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卓别林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六 | |
|
|
此片没有对白与紧凑的情节,却因奇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许多轻松活泼的插曲等“附加品”,博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包括那首奇怪的歌曲。美国的电影评论界的态度却是冷淡的,有报道说:“电影批评界都一致替这部影片的缺乏统一性表示惋惜。批评界认为这部影片的作者只是用一条非常牵强的线索,把一些有趣的或优秀的特别事件混在一起而已;可以很恰当地说,这部影片是既无‘起’,又无‘中’,又无‘讫’。”“但广大观众却很喜爱这部影片,他们很庆幸在影片中再度看到从前的夏尔洛……并不太多地表现心理状态,也不大谈社会学和哲学的夏尔洛。” 可是,恰恰有人就非常武断地认定了这部影片的社会意义。一些大资本集团的喉舌报纸如此攻击“卓别林还从来没有变得这样强硬和叛逆过……他更明显地成为企业巨头们和警察的公开敌人了,人们是不会饶恕他的。” 在纳粹党掌权的德国,《摩登时代》遭到禁映。希特勒政府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命令其在巴黎的代表,以盗窃他人作品罪控告卓别林。这个戈培尔在德国大资本家的支持下,于1933年获得德国电影托拉斯的领导权。设在巴黎的托比制片厂即属德国公司,该厂在希特勒上台前的1932年拍过《我们要求自由》。系由法国导演雷纳编剧、导演,其中也提出了失业和机器的问题。但因为雷纳未依法取得剧本的著作权,所以托比就能以制片厂拥有本片的名义,诬蔑《摩登时代》抄袭该片。他未征求雷纳的同意,就迫不及待地指控卓别林。 然而,在法庭辩论时,雷纳的证词击败了托比。雷纳一开始就宣称:他对能给予他的老师一些微小的帮助感到骄傲。《我们要求自由》的真正创作者所作的证词,使戈培尔的下流手段落空。卓别林没料到的法西斯分子气势汹汹打上门来的第一次较量,就在友好的、正直的法国艺术家的支持下获胜了。 《摩登时代》在洛杉矶上映时,卓别林一如既往在影院厅灯熄灭后,进去观察观众们对影片的反应。这次,他出入几家电影院的结果是,发现了一个既成事实:自《城市之光》上映5年后,一些生来就不知道“无声片”为何物的儿童们,都不了解《摩登时代》中的人物,为什么不说话光打手势? 1916年以来,卓别林就保持着收集影片信息反馈的作法:他总是抽查式地找一家大众化的影院,出其不意地放一部尚未公映的影片。他每次以极度不安的心情等待着结果,然后通过剪辑、修改去掉某些拍摄中认为是很不错的画面。 他非常重视各类观众的初步反应,尤其是重视儿童的反应。他要是懊丧地说,孩子们看到某个插曲或某个镜头时没有发笑,他的合作者、工作人员就知道他要下决心剪掉或重拍这一场、这个镜头了。他在《巴黎一妇人》上映时,曾说过:“我从不努力地去献媚观众,但我也从不企图阻止观众发表意见。” 这一次,洛杉矶新一代儿童的反映,以及一些朋友们的态度,促使他下了决心。没过多久,他就宣布,他的下一部电影将是对白片。 第十七章 南中国海滨的秘密婚礼 是什么内容呢?他过去曾有过拍摄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的打算,也有拍《耶稣的生平》的意向。他曾与友人说过,耶稣是传道者臆造的,从未存在过。他有过改编小说《好兵帅克》的考虑,也有过5次拍摄《拿破仑》的计划。他自己扮拿破仑,约请某女歌星或别的女演员饰约瑟芬皇后。他以往认真研究过拿破仑的传记,他眼里的拿破仑与别人眼里的拿破仑不一样。他说拿破仑是一个虚荣心强、易于动怒、多情善感的人……他想这样写拿破仑:1821年这位法兰西皇帝逃出圣赫拿岛后,发现世界面貌已与过去大异,欧洲成了商人的天地。他什么都不懂,都不适应,最终成为一个幸亏没有老死他乡的流浪汉…… 他没有再构思下去,卓别林决定休一次长假,一来恢复疲惫的身心,二来他想彻底地放松,不想听任何有关影片的报道。这,只有不动声色地离开好莱坞和洛杉矶了,因此他决定赴檀香山。 他带着宝莲和她的母亲悄悄地坐轮船,第一站到了旧金山。他们上岸去买了一些旅行用品,返回船上经过码头的仓库时,卓别林看见那儿堆放着的货物箱上盖着运往“中国”的字样。他心中一动,脱口而出:“咱们到那儿去。”宝莲问:“到哪儿去呀?”他说:“到中国去。”宝莲一惊:“你这是在开玩笑吧。”因为原来只说去檀香山,卓别林说:“咱们现在就去,否则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宝莲急了:“可是我什么衣服都没带呀。”“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到檀香山去买嘛。”卓别 林说。 卓别林是那么喜欢在海上航行。他认为,航海是一种灵丹妙药,没有什么能比航海更容易恢复人的健康,抛开人从尘世带来的烦恼了。不过,等船舶把人带到海上医治好人的病痛后,最后还得驶进港口,把对大海依依不舍的人送回无聊沉闷的世界。 果不其然,船抵檀香山,卓别林就大吃一惊:有关《摩登时代》的大幅广告高高竖立,大批的新闻记者已等候在码头上。船刚靠岸,他们就涌上甲板拍照、采访。 以后,他对船长打了个招呼,在旅客登记本上写了化名,到东京时才没被记者发现。 他们继续南下,到了被称作“东方之珠”的香港。太平山顶、铜锣湾畔,留下了卓别林和宝莲的依依身影。他们到了广州,珠江岸畔的长堤,沙面的大榕树下,荡漾着卓别林和宝莲的欢快笑声,他们在南中国海海滨秘密成婚,共度蜜月。然后,取道新加坡登船返回美国。 在整个半年多的度假航行中,卓别林在船上只遇到一个名人:法国诗人、作家、电影导演让·科克托。两人交换了对生活与艺术的看法,科克托说他自己是一个黑夜里的诗人,卓别林是一个阳光下的诗人…… 卓别林与宝莲回到好莱坞后,朋友们和新闻界这才知道他们已经结婚,大家向他们祝贺一番。联美公司和他的制片厂送来另一个祝贺的消息,《摩登时代》已风靡全美,正发行到世界各地。 《摩登时代》放映后,群众和观众说,影片诅咒了大资本家为榨取高额利润,不断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影片表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各界人士评说,卓别林以极其高明的艺术技巧和极其荒诞的艺术形式,揭露了大机器时代制度的荒谬、反常,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认识价值。它描写了“本来应该使人摆脱繁重劳动的完善的机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的过程。有的评论家说,可以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比听哲学家的学术演讲的更多的东西”。有的评论家说,这影片是艺术形式的《资本论》。有的人甚至编了这么个故事,说爱因斯坦看了这部片子后,曾写了一封信给卓别林,信中说“亲爱的查理,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伟人。” 香港之行使卓别林接触到一些俄国贵族及他们的后裔。1931年他访问上海时,就接触到一些俄国贵族,当时他们流落在那里被称作“白俄”,一些男的打工,女的当舞女。他想以此为题材,为宝莲写一个电影剧本。 故事叙述一个年轻富有的美国人旅游到中国,在香港时遇到一个漂亮的“白俄”舞女与他产生了浪漫的爱情。卓别林用了好几个星期把这个剧本搭出了架子,并且他想让以演西部英雄形象闻名的、表演真实的贾莱·古柏来演男主角。他对写好这个剧本很有热情和信心,而宝莲也对此很感兴趣,认为这浪漫故事能感动人。 此外,他还想写一个《巴厘岛的野女郎》的剧本,由宝莲来演。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