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伊扎克·拉宾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一


  美国始终认为约旦是一个可争取的对象,它从不像埃及、叙利亚那样与苏联交往甚密,况且约、叙之战倘若扩大将会使本已迷离难测的中东变得更加令人无措。

  巴解组织在约旦的发展曾一度得到了侯赛因国王的支持,因为他们共同之处都是以打击抢占了土地的以色列人为目标。阿拉法特利用巴解组织的武装力量——法塔赫和哈巴什的人阵在约、以边境向以色列发射火箭,或侵入以境内发动进攻和进行恐怖活动。但多年以来,遭到报复的常常是约旦王国的境内目标,侯赛因国王手下的贝都因人将军们十分恼火。70年代以后,法塔赫等控制了不少约旦地盘,在一些地方还接管了警察,阿拉法特公开地发表不敬重侯赛因国王的言论,甚至发生了枪击王室座车的事件,侯赛因正犹豫不决时,阿巴什人阵战士居然不顾任何后果地摧毁了三架停在安曼附近机场从国外劫持来的班机。

  盛怒的侯赛因派出贝都因人强大的坦克部队开始猛攻巴解难民营,难民营显然是难以与约旦人的大军匹敌的,约旦进攻势如破竹。阿拉法特赶紧求助于叙利亚,叙利亚马上出兵对垒约旦,这便是中东历史上的“黑九月事件”。

  拉宾知道这一次会有美国上门求助的,这无疑是个:“揩油”的好机会。此时梅厄夫人亦在美国访问,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但在国内,代总理伊加尔·阿隆和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却出现分歧,前者是支持讨价还价后即进攻叙利亚帮助约旦人的,后者考虑更多的是苏联是否会提供机会同埃及从运河干涉。拉宾来不及考虑这些了,至少美国人支持,这说明苏联人不可能会轻举妄动。他的首要任务倒是逼基辛格自己说出要求助于以色列的话,基辛格总不上钩。直到最后关头,基辛格才妥协了——“你们是不是建议由以色列干这件事情?”拉宾问道。

  “是的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来进行这件事情。”基辛格疲惫地回答。

  拉宾回想起在罗得岛首次参加谈判时得到的那条经验——谈判即交换,只有当自己手中有对方需要的东西时才可能成交。

  在以色列国防军一切准备就绪之际,拉宾又找到了西斯科,找他侃“价钱”,他提出了若埃及重开消耗战必须有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并提供更多的武器,基辛格和西斯科都不得不马上拍板答应了。

  以色列军很快便大量集结到了戈兰高地,装甲纵队故意疾驰掀起了大量的尘埃,让大马士革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美国第6舰队的航空母舰也驶到了地中海东部海域,叙军基地上空常有以色列战机盘旋,叙利亚被美国和以色列的积极举措震慑了,叙利亚装甲部队于22日下午6时撤回了本土。

  以色列在中东又出色地表现了一把,拉宾想给尼克松上一课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尼克松政府深深地感到,以色列才是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另外,美国也开始检讨自己前一段对苏联的“手软”,这一次他们相信了,实力可以让苏联低头,而且只有实力才能做到。

  事实上,阿拉伯世界的首领纳赛尔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他在开罗召开阿拉伯总统和国王会议并大力撮和才使侯赛因与阿拉法特最后拥抱亲吻——以最阿拉伯的方式促成了约、巴之间的停火。

  以、埃的关系仍然是“不战不和”。纳赛尔突然于1970年9月28日去世了,经过一番权力之争,他从前的副手安瓦尔·萨达特继任了埃及总统宝座,很快这位同样大胆而有韬略的政治明星便开始释放能量了。

  萨达特向美国转达,埃及可以重开苏伊士运河国际水道,对此要求以军从东岸后撤20英里作以交换。

  这一建议与以往埃及的建议区别很大,至少不是一谈就得先还领土那套主张。

  1971年2月8日,雅林向以埃两国提出了询问,即双方是否愿用撤回国际边界和得到最后和解做以交换。

  “六天战争”以后的以色列早就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了,一种让外人并不十分理解的生存空间威胁论促使他们一次次不惜将战火燃至邻邦境内,对“雅林的询问”,以色列内阁先是一片漫骂嘲笑,然后便继续作文字的“文章”。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