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唐太宗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二


  §第十一章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以后,曾主持开展过一次关于“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这次辩论的目的是力图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当时面临着百废待举、百乱待治的局面,大乱之后究竟能否大治?看法是很不一样的,持怀疑态度的不少。连唐太宗也发出了“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的感叹,对于“致治”缺乏信心。唯独魏征满怀信心地说:“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过,三年成功,犹谓其晚”。

  这是很有见地的。大臣封德彝等却大不以为然,引证历史,说什么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渐渐地浇薄,所以秦朝专用法律,汉朝杂用霸道,它们是想教化而不能,不是能教化而不想。他甚至当着唐太宗的面,厉声指责:“魏征书生,不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乱国家。”魏征也不客气,他援古引今,考之史籍,反复说明乱后致太平的事例多得很。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作出了“大治”天下的决策。

  天下怎样才能“大治”呢?唐太宗和魏征认为,必须抚民以静。所谓“静者,为化之本”,这就是“安人理国”的根本方针。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这时,北方突厥扬言以“将兵百万”相威胁,颉利可汗侵犯至渭水之北。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坚决实行“安人理国”的方针,他挺身而出,订立了“便桥之盟”,突厥撤退回去。事后,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新即位,为国者要在安静。”因为“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这说明,唐太宗所谓“安静”,最初主要是指不进行对外战争,使百姓减少兵役的负担。

  任何施政方针都是不断完善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唐太宗所谓“安静”又包括了新的内容。武德九年十一月,唐太宗和群臣商议“止盗”对策,提出了“安人理国”的四项措施:一是“去奢省费”,二是“轻徭薄赋”,三是“选用廉吏”,四是“使民衣食有余”。

  同年同月,唐太宗强调指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治国必先安民的远见卓识。贞观元年,唐太宗重申“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次年进一步阐明治国在于“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这样,以“存百姓”为宗旨、以“简静”为特征的治国方略,就被明确地规定下来了。

  唐太宗的抚民以静的治国方略,是以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和静为农本的经济思想为其基础的。对于这一点,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太宗鉴于隋亡于虐民的教训,把“存百姓”当作“为君之道”的先决条件,同时又把“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联系。他的思路是很明确的: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百姓的存亡取决于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欲。他把国治、民存、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于君贤。他有一句名言:“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这是君主的安危受到人民力量制约的思想流露。同时,唐太宗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政治上大治,必须在经济上十分重视农业这个根本问题。他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

  唐太宗的农本论并非抽象的概念,它的表现形式就是静为农本的观点。具体地说,一方面要让农民休养生息;另一方面统治者征役要不违农时。与民休息是静为农本的核心内容,不违农时则是休养生息的必要条件。贞观二年,唐太宗在慰劳刺史陈君宾时说:“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晓夜孜孜,惟以安养为虑。”

  贞观三年四月,在《赐孝义高年粟帛诏》中说:“自登九五,不许横役一人,唯冀遐迩休息,得相存养。”

  贞观八年,又指出:“朕有天下以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

  从这些话里,可以窥见唐太宗是注意贯彻静为农本思想的。

  唐太宗不仅规定了以“静”为特征的施政方针,而且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落实。具体地说,他的重农政策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