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西蒙·波娃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八


  现在,他们俩又面临着一个难堪的局面。萨特深深陷入了与阿莱特·艾尔凯姆的关系,他着迷地贪恋着这个漂亮、聪明的花朵般的女孩子。起初以为她为萨特怀孕了,萨特决定娶她,后来证实怀孕的恐慌结果是一场虚惊时,萨特仍然愿意与20岁的阿莱特结婚。

  显然这是西蒙·波娃所无法承受的。在这场危机达到极点时,西蒙·波娃对朋友们说:

  “他不能对我这样做。”

  朋友们并不全都赞成她的看法。因为早在二次世界大战前,萨特曾向西蒙·波娃求婚,可她说了“不”,所以现在她也不能怨天尤人。

  不过,面对西蒙·波娃的狂怒,萨特到底还是妥协了。天平最终倒向了与他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这位伴侣身上。毕竟西蒙·波娃对他来说仍然是独一无二的。离此10多年后,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萨特如何看待他与西蒙·波娃的这种关系,他的回答是:

  “这不仅是一种友谊,这是你在婚后状态所能有的一种感情。”

  西蒙·波娃的确是他实际上的妻子,虽然他们没有结婚,经济上各自独立,各有自己的住处,而且萨特还有其他女人(当然,西蒙·波娃也有过其他男人)。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萨特晚年时围绕他的女人反而多了,西蒙·波娃不但不介意这种事,实际上她反而高兴萨特能有这些交往活动,只要它们能激发他的生之欲望与兴趣。可见他们两人的关系已超出通常意义的爱情关系,而进入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之中,从而达到无他无我、亦他亦我的境界。在西蒙·波娃身上,温柔体贴和豁达开朗这两者融合在一起,实在难能可贵。难怪萨特认为西蒙·波娃身上有着他要求于女性的最重要的性质,难怪萨特虽然与其他女性一度有过很深的卷入——包括阿莱特在内,——但从整体上都无法同西蒙·波娃与他的关系相提并论了。

  阿莱特最后成了他的养女。

  第十五章 无法容忍

  1. 只因为整个国家都在参与这场战争……

  身为一个知识分子,西蒙·波娃十分珍视真实。当法国在北非的殖民战争愈演愈烈,而国内的报刊成了谣言制造厂,肆意掩盖那里的事实真相时,她内心阵阵痉挛。她首先读到在对兰当的审讯中由波多作的陈述——

  一天夜里,我看到几个脸色阴沉的男子走到我桌边,他们是工兵团的成员,刚刚活埋完5名费拉加。

  那5个人年龄在20-37岁之间。年岁最大的那个最晚死。他们告诉我说,他非常害怕……在夜色中,从他身上冒出的汗像水蒸气一样向上蒸发。当推土机推到他们身上时,一个个慢慢地死去。

  接下去她又读到莱里埃特的叙述——

  这些囚犯被倒吊在那儿。早上,我看过他们一眼;到晚上,我见他们还在那儿。他们的面孔死灰死灰的,但还活着。我试着用电流触他们。电流触到他们阴部的时候,他们叫得最响,电流也触了他们的嘴巴。

  塞尔旺·施雷贝尔在几个月前被重新征召,到阿尔及利亚服役,当中尉。他的“目击记”先发表在《快报》周刊上,然后以单行本出版。官方因此传讯了他。这样一来,书的影响更大了。尽管他尊重当局,尊重军事传统,尽管他轻信了“黑人突击队”的种种神话,但他所描述的种种罪行本该还可以对舆论发生一点影响啊。他描述到:法国士兵“为了取乐”可以随意杀害阿拉伯人,囚犯被残酷地杀害,许多村庄被烧毁,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集体屠杀。酷刑被用作获取情报的正常的、不可 缺少的手段。

  可是,人们对这一切毫无反应。

  “只因为整个国家都在参与这场罪恶的战争,”西蒙·波娃痛心疾首地写道,“那些真的站起来讲话的人非但找不到听众,其他人反而要高声呼叫,力图淹没他的声音。假如人们不由自主地听到了几句传言,他们就尽快地把它们忘掉。”

  西蒙·波娃愤怒地指斥:至此,一个民族的道德已沦丧到了极点了!

  以前,人们给她贴上过“反法”的标签。如今,她真的变成这样了。她再也无法容忍她的同胞这样胡作非为并以之为荣。“他们该把我从小培养成一名党卫队员,一名伞兵,而不应该让我有基督徒的、民主的、人道主义的良心啊!为了生活下去,我需要自尊。可是,在那些被强奸了几十次的妇人的眼里,在那些被敲断骨头的男人的眼里,在那些疯狂的孩子的眼里,我只是一位法国女人。……我决心不再做这场战争的帮凶。可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我可以在集会上讲话,可以写文章,但我不过说一些萨特也说的话,而且说得还不如萨特好。这里,我会感到,在萨特和莫里亚克参与的静悄悄的示威中,我不过是紧随萨特的影子罢了。今天,在我看来,不管行动给结局带来的影响多么微不足道,我都应全力以赴投入斗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