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叶赛宁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五 | |
|
|
此诗仿佛信手写来,调侃之中流露出自我解嘲的苦涩情调,含有辛酸和悔恨的感情,表明诗人内心深处隐藏着极大的痛苦。这是诗人对自己往昔生活的否定,可是写得却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怎么也掩盖不了精神上的抑郁。 就内在经验而论,叶赛宁诗的感情范围是很广泛的:从温柔的男女之爱到对美女的逢场作戏,从孤寂之情到小酒馆的迷恋。他的悲叹和伤感往往融合着冷静的自嘲。正是这类自嘲的诗行使诗人那否定旧我的反思心态跃然纸上。可想而知,他们之间的这种爱情是不为当时社会舆论所容的,“美妇人”对诗人的“冷淡”态度也许是来自于暴风雨般的激情之后对丈夫和孩子的责任感与内疚。她有意对诗人疏远,诗人情感的烈火再也点燃不了雨后的湿柴……然而,诗人对美的憧憬,对爱的希望,并未因对方的“冷淡”而变得绝望。在经受了爱情的挫折之后,诗人再度回到“乡思”的主题上来: 我想再回到那个地方去, 倾听嫩嫩的滨藜的骚响, 永远沉没在无名的深渊, 像孩子似的狂热地幻想。 不论这诗看上去可能会是多么沉郁和悲哀,但却都是对生活的肯定,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赞美。在表现形式上,此诗的韵律和谐柔美,语言质朴自然,节奏徐疾有致,画面和形象均富于动感。 《黄昏紧皱起黑色的眉毛……》是组诗《无赖汉之恋》的第七首。 在艺术上,诗人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加以渲染,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自己的心境,从而引出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以表达的凄情。 黄昏紧皱起黑色的眉毛。 院外停留着谁家的马匹。 莫非是昨天我在酒中耗尽了青春? 莫非是昨天我已不再爱你? 诗人已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美妇人”的一片痴情会是什么结局,意识到萌动的爱情之芽必会遇上严酷寒冬的摧残而夭折,终于采取了理智的态度面对现实: 我会忘掉种种黑暗势力, 他们曾折磨过我,欲置死地。 可爱的身影!可亲的面孔! 只有你一人不会被我忘记。 即使我爱上了另一位女子, 亲爱的,我也会对她讲起你, 我会告诉那未来的恋人, 我曾经把你称作亲爱的。 应当说,这种表面上轻松自如,实际上极其痛苦的抉择乃是爱的升华。由于诗人所表达的是真实的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感情就愈显得纯洁和高尚。诗人以坦然处之的超越态度表示对“美妇人”最终抉择的完全理解和真诚的谅解。然而,在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正含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尽管“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却也难以掩饰心情之凄恻。这矛盾的统一又构成了全诗的突出特点,耐人寻味。表面上看来,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在这浪漫的诗意中淡化了。用振奋精神的美酒浇愁,只会愁上添愁。不过,一个灵魂高尚的人,永远也不会在忧愁中沉没,而是在醉中求醒,使心灵净化,让圣洁的爱情成为永恒: 我会讲述我们过去的生活 怎样流逝而没有成为陈迹…… 这是对美好恋情的珍惜,又是痛苦心灵的慰藉。如此情依依,谈何别离!那铭记在心、时时浮现的缠绵之情该从哪儿谈起?!西方人的这种豁达胸怀在东方人眼里,往往被误认为“玩世不恭”。读者如果对照一下普希金的诗句“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也许会对叶赛宁此时的真挚情感有着更深的理解。 表面上看来,此处漫不经心,实乃言浅而情深,以轻松的分离反衬出离愁的不寻常。这不寻常的离愁在诗的结句中达到了顶点: 可是你,我勇敢的带头人啊, 把我弄到了何种境地? 这是诗人拨开千头万绪的纷杂情丝所发出的痛苦呻吟,表明理智终于占了主导地位。借助于理性和毅力诗人最终摆脱了情爱的漩涡。这是心灵对理智的让步,而并非理智“战胜”了心灵。“战胜”只会导致怨恨,“让步”则带来了理解。 诗的末尾忽转凄婉,颇具叶赛宁诗的“沉郁”特色。虽不着凄凉之语,却凄凉之意自见。但这不是消极的叹息,而是对美好情愫的肯定。 诗人有意让全诗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使弦外之音如空谷作响,更显哀婉和不绝于耳。诗人多情也好,痴情也罢,终未拘囿于个人情感而不能自拔。相反,诗人能够将怨恨化为理解,宽容大度地接受离弃的苦果,内心虽然痛苦,但崇高的心灵却闪烁异彩。 诗贵情感的自然流露。换句话说,好诗应是诗人心中诗意诗境的纯真表现。《无赖汉之恋》是一组坦然流露的诚挚纯真的心曲。这里不靠激情去夸张,也不依绚烂文采去装饰,而只凭真情实感的袒露。那纯真、炽烈的情感火焰升华出光彩夺目的诗的结晶。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