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流行歌曲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作者:林国清 陈 涓
一、利用流行歌曲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作品表达着对祖国的深情、对集体的热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自豪感、责任感。如: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我是中国人》、《春天的故事》,赞美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华民谣》、《飞天》,抒写保家卫国情怀的《说句心里话》、《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如果学生不再是跟着潮流走无意识地哼唱,盲目“跟风”,而是,真正领悟它们的内涵,不仅用歌声而是用心去诠释歌曲,那将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校组织的艺术节活动,班级歌咏比赛,开展主题班会等契机,引导学生选取参赛歌曲,在一次庆祝国庆的合唱比赛中,学生想在选曲上另辟蹊径,上边迟迟未定曲目,一边又你哼我唱当时流行的《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是啊,青春无悔,这不正是当代青年最强烈的心声吗?经过老师的解说,恍然大悟的学生带着不一般的热情新鲜感投入了练唱,声情并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流行歌曲培养坚强意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中学生虽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面对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承受力特别差的他们,一旦受挫,就未必是“强说愁”了,而是容易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影响学习生活,影响身心健康。这样的时候,有些好的流行歌曲倒是宽慰他们、激发他们的妙方。比如,全世界闽南方言区妇孺皆会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一时失志不要怨叹,一时落魄不要胆寒”,“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不论命运如何,“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口语化的语言、朋友谈心式的口吻、师长般的劝勉、通俗的比喻,加上激奋的旋律,令唱者和听者常常不由得要击节而歌而和。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受挫感被渲泄了,自信心和拼搏意志又回到了学生身上。再如郑智化的《水手》,一个残疾歌手“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的豪情,可激发学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和不屈的意志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
三、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并不仅停留于听和唱,他们也直接或间接(电视录像)地看表演看MTV,这些可谓歌曲不同形式的“包装”。随着卡拉0K的盛行和VCD、DVD的普及,这些水平大有高下、粗细、文野之分的作品,又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新的、鉴赏性很强的审美空间。当然,灯光、舞台、形象设计、还有电脑处理等等,涉及面广又是学生所陌生的,但它们本身便是对原作的再创造,我们可着重从作品内容与艺术形式(“包装”)的和谐美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鉴赏。每一首歌都有它自己的主题和风格,“包装”时画面(或舞台背景)的意境、歌手的形象定位等等,都必须与原作品基本格调相统一,方能相得益彰,给人更多的审美享受。比如获奖作品《辣妹子》,从辣妹子的从小爱吃辣、到说话泼辣辣、做事火辣辣、再到待人热辣辣,紧紧围绕“辣”的特点,由外至内活脱脱刻画出了“辣妹子”率真、热忱、敢说敢为的个性。MTV的拍摄以一弯清清的溪流、一片红红的辣椒为背景,让一身鲜红的“辣妹子”们挑着辣椒穿梭其间,歌手头挽发髻、身穿红底衬绿的传统夹衣生动活泼地演唱,整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给人较高的艺术享受。相反,相当多的作品在这方面则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低劣的。有些VCD、DVD卡拉0K版,对作品的风格内容不加考虑,粗制滥造,唱的是豪情万丈的爱国歌曲。画面上却出现美女着泳装在沙滩上搔首弄姿的媚态,我们就可多角度启发引导学生鉴赏,通过好的创意来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能力。
单位:福建宁德市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