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袁崇焕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四 | |
|
|
§八、蒙冤而死 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 ——《狱中题壁》 袁崇焕为什么突然遭到逮捕呢? 原来在宁远、宁锦两次大捷后,后金就感到袁崇焕是个劲敌,但是无可奈何。其后,章京范文程就献上密计,要施行反间计,在广渠门、左安门两次血战以后,皇太极又一次感到不把袁崇焕除去就不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刚好,金兵到达北京牧马场时,明朝管马的杨太监等二人和其他300人一起投降。太监是接近皇上的人,皇太极就在他们身上打起了主意,想出了一条反间计。他袭用《三国演义》中所讲的周瑜利用曹操的说客使曹操中了反间计的手法,利用了这两个太监。皇太极一面在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兵到南海子,一面嘱咐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教他们如何进行反间。这两人在听到皇太极的密计以后,就故意坐在杨太监等二人睡觉附近的地方,低声耳语,故意让他们听到,说是:“今天撤兵,是皇上的计划。 刚才看见皇上一个人骑马走向敌阵,敌方有两个人来见皇上,说了好长时间的话才回去。估计袁督师和我们有密约,这件事立刻就能成功。”杨太监不知是计,还假装睡着偷听,把他们的话默记下来。事后金兵又故意放松戒备,让杨太监能够避开监守,在三十日逃回北京(有人怀疑杨太监本身就是后金收买的间谍)。 杨太监回京以后,就把偷听的话一一告诉了思宗。崇祯这个猜忌多疑而又自作聪明的皇帝,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以后,本来就对袁崇焕有些怀疑,这次听了杨太监的话果然中计,认为确有其事,就在十二月初一日再次召见袁崇焕时,把他逮捕下狱。 袁崇焕的被捕,除了思宗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外,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毛文龙是阉党,又是浙江人。在他生前,每年从朝廷领来上百万的饷银,大半不出都门,而由他送给有势力的阉党官僚。自他被袁崇焕杀死以后,经常受他贿赂的阉党残余失去了一笔重大的财源,当然恨袁崇焕入骨。因此,毛文龙的同乡而又同阉党密切勾结的礼部侍郎温体仁以及同袁崇焕有私隙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伙同党羽阴谋陷害袁崇焕。当金兵盘踞在通州的时候,温体仁就密疏攻击袁崇焕,说他“以五年平辽东欺骗皇上,实际是要同后金议和,现在又引诱敌兵长驱直入,目的在胁制朝廷,订立城下之盟”。 (二)宦官和皇亲国戚们都在北京城外占有庄、店、邸、墓等产业,金兵到来,无疑受到糟蹋,他们非常痛心。这些人既不懂军事,又只保护自己的私利,就十分主观地要求袁崇焕赶快将金兵击退。当不能达到目的时,就迁怒袁崇焕,在思宗面前说他“逗留城下,不肯尽力”;甚至散布流言蜚语,诬陷他是叛逆。 (三)大同总兵满桂,起初和袁崇焕一同守宁远。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宁远时,满桂首先主张放弃宁远城,受到袁崇焕的斥责。后来,满桂又因与祖大寿不和被袁崇焕调开。因此,他对袁崇焕很不满意,甚至怀恨在心。这一次他由大同带兵入援,为了制造群众对袁崇焕的不满,竟然命令部下假称袁军,在京郊大肆进行掳掠。后来,在德胜门一战中,他败入瓮城,又贿赂宦官,在思宗面前搬弄是非,中伤袁崇焕。在袁崇焕被捕的这一天,更无中生有地当面“揭发”袁崇焕的“奸状”。这些都加深了思宗对袁崇焕的怀疑。 此外,侯世禄从宣府带来的援兵也曾进行掳掠,当时有些人搞不清楚,把这些掳掠的“援兵”讹传为“袁崇焕的部下”,结果也使袁崇焕代人受过,为一些人所不满。 袁崇焕虽然被捕下狱,但还不一定就被处死。袁崇焕的被捕使他的部将十分恐惧,与其关系密切的锦州总兵祖大寿,深恐督师被捕会连累自己,于是与何可刚带师离开了北京,逃出山海关。袁崇焕的部队是抵抗后金军的主力,只有这支军队曾经屡次打败过金军,也只有袁崇焕对这支军队享有极高的威信。崇祯帝没有办法,只好叫袁崇焕在监狱里写了一封亲笔信给祖大寿。叫祖大寿等要以忠义为重,以大局为重,听从朝廷命令,团结一心,坚持抗金,决不可因为他个人的生死而轻举妄动,不要危害抗金大业。因为害怕引起类似的兵变事件,崇祯帝在后金直接威胁北京、横行关内的情况下暂时没有对袁崇焕作出最后的判决。 后来,当祖大寿接到袁崇焕的狱中亲笔信时,全军都痛哭起来,祖大寿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了,当时跟儿子在一起,问明了大家痛哭的原因,就对大家说:“督师现在还没有死,何不杀敌立功,再向皇上要求保住督师的命?”众将士以为这样做很对,当天就回师入关,奋勇杀敌。希望能用战功来保住他们所敬爱的主帅的性命。后来,祖大寿在收复永平等四城的战役中立下了相当的功勋。思宗认为袁崇焕和他的部下还是愿意抗金的,疑心稍微消释了些,想再启用袁崇焕。思宗并且说过“守宁远非袁蛮子不可”的话。当兵科给事中钱家修上疏为袁崇焕伸冤时,思宗也有“袁崇焕讯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拟擢用”的批答。可见袁崇焕不但可能不死,而且还可能再次被任用。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