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屠格涅夫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四 | |
|
|
§第十一章 《贵族之家》 1858年6月,屠格涅夫回到了祖国,在他出国的两年内,俄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有了明显而重大的发展。早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专制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就呈现出明显的解体迹象,现在,农奴解放问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它的实现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即由农奴主制订解放政策并获得自由派支持,以保留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另一条是人民进行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并推翻沙皇政权。这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提出的。 在《现代人》编辑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同盟中又加入了杜勃罗留波夫、米哈伊洛夫、谢拉科夫斯基、谢甫琴科等,他们经常不断地为杂志撰稿。 车尔尼雪夫斯基及其盟友的革命的思想方式是贵族作家决不能接受的,这种观念的对立导致了后来文学界力量的最后划分。 屠格涅夫和安年科夫等为杂志撰稿的持自由派观点的作家,指责涅克拉索夫重用车尔尼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不过,自由派作家尽管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的政治观点,但对他们的巨大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以及渊博的知识又不得不承认。 不久,屠格涅夫离开彼得堡去斯巴斯科耶,准备完成他的《贵族之家》。虽然小说的情节、结构都已考虑成熟,但在国外,由于心绪不宁,写作进行得很困难。到了斯巴斯科耶,屠格涅夫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计划在初冬完成这部作品。 《贵族之家》的主人公是一个贵族拉夫列茨基,他的生活很不正常,起初接受过荒唐的教育,结婚后,妻子凶狠、愚蠢而又道德败坏,婚姻的失败使拉夫列茨基被迫过着无聊的贵族生活。妻子侨居国外多年,讹传已去世;后来拉夫列茨基爱上了远房外甥女丽莎·卡里舍娜,一个严肃而善良的姑娘。然而不久之后他妻子突然归来,他和丽莎接受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约束,决然分手。丽莎遁入修道院。 拉夫列茨基也是个“多余人”的典型,尽管他比罗亭前进了一步,力图克服言论与行动之间的脱节,比较重视务实,力求在自己庄园里改善农民的生活,愿意接近人民,但在他身上仍有严重不足:贵族习气和懒惰无为的作风,结果只能向命运屈服。不过,拉夫列茨基的悲剧和罗亭不同,罗亭是在从事社会实践和同环境作斗争中遭到失败,拉夫列茨基是在意识到个人幸福与社会道德观念相矛盾时不得不将它放弃,拉夫列茨基同丽莎不能幸福结合,是因为他已经结婚,国家法律和教会戒律成了他们的障碍。 两个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和丽莎都是贵族社会道德和习俗的牺牲品。丽莎生长在俄罗斯一个偏僻角落里,未受过上流社会繁琐礼节教育的束缚,在老年保姆的影响下,笃信宗教。她真诚朴实,热情坦率,在周围生活中找不到寄托,于是心灵上便产生了一种对宗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当她意识到对有妇之夫的拉夫列茨基的爱是一种“罪孽”,就离开自己的家到修道院隐居了。 《贵族之家》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给俄国文学留下了一个俄罗斯少女道德纯洁和精神高尚的表征。 在俄罗斯文学中,屠格涅夫第一个在《贵族之家》里提出了宗教对婚姻的羁绊这样一个非常重要而尖锐的问题。 屠格涅夫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强调从生活出发,“我的一切像样的东西,都是生活赋予的”《贵族之家》里有鲜明的自传体色彩。拉夫列茨基那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小村庄瓦西里耶夫斯科耶,就是作者经常去打猎的自己的小村庄托普基。1858年夏,屠格涅夫曾和诗人费特在这里打过沼泽地上的野物。这座村庄里看守破旧的老爷大院的老仆人,就是小说中以热情关切的口吻谈到的那位老仆人安东,并保留了他的真实姓名,仍旧穿着灰色外套,戴着自己编织的白色手套。 屠格涅夫认为,典型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巧妙而完满地抓住某一类型人物所具的共同特点。屠格涅夫在塑造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时,总要有一个“原型”,在此基础上逐渐把“合适的成分掺杂进去,粘附在他身上”。因此,屠格涅夫作品中的主人公——罗亭、巴扎洛夫、涅日达诺夫都不是以某一形象为直接和唯一的原型,而是融合了各个不同的“模特儿”身上的特点,如巴枯宁、杜勃罗留波夫、皮萨列夫拉夫列茨基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典型性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综合了一些自传性的情节和屠格涅夫同时代人的一些特点。“原型”则是屠格涅夫的朋友著名诗人尼奥加辽夫。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