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加强语文积累 丰富文化底蕴

作者:王 莉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制订一系列完整的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初一上期积累成语,下期积累歇后语;初二上期积累广告词,下期积累名人名言、谚语、俗语;初三上期积累对联,下期积累文学精品。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背诵中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先人们在私塾中,以“读背”为惟一的教学模式,这个读背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在造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浩大工程中功不可没。因写《资治通鉴》而名垂后世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能写出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正是仰仗其能将众多材料烂熟于胸的功夫。这“烂熟于胸的工夫”靠的就是读背。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在语文课内课外,要鼓励学生强闻博记,做到“眼头过,口头过,心头过”,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把别人的外在的知识,变成阅读者自己的内在的东西,为将来做事做人准备好应有的“本钱”。
  三、加强课外阅读,丰富积累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三年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二三部名著。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一本课外书或二篇课外美文,并认真写好读书笔记,语文教师要检查、评分,读书笔记的写法可以是摘抄式,可以是概要式,也可以是心得体会。每周我安排一节正课,一节晚自习作为阅读课,其余时间如午休、课外活动、双休日,让学生自己安排。通过读书,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拓展了视野,也从中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说到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读书,读什么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家长、学校的引导和支持,我们学校图书室的陈老师,每隔一周就会给每个班发一张“图书馆推荐书目”,校园网有一个“好书伴我成长”的网页;家长也会适当地给孩子买一些书。这样,孩子遨游在书海中,哪还有时间去打游戏、上网?
  四、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积累相关的知识,如学习《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要求学生搜集毛泽东诗词,并且专门开展了一次毛泽东诗词背诵比赛;学习《爱莲说》,要求学生搜集积累古诗词中写荷的诗句;学习《春》,要求学生搜集写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的诗句……当然,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在语文这一科上,老师就在网上、报刊杂志上收集精美的散文诗歌、句段等,印发给学生。如中秋节,编印《诗意中秋》的阅读材料,收集中秋的历史,中秋的传说,咏中秋的诗歌、散文、名句等,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诗意的中秋里留连忘返。
  五、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为学生构建展示平台。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因此,老师要为学生搭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露自我,勇于表现自我。调动进行语文积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1)古诗词背诵比赛;(2)诗朗诵;(3)成语故事;(4)演讲比赛;(5)书法比赛;(6)作文竞赛;(7)参观采访;(8)名胜古迹对联交流;(9)成语接龙;(10)猜谜语;(11)课本剧表演。另外,在黑板报中开辟一块“名言警句、优美句段”的交流园地,语文课前5分钟的“专题演讲”、“美文推荐”,每月组织二三次积累评比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精美时文等讲出来,真正掀起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喜欢积累的高潮。
  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多表扬多鼓励的方法,稳定积累兴趣。
  六、把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累是“存”,运用是“取”;积累是手段,运用是目的。运用语文积累又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生活、认识生活、改造生活。
  组办“百草园文学社”,开展“秋之韵”诵读、同题创作大赛、农民工生存调查、演讲比赛、辨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大作寄向相关的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为学生搭起了积累与运用的桥梁,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学生的作文发表在《绵阳日报》《语文报》《中学生博览》等报刊杂志上,在上几十万人参加的“新世纪杯”等作文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不但提高了学生进行语文积累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积累进行创新的能力。
  
  单位:四川三台英语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