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用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卢 明




  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总是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为主。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容易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提问中,难得见到学生可以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就是缺少课堂教学中的质疑,这样的课堂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要用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明确质疑的意义
  
  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学生质疑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现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始,没有问题的发现或提出,也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正如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所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进行“质疑式”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敢于发现问题和善于发现问颢,是学生创造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创设质疑的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变得活跃。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质疑环境。首先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自卑的心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多发问,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善于捕捉其思想火花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教师要自觉地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活动,鼓励学生多多质疑,给学生质疑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三、点拨质疑的方法
  
  质疑的目的不单是解决某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创新素质的培养。有鉴于此,可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质疑的基本方法。
  (一)从宏观上着眼
  从宏观上来说,质疑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质疑。比如,学生课前的预习可以质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列出疑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或最有疑惑的问题,然后整合成为几个极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质疑,比如,对教材、对习题答案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方式进行质疑、探究。
  (二)从微观上着手
  提出自己的质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字词句质疑
  比如《孔乙己》一文中,“踱”和“排”能否互换?“排”字能否换成其他词语,为什么文中反复出现“笑声”的语句等。
  2.对情节材料质疑
  如《麦琪的礼物》为什么写了德拉买礼物的过程,而不是杰姆买礼物的过程,《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为什么只字没提阿长买书的过程,《木兰诗》为何不详细描写木兰征战的过程等。
  3.对课文空白处质疑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最后出现时,没穿那件显示身份的长衫,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海鸥乔那坦》中,乔那坦最后到哪去了?《故乡》一文中,“老爷!……水生,给老爷磕头”一句中省略号有何作用?
  4.对文章结构质疑
  比如《怀疑与学问》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的论据是否能证明第二个分论点,换成哥白尼怀疑地心说,创立日心说是否更好。《谈骨气》一文的三个分论点能否调换顺序。
  5.对作者情感态度、立场观点质疑
  比如,《海鸥乔那坦》中乔那坦的梦想难道不是不切实际的吗?《故乡》难道仅仅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吗?《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的勇气;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没有学生的质疑就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培养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单位: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