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雨果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一


  §第四节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悲惨世界》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曾心情激动地读过这部大著;它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读者的喜爱和赞赏。雨果的目的非常明确:文学是人生的艺术,他是为人生而写作。不仅如此,雨果自己的人生也是艺术的人生,他用自身的实践去追求和履行自己创作中所努力倡导的精神;他也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经历和体验,融注于自己的人生的艺术即文学创作之中。这是他的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也是《悲惨世界》能够永久地载入世界文学宝库的秘密所在。

  《悲惨世界》陆续出版后不久,雨果又写出了长篇文论《莎士比亚论》(1864年出版)。在这本艺术著作中,雨果修正了自己过去的一些文学理论观点,给浪漫主义重新予以定义和阐释。他从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对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给予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认识和评论。在浩如瀚海的莎学领域,雨果的《莎士比亚论》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雨果仍旧不断地参与现实人生斗争。他致信日内瓦共和国要求废除死刑;他号召俄国军队不要与起义的波兰作战;他发表致培布拉捍卫者的公开信;他发表关于克里特战争的宣言从1863年到1868年,在雨果的家庭生活中接连发生了两件悲痛的事件:女儿小阿黛尔的出走和雨果夫人的去世。在此之前,雨果已经饱尝亲人逝去的痛苦。先是兄长阿贝尔的病逝。阿贝尔性格内向,年轻时与雨果一同爱上了阿黛尔,即后来的雨果夫人。

  当弟弟成婚的那天晚上,他精神失常了。从此一蹶不振,不久被送进精神疗养院,后来在那里悄然死去(1837年)。阿贝尔的精神失常多多少少与雨果有关,哥哥的早逝在雨果的心灵中罩下了一层阴影。更大的打击则是1843年长女莱奥波勒蒂娜与其丈夫的双双溺死。莱奥波勒蒂娜是他最喜爱的女儿。此事发生后雨果在很长的时间里沉溺在悲痛之中,恶劣的心境使他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停止了写作。

  小阿黛尔是趁母亲不在的时候突然离开格恩济岛的。她性格忧郁孤僻,却喜欢音乐。追求她的男子很多,但她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年轻的英国军官。那时她还在泽西岛,她是在一个新年松树晚会上遇上她心目中的这位“白马王子”的。小阿黛尔从此固执地爱上了军官。这次,她是得知军官的驻地之后尾随而去的。

  她不久从加拿大给雨果写来了一封信。随后她又通知父母,说她已在驻军所在地与军官举行了婚礼。郁郁寡欢、性格内向的姑娘往往一见钟情,但也多半是一厢情愿。事后雨果才得知,原来那英国军官并不爱小阿黛尔,并且在她追逐到加拿大后还好几次劝过她回家。他自己也已经结了婚,而且很快就要做父亲了。

  为了让小阿黛尔死心,他还特意带着妻子从小阿黛尔住处的窗前经过。可是小阿黛尔完全沉溺于幻想之中,于是就有了她与军官结婚的消息;雨果还因此特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以洗刷女儿私奔的坏名声。小阿黛尔后来一直没有回到父母身边,她执拗地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而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雨果夫人于1868年8月27日因脑溢血去世。死前她很幸福,这一点令雨果感到宽慰。他们共同经历了46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有过龃龉和矛盾;感情上也一度出现过危机。但他们毕竟挺过来了。雨果夫人后来也终于接纳了尤丽叶,让她象自家人一样来到家里。因为作为一个女人,她能够体会和理解那颗历经磨难而痴情不改的忠贞心灵,也看到了尤丽叶对雨果的宝贵价值——因为她明白,自己有的,尤丽叶未必没有;自己没有的,却正是尤丽叶所有的。作为雨果的结发妻子,她也爱着自己的丈夫。那天为妻子送葬时,雨果穿着一身黑色的丧服。他发誓要永远穿着这身黑色的服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