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伊莎多拉·邓肯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八 | |
|
|
此后,一天下午,伊莎多拉正在自己的房间里与来访者闲坐,叶赛宁又前来索要他的半身雕像。他一露面就大声追问,最后终于醉醺醺地闯进了屋里。 这座巧夺天工的半身像是由才气横溢的科尼奥可夫用一大块木料雕刻而成的,摆在屋角的一个高高的古董柜的顶层。 伊莎多拉拒绝将雕像在他喝醉的情况下交给他,要他在神志清楚的时候再来搬走,但他却将一把椅子拖到屋角,双脚颤抖着站了上去。他伸出双手摸到雕像并紧紧抱住,然而他又承受不住雕像的重量,摇摇晃晃地跌下椅子,滚到了地上,但双手还是紧紧地把自己的木像搂在胸前。他突然摇晃着从地上一跃而起,随即步履蹒珊地走出房间。他游逛在莫斯科的小路上,那个托累人的雕像也不知丢到哪条街沟里了。 这是伊莎多拉·邓肯最后一次见到丈夫谢尔盖·叶赛宁。 当叶赛宁从伊莎多拉的生活中完全消失时,她在学校里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她为孩子们授课,大量读书,甚至还想写回忆录。 1924年初,一位名叫季诺维也夫的音乐家来到邓肯的学校。他急于为伊莎多拉组织一次巡回演出。 冬季数月的懒散已使她颇感抑郁,于是便欣然同意了这位年轻人的建议。他们研究了演出时间后,年轻人便匆匆奔赴乌克兰各个城镇,并做了初步安排。但在他已制订出旅行路线并在许多访问过的地方出售了预售票时,列宁逝世了。苏联政府决定全国进行为期两周的哀悼。巡回演出只好暂时推迟。 尽管伊莎多拉从未与这位伟大的领袖接触过,但他的去世仍使她深感悲痛。在进入工会大厦的大厅里瞻仰列宁的遗容之前,她在一位朋友的陪伴下站在外面工人农民的行列里,冒雪等待了好几个小时。刺骨的严寒冻掉了她同伴的一只耳朵,她自己在这次漫长的等待中也几乎被冻僵。然而几十万悲痛欲绝的群众列队缓缓绕过遗体时的悲壮场面,给伊莎多拉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为列宁创作了两首葬礼进行曲,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创作时她参考了一些流传甚广的歌曲,第一首曲子参考了列宁心爱的革命颂歌,第二首则参考了《革命英雄葬礼进行曲》。在后来所有的演出中,伊莎多拉都跳了这两支葬礼舞曲,并对不同的观众都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哀悼期过后,伊莎多拉同季诺维也夫一起踏上了乌克兰巡回演出的旅途。 首批演出是在哈尔科夫举行的。伊莎多拉每次都是以献给列宁的两个葬礼舞蹈做为开场戏——这两个节目是首次公演。伊莎多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为她后来在乌克兰各地的一系列演出奠定了基础。的确,她的演出在每一个城镇都深受爱好音乐的乌克兰人的欢迎。 乌克兰首府基辅是俄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伊莎多拉在这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该城约有50万居民,但伊莎多拉连演18场,场场爆满。即使在巴黎,她也从未连续演出过这么多的场次。在大街上,人民向她欢呼喝彩。 1924年4月,伊莎多拉·邓肯返回莫斯科。此时,她看上去比到俄国以来的任何时候都美丽。由于她的饮食仅包括新鲜的鱼子酱、烤鸡、烧鸡和香槟酒,几乎每晚必有的舞蹈演出又使她得到了持续的锻炼,她减去了约30磅体重。她的巡回演出大获成功。她说,即使演出没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无关紧要,不论赚不赚钱,在这样好的情绪中她无法闲散下去。如果她每天无所事事,每餐吃些土豆,失去的30磅体重很快又会恢复。 于是,伊莎多拉反复劝说自己的秘书,直到他终于前往列宁格勒去联系演出事宜。伊莎多拉等不及听取回音,也赶往该城,并在驰名天下的欧罗巴旅馆租下一套宽敞的房间。1922年她同叶赛宁度蜜月时曾在这里住过,十月革命前她也曾几次做为贵宾来过这里。在苏维埃政权下,这座旅馆并未受到多大影响,葡萄酒窖基本保持原样,许多原来的侍者仍在这里工作。伊莎多拉前几次在这里居住时十分慷慨,一位老总管因此对这位舞蹈家印象颇深。他为伊莎多拉跑前跑后,设法让她高兴。 伊莎多拉仍像平日一样慷慨,对花钱毫不在意。她在自已房间的大客厅里款待了所有的新旧朋友。 五月份,伊莎多拉与列宁格勒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一场音乐会,第二次演出定于下一周举行。在这期间,演出主办人设法将伊莎多拉“卖”给了一个距列宁格勒很远的乡下小镇。 这个名叫威特普斯克的小镇位于铁路干线之外,须乘每站必停的夜车才能到达。 当伊莎多拉得知她要经过怎样的奔波才能抵达这个她将举行两场演出的遥远的乡间小镇时,她拒绝舍弃旅馆套间里舒适的生活去忍受三等夜车里的艰辛。尽管经纪人反复申明她将要在那里举行的第一场演出的门票已经售出,但她仍不为所动。 经纪人心急如焚:他已花掉了提前收取的大部分钱。面对他声泪俱下的恳求,伊莎多拉回答道:“我无法设想乘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货车赶路。给我找一辆汽车来,我就考虑这次旅行!” 已慌得说话结结巴巴的经纪人在搜寻了全城后,终于找到了一辆私人汽车,车主同意用此车将伊莎多拉和随行人员送到威特普斯克,当然他们需付相当高的车费。 然而在归途中,悲剧却发生了。伊莎多拉在威特普斯克悠闲自得地打发着日子,直到临走也未考虑过她马上将要在列宁格勒举行的演出。但她一踏上归途,便督促司机加快车速,她急于赶回列宁格勒。 那辆车已十分陈旧,全速颠簸了几俄里后便碎成两段。司机所在的前半部翻了个筋头,后半部则和乘客一起甩进了沟里。两位乘客被死死压在行李下面。 一行人在公路中间孤立无援地站立着,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终于,伊莎多拉一只手从沟里那堆行李中拎起她的提包,另一只手握住仍未镇静下来的钢琴师的手,沿着公路走去以寻求帮助。在他们身后,悲痛欲绝的司机还在那堆残骸中哭泣,他的车毁了。 走了几英里后,他们迎面遇到了一位正赶着马车辘辘而行的农民。他们向他打招呼,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随即经过商量,他用马车将他俩、行李和司机送到了最近的普斯科夫火车站。因为到午夜才有一趟火车,伊莎多拉只好在那里拍了一份电报。那位农民是个典型的好客的俄国人,他将他们请到了他的小木屋。他们在那里同他一起围坐在茶炊旁,直到开往列宁格勒的火车驶来。 音乐会自然被取消了,聚集在大厅里焦急地等待着帷幕升起的观众们收到了门票退款。 几天以后,伊莎多拉带着伤痕离开了列宁格勒,甚至比以前更加穷困。在她离开欧罗巴旅馆时,她给亲密的朋友们留下了一张未付讫的票据,做为她在此居留期间过得十分愉快的纪念。 伊莎多拉重返莫斯科时已是6月仲夏,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准备度暑假。伊莎多拉在列宁格勒所受到的挫折迫使她设法重整旗鼓,以改善自己和学校的经济状况。回想年初收益不小的乌克兰之行,她觉得带上一些最具天资的学生赴前次未曾去过的一些乌克兰小镇演出,也许不会令人失望。 这次巡回演出始于基辅,在基辅大剧院里举行了首场演出。 伊莎多拉用德语讲授,翻译将其译成俄语,孩子们则用舞蹈动作进行表演,随即,在艾尔玛领舞的一系列舞蹈后,演出便结束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