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袁崇焕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〇 | |
|
|
§十、光辉思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袁崇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而且堪称有胆有识、大智大勇的卓越军事家。自后金发难以来,“辽左军兴,国事日棘”,被明朝先后任命辽东的封疆大吏有十几人,然其中能“诘戎兵以保疆圉者”,仅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其中功勋最显,战绩最著者,还要属袁崇焕。袁崇焕为人慷慨,胆壮机敏,自少喜好谈兵,常“以边才自许”,具有很好的军事素质。 他在任邵武知县时,便已通过向老校退卒调查讯问,略晓边外形势及险要厄塞。自请报效边关前,又单骑巡视关上,进行了实地考察。出任辽东后,曾随孙承宗遍阅关外布防,从而对“三州形势,两河地势,水陆机宜,兵马虚实,颇得其大”。掌握了克敌制胜的第一手资料。袁崇焕,在其46年的短短一生中,特别是他七载边疆的戎马生涯中,其一言一行,都给祖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永垂青史。 (一)“国家存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关心国家的存亡,并忘我地为之奋斗,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身处明王朝腐败无能,面临国家生死存亡多事之秋的袁崇焕,身居文职末吏,尚能关心边务,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了解辽东前线的军事形势;在朝野一片失败主义声中,能以“边才自许”;当辽东十分危急之时,以其大智大勇,单骑出阅关外、体察军事形势;归来便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挺身而出,主动弃文就武,出关监军。 在此,不难看出,袁崇焕不但具有为国家的存亡,置个人之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而且为了扭转逆势,提出克敌制胜的大方略;他只身冒险于两军前沿,以取得第一手材料的科学精神,即便在他下狱待死之时,闻金军击溃新任武经略满桂所部与为己下狱的部将“祖大寿引大队夺关而去,归宁远”的消息,当京师“举城皇皇不可终日”之时,尚能亲书檄文,调回祖大寿,何可刚部解京师之围。即所谓“一纸书,就足以却敌”,以国家为重的精神。凡此种精神,无论在何时代,都是国家和民族的精华,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乃为时代之脊梁。 袁崇焕从一个监军佥事成为一个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吏,并在抗金战争中做出杰出贡献,不仅与他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出类拔萃的军事才干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作风气质密切相关。 袁崇焕果敢顽强,“胆魄称雄”,具有“生死之心,身家不顾”的献身精神。他到辽东后曾表示“我不惜生命”。在被派往前屯安抚辽民时,“夜行于荆棘,蒙茸虎狼潜伏之地”,四鼓入城,将士无不佩服。 宁远危机,强敌压境,袁崇焕不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且为了安定军心,接老母、妻子于城中,誓与宁远共存亡,表现了无私无畏的优秀品质,给守城将士以极大鼓舞。 袁崇焕稳健刚毅、沉着镇定,能够临危不乱,遇事不慌。据朝鲜李星龄在《春坡堂日月录》中记载,朝鲜译官韩瑗曾亲见宁远之战的情景。战前,“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有忧色”,直至将敌人诱入外城,才“出其不意”,突然袭击,使敌人“措手不及而败走”。崇焕沉着冷静,胆魄如此,“直乃大将风范,有诸葛武侯风”。 袁崇焕“为人疏直”,嫉恶如仇。当天启年间,阉党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中外方争颂忠贤”时,袁崇焕却“于大珰鲜所结好”。在魏忠贤派阉党往辽东监军时,袁崇焕上疏抗谏,坚决反对,因此,他始终不为忠贤所喜。宁锦大捷“一时文武滥冒赠秩赐荫者数百人”,甚至魏忠贤的重孙尚在襁褓中也被封伯,而崇焕却只赠一秩,最后不得不乞休辞官。袁崇焕对阉党骨坚气直,对部将却不拘礼法,平等相待,“推心置腹”,因此,“诸将与崇焕恩信相结,骨肉弗逾”。 袁崇焕对士卒也十分关心,身为将帅,“能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士卒的爱戴,大家都乐意为他尽力。 明朝末年,朝廷皆暗,吏治腐败,政以贿成。在边将领“贪情者多”。有些人甚至“大袖高巾,昼夜聚饮,沉缅于金谷,流连于青楼,弓矢器械,十无有一,惟望奴酋一到为散场。”而袁崇焕与这些贪鄙怯弱的边将迥然不同,他持身严谨,居官清廉,既不贪图功名,也不醉心利禄。在福建,他“向为县令不取一钱”。“握兵以来,第宅萧然,衣食如故,犹加意寒生,恩施井邑,恤贫抚弱,所在有声”。“身为将帅,未尝为子弟乞一官”,死后被抄家时,“家无余赀”。所没收的只是“祖遗薄产”。袁崇焕这种节俭自持,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在那种“人务奔竞,苞苴恣行”的年月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袁崇焕虽身为武将,远在边外,却十分关注朝廷大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当时,朝廷内部党派纷争,直接牵动着辽东战事,袁崇焕对此十分忧患。他在《偕诸将同游海岛》诗中写到:“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片云孤月应肠断,椿树凋零又一秋”。表明了自己对于国难当头,朝官们却同室操戈,相互倾轧的愤懑和担忧。他从“前此熊廷弼、孙承宗皆为人所排构,不得竟其志”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统治集团内部的党争是贻祸封疆,败坏辽事的重要原因,尤其当自己为阉党排挤之后,更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点。因此,在他重新得到任用时,向崇祯皇帝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内,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而且“任事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闻之,是以为边臣甚难。”因此,他请崇祯“任而勿贰,信而勿疑”,“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袁崇焕的一席话,指出了朝廷党争对边臣的牵制掣肘,道出了明朝在辽东战场屡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敏锐。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