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伊扎克·拉宾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六 | |
|
|
§第二章 §战争已经走来 阿隆的劝阻确实一点没有错,阿、犹的冲突越来越频繁。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正在试图解决这一争端,曾经狂妄一时的英国当局也开始感到无能为力。战争或许是真的难以避免了。 伊休夫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致力于建立犹太国的最后努力,刚刚到任的犹太办事处防务委员本—古里安还是犹太建国协会执行机构主席,由他领导军事让拉宾感到十分欣喜。可是本—古里安到任的一席讲话让大家如梦初醒一般地感到一阵恐慌,他说哈加纳拥有的全部武器仅仅是10073支步枪,186挺重机枪,444挺轻机枪,两英寸口径迫击炮672门,三英寸口径迫击炮96门战斗力颇强的“野战军”——哈加纳仅有几千人的帕尔马契可以打硬仗训练有素,一支“游击队”式的武装怎能与机械化装备的阿拉伯强敌拼杀?更可悲的是许多战士是十几岁的大孩子,根本连坦克、大炮、飞机都没见过,因为伊休夫还根本没有过这些武器。善良的犹太人在二战结束前接受了英国人的意见,不但未发展军事力量,反而裁军50%,裁下的不少优秀的帕尔马契战士还在本—古里安的鼓励下开赴欧洲战场,参与英法协同对德军作战。拉宾认为本—古里安犯了这样一个粗心的错误,实在令人遗憾。然而,拉宾却也是一直十分敬重这位领袖,本—古里安近乎神奇的政治远见、坚定的信念和敢干能干的劲头让拉宾十分敬佩。拉宾与其他犹太青年人一样把本—古里安看成是当时威信极高,无可争议的领袖。 1947年10月,被英国抛弃的犹太人又被美国人拉过去,联合国早期一直是由美国把持的,支持犹太人的还有苏联以及在美国施压下的拉美诸国。11月29日,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以色列国建立得到联大的认可,立时,几十万犹太人欢欣鼓舞,拉宾这时已是帕尔马契的副司令员兼作战部长,在特拉维夫的欢庆活动中,拉宾与大家一起欢呼雀跃,确实,久遭磨难的人们就要拥有自己重建的国家,脑海里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第三圣殿” 阿拉伯人被联大的“大国政治”激怒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首先受到阿拉伯人的袭击,有1/6的犹太人居住在这座圣城里面,阿拉伯人来势汹汹,欲先取老城,再攻全城,还未建国,强敌即已兵临城下。 以色列为换得盼望已久的分治决议,竟在分治决议中妥协地接受把耶路撒冷作为一块“飞地”,而阿拉伯人并未接受这一协议,犹太人只能被动地防备而不敢去轻易出击,战争的主动权在阿拉伯人手里,更何况大部分的其他犹太人都居住在地中海沿海平原和北部加利利,仅有一条路过阿拉伯人居住区的70公里公路与耶路撒冷相连,阿拉伯人占尽天时地利。 这一次拉宾要指挥帕尔马契战士保证70公里的“生命线”能够畅通无阻,“畅通”只能是奢望,因为阿拉伯人抢先占据了两处关键地段——成为难缠的“死亡点”。一处是公路在阿雅隆山谷中拉特隆一段,另一处就是再往东的阿雅隆山谷出口,这两处一处是需汽车曲折爬升的高地,另一处是通路极其狭窄的谷地,平庸的狙击手都敢保证在这两处伏击成功,因为军车开到这里必然会减速行驶的。生命线连接着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耶城的一切补给食物,弹药、武器甚至饮用水都有赖它去完成,因而两处“死亡点”给拉宾出了极大的难题。 拉宾得知战友为运送物资在拉特隆车翻人亡,心中十分烦闷,然而确实没有可行的办法。因为“敌强我弱”这是犹太人对阿各个冲击点的共同之处,要么硬拼要么就是用计了。年轻战士建议把钢板焊到驾驶仓两侧。但施行不久,拉宾又难受地看到了运回的随车战士的尸体,在交叉火力射击下,为了保护司机,年轻人牺牲了。许多战士绝望起来,拉宾亲自参加了多次的护送,使战士们又振奋起来。拉宾找来更多的钢板把货车变成土造装甲车,可是不久对方又制出土造穿甲弹,阿拉伯人以逸待劳,“生命线”还是一再告急。 耶城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那里甚至还有亲阿的英驻军在捣鬼,他们按联大决议要到1948年5月14日才能撤走,战争、生活必需品的匮乏已使城中的犹太人难以维持。这时,哈加纳才增援拉宾部队搞了一次“纳契松行动”,以强攻把敌人暂时驱离公路,而趁机连续6天抢运300多车的物资补给,可增援一走,拉宾又被赶了出来,“死亡点”又在阿拉伯人控制之下了。 4月15日,拉宾被任命为帕尔马契新建“哈雷尔旅”上校旅长,部下官兵增至2000人,然而本—古里安在任命通知之后,又通知伊扎克·萨德将率部增援拉宾再搞一次大规模的运送行动,拉宾认为阿拉伯人上一次的退避可能是预计不足,这一次少不了一场恶战了。然而这场恶战并未打成,因为他又收到本—古里安的另一道命令,命拉宾率部于20日凌晨开赴耶路撒冷。拉宾知道此行或许比打通生命线更加凶多吉少。因为本—古里安是得知英军可能提前撤出耶城才出此计的,拉宾对这条消息是怀疑的。 350辆卡车组成的长龙天才蒙蒙亮便出发了,果然在拉特隆遭到了阿拉伯人的袭击,本—古里安亲眼所见20辆卡车被击毁,20多名战士倒在了硝烟中,拉宾后来使出了最后的本钱——两辆从英军那偷来的装甲车,才打退了敌人。耶路撒冷的援军赶到时,本—古里安和拉宾以不同的感受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援军战士说,英军根本没有撤出。本—古里安和拉宾的额角却渗出了汗珠,趁英军撤出而抢占地盘已经不可能,而且这次面对的是英驻军和阿拉伯人两个敌人。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