共同之处,作家选取他最崇拜的诗人普希金之妻普希金娜作了她的原型,她成了一个有惊人的美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贵族妇女。

  托尔斯泰和普希金娜只见过一面,那是1860年在图拉城的一次舞会上,当时普希金娜28岁,她那使人为之侧目的美貌和超凡脱俗的气韵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双灰色的带有淡淡哀愁的,在黑色的修眉和长长的睫毛下像一泓秋水,清澈而深沉。

  托尔斯泰把这个生活中摄来的原型完整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13年后用她作原型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绰约高雅的普希金娜变成了安娜的原型,但依然隐约地保留着斯捷潘诺娃的影子,作家让他的主人公袭用了她的名字,并安排了与她相同的归宿。

  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两个家庭的生活而展开的。一条线索是写贵族青年列文和吉蒂小姐相恋结婚,他们的家庭生活和谐、平静而幸福。另一条线索是写年轻美貌、天真烂漫的贵族小姐安娜,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卡列宁是个热衷功名利禄、冷酷虚伪的贵族官僚,对自己的妻子冷漠无情。

  安娜和他生活了8年,没有爱情,也没有幸福。贵族青年渥伦斯基对她的追求,使她沉睡多年的爱情苏醒过来了。她不顾社会舆论的指责,冲破封建道德的重重束缚,大胆地追求个人的爱情幸福,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渥伦斯基结合,一起到国外去,到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去享受爱情的幸福。但是,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却要破坏她地幸福,践踏她的纯洁的情感,剥夺了她的儿子,诽谤她的名誉。她要离婚,卡列宁不同意,她要爱情,渥伦斯基后来也迷恋功名,对她冷淡疏远。她得不到爱情,痛苦绝望,最后便卧轨自杀了。

  安娜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唯一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决定了她在思想感情、道德观念等方面和迫害她的上层贵族社会保持着联系。她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社会的先进力量结合起来,只能单枪匹马地孤军奋战。因此她不可能承受住整个上流社会从法律、宗教、传统道德观念到社会舆论等各方面对她的沉重压力。上流社会的虚伪之网不是一时的,也不是她个人所能冲破的。

  社会环境步步紧逼剥夺了安娜借以生存的一切,又迫使渥伦斯基节节败退。他们反抗上流社会的虽然只是阻碍他们自由相爱的那部分虚伪道德,但也不能得到它们的宽恕。来自上流社会的重压夺去了安娜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精神支住——渥伦斯基的爱情。于是,安娜卧轨自杀了。

  安娜直到死,也始终没有向这个罪恶的社会屈服。

  她没有悔罪,所有的只是反抗。虽然自杀不是反抗压迫的最好的手段,但是,正如杜布罗留波夫论及卡杰琳娜(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所作悲剧《大雷雨》中的女主角)的死所说的:“这样的解放是悲哀的、痛苦的,但是既然没有别的出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还算好,究竟在一个可怜的女子身上发现了要走这可怕出路的决心。”安娜也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女子”,但安娜又是一个勇猛得多,激烈得多的叛逆者。在她对于爱情的追求中,孕育着一种觉醒了的、要求个性解放、争取自由、争取人权的社会意识,一种朦胧的民主主义因素。这与当时欧洲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吹响个性解放的号角,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把高尚的爱情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的先进思想是合拍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托尔斯泰的伟大和高明之处,在于他所描写的不是陈腐旧套的庸俗爱情故事,也不是孤立地去描写爱情悲剧;而是以安娜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史诗式的、广阔的画面。安娜这个形象,概括了深广的历史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民族心理和阶级情绪,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氛。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