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乾隆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八 | |
|
|
§六、六下江南 乾隆帝一生多次外出巡游。他曾四次东巡,到达盛京(今沈阳),两次到曲阜祭孔,并巡游泰山,还曾游了嵩山和洛水,但最著名的还是他六次下江南。自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后,他感到北国风光到底不如江南秀丽。于是,以后或因郁闷,或因闲暇,又五次南巡。这种巡游既达到了游玩散心的目的,也了解了南方的民风民俗、政治情势,因而也利于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帝首次南巡。 当时也有几个大臣出班谏阻,都被乾隆帝驳回。他命大学士刘统勋代理朝政,史贻直总揽军务,自己奉皇太后去江南。和珅则迅速通知沿途各省督抚,赶修行宫,准备接驾。乾隆帝从宫中挑了几个嫔妃作为陪侍,外面尽是扈从,仪仗车马更是说不胜说。开路先锋自然是和珅。乾隆帝一行到哪里,哪里自督抚以下都要跪接。一切供奉都由和珅监视。沿途迎驾的督抚都要看和珅的眼色行事,请求和珅代为周旋。这些地方官为了讨好和珅,私下大量馈遗,和珅则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因此,乾隆帝每南巡一次,和珅就发一次横财。 有一次在扬州,扬州富绅汪如龙献给乾隆帝一个名叫雪如的歌妓。这歌妓不只是长得楚楚动人,而且唱得也很好,深受乾隆帝宠爱。为着这么一个雪如,汪如龙竟被赏二品顶戴,并准在御前当差。汪如龙自然是十分得意。在海宁,乾隆帝奉皇太后住在陈阁老家中。这陈家是海宁望族,自明末陈之遴降清后,历陈说、陈世倌、陈元龙都位及人臣。雍正帝与陈氏过从尤为亲密。这次南巡,陈阁老听说御驾将到,便将家中的安谰园装潢得万分华丽。通往陈家的大道也整治得宽敞平坦。陈阁老率领全家人到埠头恭候,排班跪接,恭引到家中,让乾隆帝和两宫在安谰园下座。 乾隆帝怕陈家过于拥挤,便让大部分人留在船上,只带少数随从住在陈家。因是累世友好,自然格外亲热。 席间,乾隆帝当场赋诗,其中两句是:“老成忆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这两句诗一时广为流传,它不仅是对陈阁老的褒奖,即同朝旧臣读了这诗,也都颇为感奋。乾隆帝还特地拨予一笔库银,作为陈阁老的养膳之费。在陈阁老家一连住了三四天,临走时,乾隆帝特地嘱咐陈阁老,自己走后把中门封了,以后非天子临幸,不得再开。陈阁老自是满口答应。 有一次南下路过济宁,济宁知州颜希深擅自开仓发粮,下乡赈饥,反耽误了供奉皇差的事。和珅大怒,立命提颜希深家属来问。山东巡抚也吓得屁滚尿流。 颜母到后,说河工出了险,灾民纷纷来署,凄惨万状,未等报上司批文,自己擅作主张,要儿子立即开仓赈灾。本来让他快去快回,不料耽误了时间,耽误了接驾大礼。皇太后见她应对称旨,认为礼节虽亏,亦应赦宥。不大会儿颜希深也慌慌张张地赶来,吓得话都说不清楚了。乾隆帝感到颜希深是个廉吏,自己因顺风,比原定日期提前了两天,虽供奉不周,但情有可原。何况皇太后已说了要赦免的话,所以就赦免了颜希深。颜母和儿子回去后,皇太后对乾隆帝说:“这是个贤母,他这个儿子也是爱民的好官。”不久,颜希深即被提升为河南巡抚。 乾隆帝南巡时,好微服私访。一天傍晚,他刚到一村头,忽然下起雨来,衣服都淋湿了。他到一家门口,敲门求宿,这家人看他是个不速之客,没让进。 他到另一家去叩门,这家有狗,狂叫不止。这家主人以为有贼,遂大喊捉贼。几个年轻人出来拳打脚踢,乾隆帝大呼救命。这时走来一个白发老头,看乾隆仪表堂堂,不像盗贼,遂喝退少年,将乾隆帝请至自己家中。乾隆帝谎称自己是山东人,姓秦名昆,字贡若,祖上都是读书人,因一个表哥在江南开了个店铺,故来相投。老头听说他是书香门第,顿生敬意,遂命家人杀鸡煮饭。这老头有两个儿子,长子已30多,以务农为业,小儿子还不到20岁,长得很秀气,还读了几年书,乾隆帝很喜欢他。夜里,乾隆帝就与这个小儿子抵足而眠,听他讲了半夜乡间风俗。第二天,这一家人再三挽留,乾隆帝颇受感动。临走赠送给老头一块白玉,老头不受,就送给了那个小儿子。过了两天,乾隆帝又到这家来,赐名那个小儿子叫奇逢,并领他到京师就学。村中人听说那天晚上投宿的人是乾隆皇帝,那几个动手打乾隆帝的人慌忙逃跑,害怕受到报复。乾隆帝对那几个年轻人未予计较,而奇逢后来却得了一个不小的官职。为这事,当时的人都说乾隆帝不忘小惠。 有一次乾隆帝在江南巡游,路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群众,他们听说皇帝要从这里经过,都想瞻仰一下皇帝的仪容。有一个人称乾隆帝为“皇帝老爷”,扈从的卫士认为这是大不敬的话,要将这人抓起来治罪。 乾隆帝对这种称呼也感到很惊奇,就问身边的一个大臣。这位大臣回答说:“南方的老百姓愚昧无知,不明大体,他们往往称呼天为天老爷,称呼地为地老爷,各种天地神灵,无不以老爷相称。”乾隆帝听后大笑,知道“皇帝老爷”这种称呼并无恶意,遂命卫士将此人放开。其他人都称赞这位大臣回答得体。 乾隆帝到扬州时,有人向他讲述当初史可法守扬州的事,颇受感动。他特赐史可法号为“忠正”,并传旨在扬州梅花岭为史可法修建祠堂。不久,一个姓蒋的侍御访求到史可法的遗像和一封家书,进献给乾隆帝。乾隆帝遂题五言诗一首,命刻于祠堂壁间,以示奖恤遗忠。有人说,史可法因抗清被豫王所杀,这样褒奖他是否不相宜。乾隆帝则说,臣下各保其主,理应尽忠,虽兵败被杀,其节操足为后人楷模。乾隆帝称赞史可法,实际上是为他的臣下树立榜样。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清初凡是降清的明朝旧臣,不论对清朝有多么大的功劳,乾隆帝都把他们列为“贰臣”,命史馆将他们列入“贰臣传”。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