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在阅读教学中释放学生的个性

作者:黄广才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个体品质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不同的个性,这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解放与人格的提升,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张扬个性,注重学生个性意识的培养,最后达到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释放学生的个性呢?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实践。
  
  一、阅读方法的个性化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在阅读课中总是热衷于字、词、句、段、篇的机械复杂的分析,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句解释、段落分析、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的“八股式”的机械程式,往往把一篇美文就这样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该选择开放式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文本,具体涉及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在分析课文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对父亲的感情,谈父亲“背影”的印象或父亲留给自己最感动的一个场面或一个细节。结合课文比较作者的感情方式就会发现每个人对父亲的感情方式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对父爱都有不同的感受,但“爱”作为人类普遍的情感却是相通的。这样,学生在拳拳父爱的情境中阅读《背影》就会很快进入角色。
  如学习《守财奴》,小组在分析葛朗台对财富的贪婪的细节时,可以鼓励同学们模仿人物的精彩动作,或干脆提出让学生主动上台来表演,然后抓住学生的表演来分析人物性格。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之前,倡导学生收集一些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或比较那些诗文与朱自清笔下的春有何差异。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二、阅读内容选择的个性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比如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字词句段,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倡导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先让学生自读诗文,在这基础上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再读,教师随即提出:“根据自己的体验,对你来说,最想学习本文的什么?然后写下一两个学习主题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接下来概括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大概可能主要有: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几类。按照学生自定的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看法。这样就提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自由空间,依个人兴趣而选,自然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学习目标也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当学生出现个别的偏激现象时,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才不会出现心理偏差。比如在一次听关于李清照的词的公开课时,当授课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李清照词的感受时,一位学生说他一点也不喜欢她的词,讨厌这种缠缠绵绵的东西,教师首先对他的“叛逆”表示肯定,然后问他喜欢怎样的,他回答说喜欢苏轼、毛泽东、鲁迅等作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他,人的感情是丰富的、多样的,苏轼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亦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缠绵,毛泽东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派,亦有“人有病,天知否”的深情,鲁迅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呐喊”,亦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又引导学生要注意到情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防止个性的偏差。
  
  三、阅读感悟的个性化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文本是阅读的客体,阅读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共振的过程,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因而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感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声音,宽容他们的错误。如《项链》的教学,可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让学生踊跃质疑、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玛蒂尔德的形象,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玛蒂尔德的形象,有学生认为她的虚荣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有的认为玛蒂尔德作为虚荣心很强的小资产阶级妇女,遭受到“丢项链”的灾难性打击,历经十年的磨难劳作,终于偿清“债务”,并变成了一个能吃苦、会劳动、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非常好;更有学生认为玛蒂尔德历十年磨难劳苦,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然后教师慢慢结合课文补充、完善文学形象:玛蒂尔德是值得人人尊重的,她的生命曾经有过许多闪光的品质,她诚实、善良、虽有过虚荣,但却不虚伪,从玛蒂尔德大起大落的命运中悟出“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蕴藏的生活道理,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主人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与主人公共命运,体察人生、思考人生、领悟生活真谛。
  
  单位:广东阳江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