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语文课堂教学空白艺术探微

作者:李亚英 吕旭青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神形兼备,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同样,讲究“空白”艺术,并让这种空白艺术与其他表现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疏密有致、有张有弛、起伏迭宕、妙趣横生的境界,从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一种极至。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有缺陷或空白的格式塔(即“完形”)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从而就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讲,设置这种空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呢?笔者以为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设置悬念,造成空白
  
  悬念本是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关注心情。语文课堂教学设置悬念旨在造成一种空白引起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积极探求问题,填补空白。比如,有位老师在讲《孔乙己》一课时说道: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而《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人们读它时眼泪流不出来,只能往肚子里流,为什么呢?这位老师的导语,其实是向同学们设置了一个“空白”,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课文,共同来回答“《孔乙己》是笑声中的悲剧”这个问题。
  
  二、协调课堂结构,造成空白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开有合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时而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时而似清泉,汩汩流淌沁心田;时而又人为地造成暂时的“断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就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急缓错落有致,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感。这里提到的“断流”,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堂结构上设置的“空白”,是一种“召唤结构”,是对学生“期待视野”的强烈呼应,从而造成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的课堂艺术效果。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这一段就是布置学生自读,然后挑选学生起来复述故事。那么学生“自读”这段时间,相对于教师的“讲”来说,实际上就是教师留给学生的一段“空白”。
  
  三、创设问题情境,造成空白
  
  “问题”,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空白”心理状态,是一种“蓄势”。没有这种蓄势、没有这种空白学生就难以进入“受激发状态”,难以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之中。比如,有位老师在讲《陌上桑》时,把描写罗敷美貌的那段话(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抄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布置一个问题,这里没有一词正面描写罗敷美的,请你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说何以见得罗敷美?这位教师巧妙地利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空白,又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补了作品留给人们的空白,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关照效应。
  
  四、设计精巧板书,创造空白
  
  精巧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板书能弥补语言描述抽象、笼统的缺陷,倘若能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讲究一点“空白”艺术,就更能激发学生“填补”空白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语文课堂增色不少。比如,有的教师讲《塞翁失马》一课,就设计了一则充分体现“空白”的精巧板书:
  学生看了这一板书,对两边的“空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文章全面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最后在方格内填上了“福”和“祸”两个字,填充了这两个空白,学生内心则得到了一种“充实”、“完善”的满足之感,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五、情境激发,留有空白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其实是在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留有一片天地,也就是“空白”。比如,一位教师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他说,1991年香港人举行唐诗评选,最喜爱的10首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位居榜首。为什么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游子吟》受到如此的钟爱呢?老师顺手在黑板上默写了全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说,母爱是伟大的,是永恒的,那么父爱呢?老师接着含着热泪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父亲的故事,创设了一种情境,然后让同学们讲讲自己父亲的故事,完成填补“父爱”的空白。完成了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之后,教师又以《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桔子的镜头,用多媒体的手段在学生中播放,同学们看着画面上父亲那蹒跚艰难的爬月台的形象,想着自己父亲撑起一家的艰辛,“父爱”的空白填充得更加完善。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用“空白”艺术,确实受益非浅,然而不可滥用,以免弄巧成拙,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单位:江西上饶师院中文系;浙江嘉兴三水湾中学