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朱可夫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〇


  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化,无疑打击了红军领导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朱可夫也相对地保持沉默了。这一时期的最高统帅部的人大多平庸和缺乏经验,正是这些人说服了斯大林,没有采纳朱可夫和沙波什尼可夫关于组建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建议,甚至解散已有的大的坦克部队。只有到了1941年红军节节败退时,朱可夫的看法才被重新采纳,这是后话。

  1937年朱可夫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三骑兵军军长。不久,他又被推荐担任第六骑兵军军长。由于朱可夫以前指挥的第四骑兵师属第六骑兵军,所以他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命。同时朱可夫开始研究骑兵机械化集团军中骑兵的战斗使用问题。他非常重视骑兵同坦克部队的协同作战和战役中对坦克防御的组织问题。

  当时,在第三军和第六军的各种野外演习,朱可夫都要求同独立坦克第三十一旅或独立坦克第三旅配合行动,因为这两位旅长过去都是朱可夫的同事,这样在“战斗情况”中彼此非常容易理解。

  在朱可夫任第三骑兵军军长之前,朱可夫曾被作为主要军事观察员之一派到西班牙。在1936年秋到1937夏,朱可夫充分利用了西班牙内战这一宝贵的试验场,新式武器得到试用,一些有争议的现代战术概念,也可以进行研究,看效果究竟如何。苏联装甲部队在西班牙参加过多次战斗,有时打得很出色,但有时也会因为战术不妥或笨拙的试验而常常失利。

  1938年夏,朱可夫又被作为军事使团的一员派往中国,了解日本军队的战略战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证明朱可夫在中国没有参与中心工作,他的才干也没有被发挥,近乎于无事可干。同年冬天,朱可夫被调回国内,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这样他就有了指挥一个大战役军团的机会,也为他展露才华创造了条件。

  对于朱可夫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一份1943年5月俘获的德国军事文件中有所了解。上面写着:“朱可夫是个说话坦率勇于行动的人,他的特点是毅力胜过智力。在苏联军界很受重视,被认为是非常能干的军官和优秀的组织者。他第一个主张大规模使用坦克,并在实践上成功地加以运用。”敌人的评价往往具有客观性。

  
  §六、哈勒欣河初露锋芒

  1939年6月1日,在白俄罗斯第三骑兵军司令部,作为军区副司令员的朱可夫正在对刚进行的一场演习讲评。参加演习的各兵团指挥员、参谋长和作战参谋人员坐了一屋,大家静静地听着,并不时作着记录。一阵急促的电话铃从隔壁传来,没一会儿,军区军事委员苏赛科夫急匆匆跑进来,打断了朱可夫的发言,他低声地告诉朱可夫,刚才莫斯科来电话,命令他立即动身,到国防人民委员会那里报到,看来情况相当紧急。

  朱可夫草草做了交待后,立即踏上前往莫斯科的最近一趟列车,第二天清晨,朱可夫赶到国防人民委员优罗希洛夫的接待室。此时他预感到有可能与战争有关。秘书告诉他,优罗希洛夫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他,并且说:“您进去吧,我马上去命令给你准备远行的行装。”

  “什么远行?”

  “进去吧!人民委员会告诉你一切的。”

  进门后,优罗希洛夫和朱可夫握了握手,表情严肃地告诉朱可夫,日军突然侵犯了蒙古,根据苏蒙1936年3月12日的苏蒙条约,苏联政府有责任保卫蒙古不受任何外敌侵犯。他走近地图向朱可夫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指着哈勒欣河以东地区说:“我认为,这里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你是否可以立即飞到那里?如果需要的话,把部队的指挥权接过来。”

  “我可以马上起飞。”朱可夫立即回答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