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朗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董 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而要开展好我们的朗读教学,笔者以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应有感情地进行范读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导路明灯。学生听老师的朗读示范,更能体会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辽宁省语文教育家刘映辉提出: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学得动情”,必须“教有真情”。他的课就非常富于激情。听他课的人无不被课上浓烈的感情气氛所感染,他的朗读总是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感情世界中去,使他们受到感染与熏陶。听他朗读《荷塘月色》,你仿佛置身于参差树影下的月夜荷塘边,他给你送来了缕缕荷香,阵阵蝉鸣;听他朗读《守财奴》,你仿佛看见了一个贪婪发狂的财主在濒临死亡那一幕的拙劣表演。听他的朗诵学生不能不动情,不能不被课文的情感所同化,也就会情不自禁地随她深入到文章的深层境界中去。
  有必要指出的是,教师范读固然重要,但决不能用教师的范读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刘国正先生曾这样回忆他的语文教师“他喜欢吟咏,咏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
  
  二、文质兼美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
  
  朗读是诵读的前期阶段,反复读以至成诵则又达到更高境界。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义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无穷韵味。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较少,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学生未必真正理解,熟读背诵下来,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咀嚼、品位。
  前年,试验教材的编者在江西省上了两节新教材示范课,其中有一位老先生上了一节《五柳先生传》,整节课除了老先生的适当提示外,没有对文言字词义的讲解,没有语法知识的灌输,有的只是朗朗的读书、背书声。在课的最后,老先生对学生们说:“你们都是江西人,都知道滕王阁,但未必会背《滕王阁序》,下面我为大家背诵此文作为今天送给江西学子的礼物。”接着他抑扬顿挫地背起来……我想,这位老先生奉献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滕王阁序》,更是让学生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意义,让我们语文教师明白了语文教法再不能是一元化的分析讲解型,在语文课上可以只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分量很重。
  
  三、朗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
  
  在传统语文课上,学生齐读不整齐,教师常常感到不满。我认为,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学生都读得很整齐,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甚至读完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不大大阻碍了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吗?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人云亦云,按老师的要求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统一的朗读模式。朗读形式应以个别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个性独立性。默读、齐读、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理解读、欣赏读等多种方法都是语文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手段。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者要对课文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哪一部分适于哪种读法也要做好周密的考虑。
  
  四、运用艺术手段调动学生朗诵情绪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利用一定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充分调动情趣,造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音乐与朗诵配合是诱发学生情感最常用的方法。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以播放二胡曲《月夜》作背景音乐,读《孔雀东南飞》,可以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配乐,以此来触动学生情感,将收到别开生面的教学艺术效果。
  另外,还可以将图象配上音乐,在图象和音乐的双重背景下朗读。如我在讲闻一多的《死水》时,剪辑了军阀混战时期的记录片,并配上了缓慢、低沉的音乐,把学生带回了兵荒马乱的二十年代。在这种背景下朗诵起来,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到闻一多回国后梦幻破灭的失望与痛心。在讲戏剧时,我还采用了让学生给戏剧录像配音的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单用耳听或单用口读的效果都不好,如果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都利用起来,就能发挥感官的积极功能,提高效果。以上所有这些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朗读的艺术性,还可以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功能,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步入胜景连连的佳境。
  
  单位:浙江温州苍南县浦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