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且把金针度与人

作者:吕 洪




  在批阅学生周记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向我倾诉写作的苦恼和询问作文的技巧,这让我深有感触。写作,本应是“我手写我心”的心灵的折射,可现在却成了让学生害怕的“洪水猛兽”。学生视写作为畏途,现状堪忧。而批改作文又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师最感头疼最感无奈的一项工作,不但耗费的时间多、精力大,而且教学的成效也往往不明显。如此看来,“写作”已经让师生双方均感疲惫不堪,其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触动学生的心底的那根弦,让学生首先学会感动,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高中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头脑中充斥着影视歌星的奇闻逸事,因而对现实的生活漠不关心,甚至否认了生活中的真诚。针对这种现状,我从报刊杂志中搜集到大量的感人的事例、生活感悟及一些哲理性的小文章,或利用固定时间师生共同欣赏,或印发给学生课余品读,或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及时地把内心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并给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免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况且,大部分学生还称不上“巧妇”呢。
  
  二、积极开展有关写作的多项活动,变枯燥的写作为丰富多彩的文学编辑和创作工作
  
  在我们学校,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即把每次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佳作统一印制出来,发给学生欣赏,可是既不利于保存,又不利于比较鉴赏。经过教师们的认真努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把学生的习作打字排版,并插入一些适当的图片、背景和花边,以图文并茂的作文选的形式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我在借鉴了上一届的这种好的做法后,决定把印制作文选的任务交给学生。在我们示范性地编写了第一期《流年书香》(这样有韵味的刊名就是学生起的)后,就在每个班级里有计划地培养了两名“编辑”。当同学得知在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出版”作文时,热情空前高涨。这样,无论是入选的作者,还是身负重任的编辑,或是普通同学(因为“编辑”实行的是轮换制),对这项活动都充满了好奇与关切,都跃跃欲试,使得作文选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非常顺利,收到了比预期好得多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组织班级同学办起了手抄的“文摘”:纸张规格一定,题材、体裁均不限,积极向上即可。很快,半成品交上来了,我拿到学校的印刷室装订成了厚厚的一本书,包上了封皮。关于名字,学生还专门进行了讨论,一个班最后定名为《文海拂风》。有意思的是,另一个班听说这个名字后,把他们班的命名为《书山踏雪》呢。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得学生对写作不再畏惧了。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互批互改,增强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好文章是自己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那么学生学习写文章,也就少不了要学习改文章了。学生写了文章,然后马上进行互批互改,当场推出较优秀的文章来,我便以此作为范文,把批改的标准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作一次面对面的对批、反思,趁热打铁地评析好坏,畅谈得失,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这次训练的写作知识的认识和印象,更能对自己运用知识的效能有特别深切的感悟。之后,在学生互批互改的基础上,再联系实际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概括,虽“文无定法”,但如此一来能收到及时巩固、顺势提高的效果,犹如“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岂不妙哉?
  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至少能收到以下几点效果:一是可以加强学生写好文章的责任心,促进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常规批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了不少学生的惰性,文章写得好坏他们并不在意;而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要同多数人见面,并且还要被人当场分析评论,这就会刺激到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他们对作文的责任感。二是可以深化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提高其思维能力。把批改标准交给学生,等于交给了学生欣赏文章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批改和评析别人的文章,对本次写作的要求进行一次再认识、再深化、再理解。三是可以督促学生形成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传统作文批改因耗费时量过多,因而作文频率一般是两周一篇,而采取互批互改,既可节省教师的时间,减轻教师的重负,又能提高作文训练的频率,一周一篇乃至多篇,学生动手的机会就翻了一番,多写多练,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但经过几次批改后,我发现批改标准一定要具体可行,否则学生会手足无措,于是,我在数次互批互改后总结出一些作文修改细则,从语言、构思、选材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细化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动手去修改文章。
  这就是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点滴做法。我祈愿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大胆尝试,让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上一个更新的台阶,“且把金针度与人”,让学生在写作的天地里享受到真正的乐趣。
  
  单位:黑龙江富裕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