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课堂幽默示例

作者:周琼平




  新教育实验主持人、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在《理想课堂的“三性”》一文中说:“‘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他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有三个要素: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朱永新教授说:“其次就是它的兴奋性,在课堂里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它不兴奋起来,它就很难,所谓的自然,自然我觉得是一种属性,包括个性,它本质也是真实的,我看有的课堂你上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师生有没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有种成长的理智感,愉悦感,有种智慧的发现、一种领悟,所以说兴奋是很重要的。上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兴奋起来,我觉得这不是一堂好课。”
  我非常赞同朱教授的看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用适当的课堂幽默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度。下面略举几例。
  穿插英语法。当讲到古汉语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时,我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容易记住。如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往往放在谓语的后面作补语,而现代汉语的介宾短语往往是放在谓语前面作状语。如讲《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告诉学生,“于草庐之中”、“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放到谓语前面去作状语。古汉语的这种词序,跟英语的词序很类似。我就说一句不是很标准的英语:“We study Einglish in the classroom。大家知道,in the classroom在翻译成中文时应放在study前面作状语。”学生没有思想准备我会讲英语来比较。所以他们都笑了,在轻松的气氛中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故意出错法。当讲到比喻的修辞时,我用故意出错的方法造成幽默,让学生容易理解。我说,比喻有两个特点,即两个事物是不同类的事物和具有相似点的事物,缺一不可。我问班中的一个名叫潘欣的学生:“‘潘欣像桌子’这个句子是比喻吗?”学生们大笑。我让学生分析,学生说:“这是不同类的事物,但没有相似点。”
  讲古汉语“走”的今义是“跑”时,就解释说古人表示“走”用的是“行”。现在的粤语就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用法。如古人想表示“在街上走”的意思时,就像东莞话说:“行街。”我学东莞话说时学生听着很像“咸鸡”,他们都觉得特别有趣,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利用材料法。在讲双关修辞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好笑的例子。苏东坡看到河边有一只狗在咬着骨头,便想戏弄一下佛印,他对佛印说:“狗咬河上(和尚)骨。”佛印听后不是滋味,也想戏弄一下苏东坡。忽然苏东坡的扇子不小心掉到河上,佛印看到扇子上有苏东坡的诗,灵机一动,对苏东坡说:“水流东坡诗(尸)。”苏东坡听出了意思,两人不禁大笑起来。同学们也不禁大笑了,就这样又在名人的趣事中记住了双关的修辞特征。
  夸张表演法。学生在作文中对此有比较生动的描述:
  ……一个同学坐下了,尽管他模仿吆喝挺像,也赢得不少笑声,但周老师似乎还不甚满意。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摆了摆领带,郑重其事地拿起课本,在《吆喝》中选了这么一句,亲自出马模仿起来:“行好的——老爷——太太——”他的嗓音是尖得出奇,一颤一颤的,简直像是上气接不了下气。特别是最后一个“太”字,喊得如此凄凉,如此悲酸,有一股特别的韵味。加上那装成紧皱的眉头,微驼的后背、作揖的两手,无神的眼睛,他刚读完,就使课堂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学生区永曦作文片段)
  王婆卖瓜法。我的家乡江西九江山水灵秀,人物风流。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等高士名僧。九江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亦给九江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文趣事和种种文化胜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诵;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粟里醉石、周瑜点将台、白司马花径、灌婴浪井、南崖山谷祠驰名四海。这些内容在讲课时常常会涉及到。学生对此有如下文字介绍:
  周老师是江西九江人。有一次上课讲《桃花源记》,周老师就问全班同学,“你们知道作者是哪里人吗?”全班同学对于老师这样的问题早已司空见惯,不分青红皂白地都把“江西九江”答上了。然后全班一阵哄笑。
  周老师也笑了,笑得很自豪,说:“对,就是江西九江的。”全班同学一阵喝倒彩。老师又用他的才智补充道:“其实你们应该幸运,因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是江西九江的,你们就比其他班同学多了一个很好的记忆的机会。”虽说又是一阵哄笑,但说实话,同学们确实把这个作者的籍贯记住了。这样的事例发生在我们班已有无数次,但同学们每次都百听不厌,依然在笑,依然把凡是祖籍在江西的作者记得特别牢。(学生朱婉如作文片段)
  适度的课堂幽默,能提高课堂的兴奋度。它可以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也对老师的教学效果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单位:广东东莞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