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克服课堂教学中的惯性心理

作者:李宏娟




  听过许多教师的课,我感到由教学惯性心理支配下的满堂灌、一刀切、照抄板书、依样画葫芦的僵化模式的确令人深感遗憾。惯性心理又称思维定势和顽固性思维,是人类心理进化过程中残存的原始本能的一种表现,从表面上来看,又是经验化心理的一种惰性。因此当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注重内在效率,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惯性心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从而促进中专生素质的发展。
  
  一、变“我来教”为“他要学”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古今中外滔滔不绝恨不得把知道的都倒给学生。有的教师板书很多很详细,学生只是记着听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不给学生留提问题的时间……这些教师在“我来教”的惯性心理支配下出现了上述现象。他们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忽视了教育中学生才是主体,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完整的发展中的人。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讲过:“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因而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和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变“我来教”为“他要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可见学生主角意识的确立和发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行中专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改变“我来教”的惯性心理,确立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二、变“鸦雀无声”为“自由自在”
  
  据报道杭州市一学校老师在上课时竟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胶布,如果上课忍不住要讲话就用胶布封住嘴巴。有的教师最痛恨的是学生上课讲话。这些教师有个惯性心理:认为课堂上应该鸦雀无声,只有教师的声音,不允许有学生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氛围是压抑的,死气沉沉的。皮亚杰指出:知识是由学习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的。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尤其是中专生在校只有三年时间,更应该教会他们自学。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中,自由自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但为了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读书,教师应在旁做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达到统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不再需要随声附和的、死记硬背的中专生,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再囿于仅有的几本教材练习册,而应指导学生广泛去猎取各类知识,获得多方信息。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养成自学的能力,不仅能就业,也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三、变传统思维为创造思维
  
  我常听到一些教师说:“学生真是聪明,二堂课下来,啥问题都没有。”其实这时候教师就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啥问题都没有呢?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就是有种惯性心理:认为错不在教师。从语文的阅读过程来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一疑一思,才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到在争辩中弄清疑点,服从真理,并善于吸取别人看法中有益的东西。
  除了思维的思辩性、发散性,不可忽视的还有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我常用课堂上十五分钟的快速阅读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由于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各科,它具有整体性、直觉性、模糊性、多义性等特点,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运用联想和想象。如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运用了对比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荷塘月色》中通感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就是作者充分展开想象的结果。当堂让学生造通感句,有的学生说:“听钢琴王子理查德演奏的乐曲《致艾丽斯》,仿佛欣赏一幅轻盈流动的山水画。”
  
  四、变“堂上学”为“处处学”、“终身学”
  
  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黄尧司长说过:“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和完善。”可见语文教学应变“堂上学”的惯性心理为“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处处学”、“终身学”。教师应针对中专生的特点,科学地指导学生增大阅读量。如由《项链》引出《羊脂球》,由《威尼斯商人》引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由《促织》引出《聊斋志异》,从而激发学生读名著的欲望。曾祥芹教授说过:“阅读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培养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情操;终极目标在于创造。”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多读报纸,关注社会现象,体察人生百态,多亲近大自然。事实证明,学生课外阅读越多,思维就越广越深刻。因为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无从创造的。在毕业生留言本上我写上周总理说过的话“活到老学到老”,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知识的宝库,做个会发现敢创造的中专生。
  
  单位:广东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